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1.2万亿赤字可控 “财政红利”待释放

发布时间:2013-3-6 11:03:00 来源:重庆商报 【字体:
  今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再次被设为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而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财政支出力度不减,确保继续增加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改善民众福祉,有助于扩大内需。
  经济增长
  GDP目标再度设为7.5%
  传递经济转型信号
  据新华社电 7.5%左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这是继去年把经济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从8%降至7.5%之后,第二年设定为7.5%。
  进入转型期
  7%到8%增长区间成新常态
  “中国经济已进入转型期,两位数高增长已告一段落,世界经济延续低迷态势,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长期研究中国宏观经济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认为。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到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常态,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放眼全球,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还是很高的。
  根据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十年GDP翻番要求年均增长7.2%。7.5%左右的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其实打了一定的富余量。7.5%是全国的目标,欠发达地区可以适当高一些。
  “定在7.5%有利于更好落实十八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同时为我们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提供了比较充足的空间。”参与起草政府工作报告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基础不稳固
  经济内生动力还是不足
  在出口低迷、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攀升的今天,实现7.5%的经济增长目标其实也要付出艰苦努力。在经历了连续七个季度的增速下滑后,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出现增速企稳回升的好势头,但目前基础还不稳固。“目前经济内生动力还是不足,要努力巩固和发展已出现的适度回升的良好态势。”刘树成委员指出。
  传递一种导向
  必须是没有水分的增长
  经济增长目标也是预期性目标。7.5%左右传递出一种导向,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是环境友好、民生改善的增长。
  “雾霾天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把更多精力放在结构调整和环境保护上,要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昌说。
  王一鸣认为,把质量和效益提升上去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任务,归根结底要靠改革激发活力、实现公平正义。
  首提“潜在增长率”意味着什么?
  显示经济转型决心
  据新华社电 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二年将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左右,并首次强调经济增长要与潜在增长率相协调。经济学家认为,这显示了中国转变发展方式以续写经济奇迹的决心。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即使在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最困难时期,增速仍超9%。但追求高速增长也有代价,如物价上涨、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等。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说,从各个因素来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如果在今后几年出现暂时下降,也是有道理的。若要保持较高的潜在增长率,就要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生产效率,加快科技进步,考虑资源和环境承受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中国有决心推动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转型。
  他说,当前应维持“稳增长”的宏观调控基调,即把实际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到8%之间,使其接近于潜在的经济增长率,而不寄希望于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扩张“硬”拉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可持续能力,同时使物价保持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说,中国需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释放消费需求潜力,通过税制改革释放第三产业潜力,通过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改革释放农村劳动力潜力,通过金融体制改革释放资本潜力。一旦这四大潜力被释放,中国将继续保持长期较快平稳健康发展,续写经济奇迹。
  财政赤字
  赤字从8000亿到1.2万亿
  释放“财政红利”稳增长保民生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13年全国财政赤字1.2万亿元。这一规模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高赤字纪录。
  缘何扩增 释放“财政红利”
  扩大赤字、减税增支,是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的主要表现,也是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遏制经济下滑的成功经验。
  权威财经专家说,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中国扩增赤字意在进一步释放“财政红利”,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增加赤字背景下,今年我国财政支出将超过13.8万亿元,比去年增长10%。
  对于赤字财政带来的发展“红利”,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认为,财政支出力度不减,确保政府有足够资金继续增加对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改善民众福祉,从长远看有助于扩大内需,为中国经济注入持久动力。
  同时,赤字财政也给了更多减税空间。今年我国将进一步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这一改革去年试点一年为企业减税400多亿元,并加快了服务业发展。此外,今年更多财政资金将用于支持前沿技术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等领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扩增后财政赤字率约2%
  然而,大规模增加赤字,势必加大财政风险。国际上通常用两个指标来评价一国财政风险:一个是赤字率,即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另一个是国债余额占GDP比重不超过60%。目前整个欧元区政府公共债务占GDP比重已超过95%,而今年美国、英国赤字率预计均在5%以上。
  据测算,2013年增加赤字后,我国赤字率为2%左右。同时,今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为91208.35亿元,占GDP的比重不到20%。
  “总体看,我国财政风险仍在可控的安全区。”高培勇说,但仍要警惕潜在风险隐患。今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局势更加严峻,再加上地方债进入偿债高峰,要防止潜在风险转化为现实风险。
  优化支出 稳增长保民生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在财政收支矛盾紧张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更要学会过紧日子,削减不必要的开支,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估。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介绍,今年财政将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同时,将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要求,厉行勤俭节约、防止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律师韩德云说,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审计和社会公众对预算的监督作用,从制度上完善预算监管的同时,关键要执行到位。
