多地谋划楼市调控细则 思路或显差异化
本报记者张敏
随着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细则出台大限临近,相关准备工作正加紧推进。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多个地方政府近期陆续召开协调会议,就即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细则做出部署。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调控细则不会“一刀切”,差异化和对刚需支持将体现在政策思路中。
强化执行环节
北京上周召开多部门会议,就房地产调控做出部署。其中,如何理解并落实“新国五条”成为讨论重点。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按此前提出的“量价齐稳”调控目标,今年北京将对政策执行环节进行强化。
作为本轮调控重点的信贷和税收政策,虽然提出“差别化”思路,但北京仍将更多参照相关部委细则执行。北京住房限购门槛恐难松动,对购房资格审核将会加强。
这位人士透露,作为近期房价增速较快的热点城市,北京仍握有部分储备政策,并可能推出。储备政策可能涉及二手房领域,如最低计税价格上调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如果出台,那么“杀伤力”较大。
所谓“最低计税价格”指的是,由于二手房交易属买卖双方私下交易,虽有中介居间,但仍可能会过分隐匿实际签约价格,为避免税费流失,政府制定执行最低计税价格,用以约束买卖双方执行纳税义务。业内人士介绍,提高二手房交易的最低计税价格,可上调最低交税标准,减少二手房交易环节为避税而出现的“阴阳合同”现象。
此外,为控制新房供应节奏和价格,北京今年将继续加强对商品房预售环节管控。
除北京外,近期多个城市都就“新国五条”细则落实召开相关会议,针对各地楼市不同形态,拟定“地方版”细则框架。
业内人士称,未来的“地方版”调控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不会“一刀切”。其中,地方政府对信贷和税收政策操作空间相对较小,将更多参照相关部委窗口指导或部门细则。对房屋限购、房价控制目标制定、房屋销售环节管控等手段,地方政府具有一定操作空间,具体执行力度将有所不同。
业内人士预计,从本月底开始,各地细则将陆续出台。与此前预期不同的是,不排除二三线城市率先出台细则,信号意义明显、对市场影响较大的一线城市恐不会第一个“吃螃蟹”。
保刚需仍是重要考量因素
在各地对“新国五条”细则讨论中,对刚需态度成为焦点。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本轮楼市调控力度总体较严厉,但对刚需保护仍是重要考量因素,其中主要集中在“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按差价20%计征”条款上。
由于该项条款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交易成本,并可能被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因而引发的市场反响较强烈。在执行环节,将可能针对刚需进行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说,自2006年就已提出的“个人住房满5年且为唯一住房的转让所得免征个税”政策,将可能继续执行。此外,可能参照相关因素,对自住型购房者划定免征门槛。
但对市场期待的“二手房征收个人所得税按照总价的1%-3%征收”的原有政策,业界认为不太可能实施。
随着各地楼市调控政策细则出台大限临近,相关准备工作正加紧推进。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多个地方政府近期陆续召开协调会议,就即将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细则做出部署。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的调控细则不会“一刀切”,差异化和对刚需支持将体现在政策思路中。
强化执行环节
北京上周召开多部门会议,就房地产调控做出部署。其中,如何理解并落实“新国五条”成为讨论重点。知情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按此前提出的“量价齐稳”调控目标,今年北京将对政策执行环节进行强化。
作为本轮调控重点的信贷和税收政策,虽然提出“差别化”思路,但北京仍将更多参照相关部委细则执行。北京住房限购门槛恐难松动,对购房资格审核将会加强。
这位人士透露,作为近期房价增速较快的热点城市,北京仍握有部分储备政策,并可能推出。储备政策可能涉及二手房领域,如最低计税价格上调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如果出台,那么“杀伤力”较大。
所谓“最低计税价格”指的是,由于二手房交易属买卖双方私下交易,虽有中介居间,但仍可能会过分隐匿实际签约价格,为避免税费流失,政府制定执行最低计税价格,用以约束买卖双方执行纳税义务。业内人士介绍,提高二手房交易的最低计税价格,可上调最低交税标准,减少二手房交易环节为避税而出现的“阴阳合同”现象。
此外,为控制新房供应节奏和价格,北京今年将继续加强对商品房预售环节管控。
除北京外,近期多个城市都就“新国五条”细则落实召开相关会议,针对各地楼市不同形态,拟定“地方版”细则框架。
业内人士称,未来的“地方版”调控政策既有共同之处,又不会“一刀切”。其中,地方政府对信贷和税收政策操作空间相对较小,将更多参照相关部委窗口指导或部门细则。对房屋限购、房价控制目标制定、房屋销售环节管控等手段,地方政府具有一定操作空间,具体执行力度将有所不同。
业内人士预计,从本月底开始,各地细则将陆续出台。与此前预期不同的是,不排除二三线城市率先出台细则,信号意义明显、对市场影响较大的一线城市恐不会第一个“吃螃蟹”。
保刚需仍是重要考量因素
在各地对“新国五条”细则讨论中,对刚需态度成为焦点。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本轮楼市调控力度总体较严厉,但对刚需保护仍是重要考量因素,其中主要集中在“二手房交易个人所得税按差价20%计征”条款上。
由于该项条款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交易成本,并可能被转嫁到购房者身上,因而引发的市场反响较强烈。在执行环节,将可能针对刚需进行区别对待。
业内人士说,自2006年就已提出的“个人住房满5年且为唯一住房的转让所得免征个税”政策,将可能继续执行。此外,可能参照相关因素,对自住型购房者划定免征门槛。
但对市场期待的“二手房征收个人所得税按照总价的1%-3%征收”的原有政策,业界认为不太可能实施。
标签:楼市调控房地产证券报精华
上一篇:周小川M2并非“堰塞湖”
下一篇:安徽拟开展农房保险试点
·两地数据折射环境污染 责任险的现实尴尬2013.03.14
·险企改变银保策略重期缴轻规模2013.03.14
·工信部明确补贴按节油率分16档 日系车受益最大2013.03.14
·全国人大代表刘宝生大力发展节能汽车2013.03.14
·全国人大代表陈爱莲扩大新能源车补贴试点范围2013.03.14
·广东573亿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