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万里长江布局中国经济合纵连横

发布时间:2014-5-7 8:2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 【字体:
    着眼转型与升级推进流域一体化 
    如果说过去十年乃至二十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生动力源于区域竞争激发的强大活力,那么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长江经济带等新国家战略的实施,竞合将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也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驱动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月28日在重庆主持召开包括长江沿线11个省市主要负责人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座谈会,指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正在展开连圈成带、连点成线的“合纵连横”新棋局。 
    T形棋局主导中国经济“战略纵深” 
    事实上,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唐冠军当时激动不已,他对记者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迎来了一次重大突破,以沿海经济带和沿江经济带共同形成的“T形架构”将主导中国经济战略纵深。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提出‘两个大局’思想,即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等到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秦尊文说,这实际上就是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贯穿着这一思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大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相继实施,与沿海共同构成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格局,在资源要素的重新调配和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之下,各大板块迸发出空前的活力,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在全国发展棋局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东中西部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东部地区“一马当先”的增长格局逐渐被打破。 
    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能够实现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巨大的战略空间相继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即通过四大板块崛起不断释放出新的经济能量。但是,也有人认为,板块格局形成了人为的割裂,板块的竞争也给区域协调发展带来过度开发、重复投资、产能过剩、环境污染等问题。 
    正因为如此,中央明确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建设长江经济带,就是要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 
    秦尊文认为,长江经济带最有潜力成为推动腹地发展的“新支撑”。2011年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了“两横三纵”(即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国土开发总体格局,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沿海“一纵”已经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支撑格局,而近十年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沿江出现明显复苏,形成武汉、重庆、成都等城市和城市集群的点状支撑。 
    当前中国正处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认为,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 
    依托黄金水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站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历史新起点来看,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1/5、大约有6亿人口、经济总量超过全国四成的长江经济带,无疑是今后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区域。 
    为什么要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北京大学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说,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第一级,本质上是成功跨越低收入陷阱,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成功转型;而中国经济的升级版,本质上就是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重大转变。 
    “实现这一转变,要继续发挥沿海经济带的引领作用,但是也要看到沿海地区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他认为,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建设一个长江高收入经济带,出路在于流域一体化发展,即建立健全有利于全流域开放的要素自由流动、商品自由贸易的共同市场。 
    有经济学家指出,竞争曾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争取资源要素,争抢产业项目,争夺增长速度和总量排名,争当中心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老大”;县与县竞争,市与市竞争,省与省竞争;竞争激发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活力,但也割裂了市场,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封闭的“经济圈”,甚至造成圈与圈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无序和恶性发展。 
    建设长江经济带,通过改革开放和实施一批重大工程,让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产业和基础设施连接起来、要素流动起来、市场统一起来,促进产业有序转移衔接、优化升级和新型城镇集聚发展。这意味着区域发展的竞争态势将步入全新模式:竞争合作新阶段。 
    实际上,长三角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长株潭一体化、武汉城市圈一体化、成渝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战略相继出现,对于修正区域竞争性发展中的种种弊病已经做出有益探索,而长江经济带的提出,势必将这种一体化竞合格局向一个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推进。“有战略和没有战略是不一样的,长江中游四省省际之间过去有18条断头公路,有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一体化战略以后,有15条已经开工建设、实现对接。”秦尊文说。 
    有人憧憬,长江经济带有望形成一个大开放、大融合、大分工、大协作的新经济生态系统。这种大开大合的流域一体化将是横向深入的关键所在。以汽车产业为例,长江经济带资源、技术和产业之间互补性强,上、中、下游沿线都具有较强的汽车制造产业集群,在全国占有极大比重。秦尊文认为,长江经济带可以形成汽车产业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逐步发展成为沿江一体化合作机制。 
    杨开忠说,长江流域有过一些区域协调协作机制,但是都比较松散,将长江经济带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农业、水利、交通、生态、能源等方面都能统筹协调的更加高效的合作机制。他建议设立统筹推动长江流域协调可持续的开发机构,通过它来推动长江流域更加高效、更加协调、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长江经济带不能成为“长江化工带” 
    长江黄金水道可以加快正在推进的产业梯度转移,但更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而不是走粗放式增长的老路。这也是当前长江流域各省市都面临的难点、突破的重点。 
    据了解,近年来,长江中上游地区借助沿海地区经济转型之机,大力推动化工产业向内陆地区转移,沿江大量规划建设了各类化工产业园区,宜昌、长寿、万州、涪陵等化工园区相继建成,加之长江中下游南京、仪征、安庆、九江、武汉、岳阳等地是我国传统石化产业聚集区,长江沿线已逐步形成了覆盖上中下游的石化工业走廊。据统计,目前长江沿线共布局化工园区62个,生产企业约2100家,沿线化工产量约占全国的46%。 
    期间,长江沿线水污染事件频发,一些企业污水直排、偷排等问题突出,给绿色长江带来生态威胁。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傅春说,2009年长江流域废弃污水物排放的总量是33 .2亿吨,较2003年增加了22%,尽管目前长江干流总体水质较好,但是部分城市干流污染严重,五大钢铁基地、七大炼油厂以及众多的石油化工基地,一些地方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仍在让很多化工企业密集布局在长江上,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大量农田变成了城市,昔日的水塘变成了工厂,整个流域正在经受生态考验,建立生态合作机制、共护一江生命之水应该是全流域共同关注的大事”。 
    合纵也好,连横也好,中国经济的2.0版核心要义在于转型升级。 
    专家们普遍认为,发达地区环境资源的容量已经到了发展的临界点,而长江沿线环境容量还比较大,长江流域密如蛛网的航道对于沟通干流中心城市与内陆腹地是天然的运输网络和生态廊道。但是,这个新的经济走廊所承载的不仅是发展空间的升级版,更是发展模式、发展方式的升级版。 
    杨开忠说,长江流域是我国最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的密集地带之一,下一步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的体系,发挥我们的创新优势,通过创新来获取长江产品、长江服务在全国和全球别具一格的优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引领我国向高收入国家的转型。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405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