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产业投资注意五变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最大主题

发布时间:2013-3-13 8:11:00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体: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主题 
  “国际金融危机进入后半场,欧美等国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继续保持,封住了经济再次下滑的可能”,3月9日,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范剑平在出席“2013年春节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会”上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调整蓄势,底部抬高,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主题。受城镇化内需和出口转好共同推动,中国经济GDP可能在2015年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 
  范剑平说,世界多个国家继续保持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其中,美国财政政策虽然自动减支,但货币政策量化宽松继续延续;日本加大货币政策量化宽松力度,并推行日元贬值政策,力争扭转通货紧缩,争取达到通货膨胀率2%的目标;欧洲在财政政策克制以控制债务危机的同时,货币政策保持相对宽松。中国虽然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但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这些举措封住了经济再次下滑的可能。 
  与此同时,美国能源独立战略和再工业化战略已经培育出新兴产业的商用阶段技术突破,新兴产业曙光开始显露。页岩气低成本开采技术成熟,资本进入规模巨大,烧钱阶段将延续到2017年,北美地区能源开采成本大幅下降,成为全球成本洼地,以能源为主要成本的重化工业将新产能投资集结北美,能源格局改变世界重化工业布局。智能产业已经出现两大商用技术,3D打印将颠覆制造业,与生物技术结合将前途无量。而超级机器人技术创造出无人车间和熄灯生产模式,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 
  范剑平指出,多项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2013年已经开始回升,经济底部已抬高。2013年以后,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最大的主题。城镇化将催生五大新热点板块: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节能环保将是未来新型城镇化的投资热点;统筹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通信、供电、供热、供气、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水平,增强消防、洪涝等防灾能力;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园林产业,美丽中国;加快面向大众的城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中产阶层扩大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意愿增强。 
  范剑平说,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镇化是世界未来的走出危机、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期的主要动力,未来世界经济复苏可能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美国将出现无就业经济复苏特征:公司盈利已经在2012年复苏,2013年房地产市场复苏,GDP可能在2015年复苏(达到4%以上),但就业迟迟不能复苏,美联储预计2016年前失业率难以下降到6.5%以下。二是在美国高科技和中国城镇化推动下,世界经济可能在2017年全面复苏(5%以上)。三是中国经济GDP可能在2015年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城镇化内需和出口转好共同推动。企业跨境投资更加活跃。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产业投资 
  思路需注意“五变” 
  在今年的“两会”上,新型城镇化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然而,上市公司在这一背景下应该如何进行产业投资?3月9日,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指出,企业家在产业投资上应注意“五个变化”:一是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经发生变化;二是资产增长的高峰期已过;三是生产要素的变化;四是需求结构的变化;五是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的变化。 
  杨成长认为,改革开放的前十年与后十年,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总体而言,以前改革中有待解决的社会公平公正、共同富裕、生态与社会和谐发展等问题在“十八大”报告中受到高度重视,今后这三个方面也将成为今年乃至未来十年发展的重点。 
  十年来,A股市值从不足4~5万亿增至20万多亿元,房地产资产从十余万亿增至100万亿左右,银行资产从20多万亿增至130多万亿左右,中国各类资产已经经历了最快增长期,但是,这种爆发性的增长已经过了高峰期。原因有三:一是GDP增速高峰已过,二是货币扩张趋缓,三是人民币升值及升值预期下降。 
  不仅如此,企业进行生产的要素投入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杨成长指出,过去十年企业的发展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储蓄红利(资金价格)等分不开,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土地价格资金价格的上涨,这些红利已经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这使得企业转型成为必然,企业发展也将步入常态期。 
  另一面,社会需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点非常重要。杨成长指出,改革开放前十年中国处于战略机遇期,受益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和储蓄红利,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这种战略机遇的核心是拉动内需。可以预料,未来5-10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将是“低收入人群的变化”,随着社会保障改革、收入分配改革等的深入,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将有较大提高,必将带动中低消费的提升。 
  最后,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企业在产业投资时一定要注意其中蕴藏的机遇。 
  申银万国企业综合金融中心总监杨兴君 
  充分发挥证券公司创新优势 
  帮助企业实现融资发展目标 
  3月9日,申银万国企业综合金融中心总监杨兴君在出席“2013年春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会”上指出,随着中国金融业快速发展,虽然银行业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但是企业传统融资方式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端是以各类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兴起,另一端是理财产品、信托贷款、资管计划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加速发展,银行面临资产端和负债端双重脱媒。银行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已从十年前的90%以上降至目前的56%。 
  杨兴君指出,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不再单纯依赖于银行贷款,可以预见的是,非银行金融未来还将快速增长,占比进一步提升。信托融资的爆发得益于抓住了政策性机遇,包括2009年四万亿投资拉动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建设融资需求高峰,以及此后房地产迎来的“史上最严”调控。证券公司也应抓住2012年以来的创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重振在直接融资领域的重要地位。2010年和2011年,A股IPO家数及融资额都位列全球前茅,2012年同比虽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十二五”期间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仍是资本市场规划的重中之重。IPO虽然暂时受阻,但是其他再融资方式的过会率几乎都达到了百分之百,显示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的畅通。另一方面,以公司债为代表的融资方式异军突起,去年总计筹资近2500亿元,仅次于定向增发融资规模成为重要融资手段。 
  杨兴君指出,传统观念认为对接资本市场等同于上市发股票,只有规模较大且盈利能力强的企业才能与资本市场对接,实际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地方OTC市场等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为不同规模、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提供了各种融资机会。IPO并非唯一通途,证券公司也应该引导好部分拟发行人通过并购退出或者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在缓解堰塞湖现象的同时,为上市公司更好地使用募集资金发展壮大。 
  随着资本市场不断创新,融资边界也不断扩张。“一法两规”之后,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开始向信托业学习,开启了基于各类资产的融资业务。杨兴君认为,企业除了认真关注利润表之外,还应该多关注资产负债表,如何将各类资产盘活发挥融资功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应收账款质押融资、股权质押融资、债券收益权转让、信托受益权转让等。尤其是资产证券化的推出,只要是具有良好的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尝试证券化融资方式,其融资成本仅略高于同期贷款利率。美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占债券总额的比例高达28%,而我国还仅有万分之四左右。另外,企业应积极探索与证券公司合作以并购基金的方式同时实现并购与融资的目标,尤其是基于跨境并购的交易。并购基金的主题化和行业化将更好地帮助企业通过外延式扩张的方式实现战略目标。 
   
  3月9日,由中国证券报、四川省证券期货业协会、四川省上市公司协会、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3年春季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会”在成都顺利闭幕,包括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证券投资机构等在内的28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会上指出,欧美等国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继续保持,封住了经济再次下滑的可能,受城镇化内需和出口转好共同推动,中国经济GDP可能在2015年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上升期。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指出,新形势下,企业在产业投资上应注意“五个变化”:一是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经发生变化;二是资产增长的高峰期已过;三是生产要素的变化;四是需求结构的变化;五是城乡一体、新型城镇化的变化。 
  申银万国企业综合金融中心总监杨兴君认为,随着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深入,推动了企业的社会化、公众化,企业可以利用这一机遇进行融资发展壮大。 
  ——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