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辽宁东港80后女市长董海涛“罗生门”

发布时间:2013-1-23 10:27:00 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字体:
  北大教授评价“政府公信力一开始就没有了”

    辽宁省丹东东港市新近提升一位80后美女副市长董海涛屡遭质疑。

  1月10日,网友爆料称公示信息显示'大学文学学士',而政府官网上则成了韩国'研究生学历',简历涉嫌造假,当地宣传部回应称,董海涛在报名时未能及时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在职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认证书,公示后才补充提交。

  1月11日,网友爆出董海涛丈夫的叔叔"身份显赫",官至副厅级干部,被质疑依靠近亲关系晋升,宣传部回应称,董海涛符合参与差额遴选条件,不属于回避范围,且选拔过程四次公示透明规范。

  就在民众的质疑都得到合理消除时,1月21中国某知名网络媒体率先贴出丹东市差额遴选副局级年轻干部差额推荐人选公告名单,称董海涛笔试倒数第一,引发众多网络媒介跟风转载,舆论哗然,中国网民几乎一边倒指责选拔过程造假。22日,中国内地最权威的党报《人民日报》发出调查情况,称网络公布的成绩单是笔试过关、入围竞职演讲环节的名单,并非所有应试者成绩单,因此,女副市长笔试成绩并非倒数第一。

  在中国官场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官员被爆存在问题,当地政府站出来辟谣,随后媒体的跟进,舆论的扩大,被爆新的问题,在这样的拉锯战中,政府公信力持续降低。

  面对舆论质疑,政府应该符合面对?如何维护政府公信力?对此IBtimes中文网采访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徐湘林,他表示,丹东市政府的及时回应是不错的,而媒体在市场化运作的环境下也比较激进,急功近利,为了点击率不分辨信息,急于跟风,也进一步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政府公信力一开始就没有了," 徐湘林告诉IBtimes中文网,本质原因是当今中国处于转型期,社会矛盾与冲突频频发生,体制的僵化、政府的理念、官员的素质还停留在原先的水平,跟不上时代发展,执政者危机处理能力欠缺。加之现在是一个传播时代,信息覆盖面很大,在偏僻地方发生的小新闻,在媒体的跟风与包装下,就可以层层穿透到发达城市的各个角落,而道德层面上的压力也会直达社会的更上层阶级,因此政府压力也是空前的,应对不善就会造成公信力的破坏。

  "当政府不受欢迎的时候,好的政策与坏的政策都会同样得罪人民",古罗马政论家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曾提出这样一个执政结论。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个定律,"塔西佗陷阱"用在政府公信力问题中,可表达为,当政府不受信任的时候,无论政府说的是真是假,民众都会认为是假。

  即便如此,徐湘林认为,政府还是要适时回应,"有互动就是进步。"网络举报也存在虚假信息,政府没有精力,也不应该回应每一件威胁公信力的事情,应该需要做出认真的判断,并予以积极回应。权威不是靠压制,权威在不同体制下的合法性需要有更多的讨论,在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的基础上,实现权威的有效性和认可度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