  读懂四个数字
  看清2013年经济形势
  商报特派记者 孙黎明 刘敏 任忠君 北京报道
  7.5%、3.5%、2%、13%,这四个数字成为昨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核心焦点。这四个数字中,前两个代表的是今年GDP、CPI的增速预期,后两个分别代表今年政府拟安排的财政赤字率和货币供应量。每个数字都与2013年中国从宏观到微观的经济形势息息相关。
  读懂这四个数字,就等于读懂了2013年的中国经济形势。昨日,重庆商报特邀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全国政协委员、中信资本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张懿辰,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李若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共同解读这四个核心数字。
  提高GDP质量成关键
  “在全球经济下调,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认为今年把GDP预期目标定为7.5%,是比较合适的。”马蔚华表示,最终的结果跟预期应该不会有太大偏差。
  “这一指标先前曾连续7年被设为8%左右,今年提出的7.5%则代表着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他表示,这样的转变集中体现在可能不会像过去一样增长太快,毕竟高速增长的外部条件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过去对增长贡献最大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出口带来的全球化红利也在减少。这就要求GDP增长需要更重视内涵和质量。
  “要考量GDP增长的质量,一方面要看科研在GDP中的比重,这体现的是科技的转换率。在发达国家,科技对GDP的贡献占到80%,这表明GDP的增长质量比较高,但在中国还远没有达到;另一方面,还要看大型科技攻关项目的数量,这可以从侧面反映GDP的增长质量。”他表示,还要把眼光盯住那些创新性的小微企业,他们的创新和发展也决定了GDP的增长质量。
  而在张懿辰看来,今年经济增长的态势可能会先高后低,整体而言,7.5%的预期可能显得略微保守。
  李若谷认为,该数字“比较合理”。但他坦言,相比经济结构调整、三农、小微企业和节能减排等,GDP增速“不是一个追求的目标”。他也强调,即使突破7.5%,也很正常,“不是了不得的事”。
  物价不会有太大波动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要控制在3.5%左右。
  “这比去年4%的预期目标低,又高于去年2.6%的实际数字,这说明目前的通胀压力还是有一点,但是是柔性的。”贾康表示,物价总是波动的,大的趋势可能会慢慢往上走,但如果调整得好,物价水平就不会迅速上升。稳健的货币政策成为稳定物价的关键,如果财政政策积极加码,注意对各方面因素区别对待,可能总体控物价效果会比较好。
  “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在于全世界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可能会造成新的通货膨胀倾向出现。”刘明康表示,在各国相继祭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今年可能会出现一点通胀压力。
  而在李若谷看来,CPI是比较难制定的指标,不能说指标定多少就一定能控制住。毕竟在经济中还有很多因素是估计不到的。“目前,中国周边比较大的经济体推行的全是量化宽松政策,这就意味着会造成一定的输入型通胀,这就要求相关部门今年在总体政策的安排上必须要谨慎,我认为,今年的物价应该不会有太大波动。”他表示,按照过往惯例,粮食一涨价,通货膨胀就容易发生。今年只要把粮食问题解决好,通胀压力就不会太大。
  财政赤字率在安全范围
  “今年财政赤字1.2万亿元,这与7.5%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看似有些矛盾,但在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的财政赤字率曾一度高达3%左右,所以现在制定的2%,肯定是在安全区内。”贾康认为。
  在董大胜看来,中国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负债应该在15万亿元到18万亿元左右,并没有国际投行讲得那么高。
  “近年来,中国政府的债务问题备受关注,今年2月份,国外一家投行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的负债目前占到GDP的62%到97%,如果按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按低限算,政府负债有30多万亿元,按高限算,则超过50多万亿元。”董大胜表示。
  但据他了解,到2012年底,中央财政国债余额约7.7万亿元,加上地方政府约合662亿美元的外债,三类债务加起来,共10.7万亿元。“并不像国际投行所讲的那样。”
  董大胜建议,多年来,每年财政都有赤字,也就是执行扩张的财政政策,要研究什么情况下使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策的力度把握到什么程度。同时,对中央政府的债务要实行预算管理,现在实行的是余额管理。人大给中央财政、国债设定一个限额,不突破就可以。
  稳健仍是货币政策主基调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M2增速目标定为13%,这是M2近三年来的最低值。
  “这说明,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仍是稳健,不是扩张。因此,M2比2012年的目标有所下降可以理解。”李若谷表示,“M2增速目标的下调体现了国家对通货膨胀控制的重视。”
  李若谷认为,今年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世界经济形势不好,比如欧洲和日本。对“货币战争”,李若谷称,这不取决于中方,“其他国家要搞宽松政策,中方又不能去阻止”。但他表示,美联储应对国际经济的发展担负起“责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
  年内将推进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改
  商报特派记者 孙黎明 刘敏 任忠君 北京报道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CPI调控目标定在3.5%,实际上为年内推进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下了一定空间。
  “过去5年,中央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推出一揽子决策,实施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出台了10个行业的产业振兴计划。同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说,第一轮金融危机没有对我们的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杜鹰说,未来,我国必须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深化改革、促进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上。
  他表示,与10年前相比,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大变化在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是慢性病,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出口会产生较大影响;第二大变化在于,劳动力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由于这些变化,过去靠出口拉动的、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维系,所以必须把经济发展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杜鹰表示,从改革的方向上看,目前,我国资源要素价格、金融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投融资市场如何完善等方面都需深化改革。只有市场的竞争性更强了,才能推动企业去创新,才能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对今年如何实现GDP增幅7.5%的目标,杜鹰说,除了要在稳住内需的基础上推进进出口多元化外,还应通过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增加就业等方式拉动内需。
  在谈及今年物价目标时,杜鹰说,这是要给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留出一定的空间。目前,我国石油、水、矿产资源等价格都需理顺,在价格扭曲的情况下资源不可能很好地配置。他表示:“当然,一定要把握好价改的顺序和节奏,不能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当影响生活时,一定会对低收入人群进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