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警惕央企带头恶意巨亏

发布时间:2013-2-4 16:03:00 来源:理财周刊 【字体:
  
  监管层已多次强调,对虚假陈述、财务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现象“零容忍”。难道因为是央企就睁只眼闭只眼?

  文/贺宛男

  2012年报披露正进入密集期。据笔者粗略估算,迄今预亏1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已超过100家,亏损额超过和接近10亿元的在20家左右,其中主要是央企。

  例如,二重重装预亏28.5亿元,S上石化预亏16亿元,天威保变预亏14亿元,蓝星新材预亏10.3亿元,中粮屯河预亏7亿-7.7亿元;而中国远洋、中国铝业、鞍钢股份等亏损大户均只预告亏损或大幅亏损或严重亏损,并未公布具体数字,但这3家亏损巨头去年前三季分别亏损64亿元、43.35亿元和31.7亿元,全年亏损额肯定是天文数字。

  真的是宏观经济不景气,业绩大幅下滑也就罢了。问题是,不少巨亏公司极有可能是通过财务操纵、恶意亏损,尤以连续两年亏损的央企为甚。

  就拿二重重装来说,去年前三季亏损9.97亿元,怎么全年预亏高达28.5亿元,第四季亏损近20亿元呢?就算按公司所说“重型机械行业仍处于周期低谷,主导产品订单及价格大幅下滑,能源价格刚性上涨”等原因,也不至于一个季度的亏损金额相当于前三季的两倍!谁都知道全国经济三季度是低谷,第四季已经从谷底回升;而与二重重装属同一行业的中国一重2012年年报预减90%-95%,按2011年净利润4.23亿元计算,2012年在4000万到8000万元之间。为什么一个略有盈利,一个竟巨亏28.5亿?原来二重重装2011年亏损1.4亿元,到2012年连亏两年便需披星戴帽,一样是亏,要亏就亏个够,2012年巨亏,2013年便可以通过各种会计手段(例如“减值转回”、坏账计提“拨回”等)扭亏为盈,这样就不至于因为连续三年亏损而退市。相反中国一重2011年盈利4.23亿元,并不存在戴帽警示之虞,也就不需要动歪脑筋“做账”。诸如此类的把戏投资人也已一眼看穿,表现在市场上,二重巨亏股价4.5元,一重不亏股价仅2.8元,要知道二者2012年三季末的净资产都在2.55元上下,到年报披露后二重将大幅削减至2元以下。可投资人明白,二重是一次亏个够,巨亏一年坐吃三年,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将来说不定有甜头尝呢。

  又如中粮屯河,前三季亏损1.95亿元,全年预亏7亿-7.7亿元,第四季要亏掉5.05亿-5.75亿元,一个季度的亏损额将是前三季的3倍之多!媒体已经报道,中粮屯河在玩“财务洗澡”。有知情者告诉记者:“中粮屯河四季度对番茄、甜菜糖业务计提了跌价准备,关闭4间番茄酱厂也计提了减值。现在公司把能亏的都提前算进2012年,2013年不亏损就可以避免ST了。2011年如果不是靠补贴也已经亏损了,加上2012年亏损就要被ST。”

  大央企带头,中小央企紧跟。如中海海盛,去年前三季亏损1.7亿元,全年预亏3.73亿元;有研硅股,前三季亏损5157万元,全年预亏1.26亿元;中航三鑫,前三季亏损6864万元,全年预亏1.15亿-1.25亿元;第四季亏损额均超过或接近前三季之和。再查一下它们各自的财务数据,不是2011年已经亏损,就是2013年也大为不妙。一句话,趁2012年年报还实行老退市办法,抓紧亏、大亏、特亏,免得2013年“新老划断”玩不出花样而遭退市厄运。

  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5045.4亿元,同比下降0.4%;中央管理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240.8亿元,同比下降0.6%。虽说央企的数据较全国平均数略低,但也不至于亏损如此之巨。再说有的行业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全年利润增长8.3%,类似二重重装巨亏28.5亿元,很明显是操纵所致。央企为什么要带头恶意巨亏?理由很简单。央企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要重组谈何容易,2012年抓紧巨亏,2013年再小弄弄微利,便可以争取到2~3年的时间。这就是央企恶意巨亏背后的全部奥秘和动机。

  但是,且慢!包括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内,监管层已多次强调,对虚假陈述、财务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现象“零容忍”。难道因为是央企就睁只眼闭只眼?但愿监管部门会一视同仁,依法治市,不管是大央企还是小民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