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扩容 德州借农业“逆袭”
“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尚未出台,而京津冀将扩围的消息,又将山东德州、山西大同、内蒙古赤峰和乌兰察布四个城市卷入了当前这一个最热的区域概念中。根据《德州日报》日前披露的消息,国家发改委初步提出将德州列为京津冀一体化城市,与首都经济圈共谋合作发展。
此次有望进入“京津冀”都市圈的4个城市中,德州经济总量、区位优势最为凸显。根据协作分工,德州将来主要承担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生态屏障三大主要功能。
农业占比过大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可如今,德州入选“京津冀”都市圈、获得发展的新契机,恰恰得益于此。而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消息,最终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将于今年6月正式出台。
农业优势入围
德州入围“京津冀”一体化的消息最早见于4月18日的《德州日报》,这份当地党委机关报在头版位置刊发了《国家发改委初步提出,将德州列为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的消息。并披露德州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是,“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地和生态屏障。”
在公布德州入围的同时,这则消息还披露了有望纳入规划的其他三个城市:山西大同和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消息发布当天,京津冀扩围的消息即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受此消息刺激,一些德州概念股冲击涨停。
在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为获得政策垂青而各显神通时,德州缘何能横空杀出?从区位来看,位于山东最北部的德州,紧邻河北省,是连接华北、华东和中原三大经济区的交汇点。自古德州是一个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有着“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
不过,处于边缘地带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往往相对落后。一直以来,德州的尴尬在于向北接受不到北京的辐射,向南与山东省会济南有黄河阻隔。德州更像是一个“孤岛”,毫无外力可借。
2013年德州市GDP为2460.59亿元,在山东省17地市排名中位居11位;人均GDP44190.04元,排名13位。究其原因,许多德州人认为,从经济结构上说,德州城市与经济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农业占比过高,而工业却相对薄弱。
统计数据显示,德州市常年粮食产量占山东省的1/6、全国的1.5%,棉花总产占山东的1/4。此外,德州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6%,年出栏生猪550万头、肉牛85万头、肉禽2亿只。
反观德州的工业,除了太阳能产业,德州鲜有其他产业能够在全国叫响。延续农业的农副食品加工、棉花纺织工业占德州支柱产业产值的四成以上。产粮大市往往也是财政穷市。德州市去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697元,仅为全省的47%。这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令人意外的是,恰恰是德州的农业优势使之获得了加入“京津冀”一体化的入场券。德州市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表示,多年来,德州一直是京津冀地区最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地。这既是德州的优势所在,也是德州能够加入京津冀的主要原因之一。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分析道,京沪高铁的开通,德州半小时入津、一小时进京,成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与之相比,河北诸市的农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德州。对于进入国家级战略的城市,中央向来有着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以及财税优惠,德州将有望改变“孤岛”的现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承接三大城市转移
如果说此前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更多的是虹吸效应,随着部分产业、部门的不断外迁,未来北京带给这些城市更多的将是拉动与提升。眼下,每个周边城市都在重新审视与北京的协作,希望从中更多的分一杯羹。而德州市市委书记吴翠云却一直把德州定位为北京的“菜篮子”、“米袋子”。
作为全国闻名的粮食、畜牧和棉花生产基地,德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亩均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2013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8.6亿元,占GDP的23.11%(全国平均数字约为10%)。
事实上,每个都市圈都需要个别城市承担区域性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职能。如,“长三角”的嘉兴、“珠三角”的东莞都扮演着这一角色。早在2011年,德州市就与北京最大的食品产业集团北京二商集团签订了战略协议,为之供应粮菜肉蛋。“德州有着‘北京一小时经济圈’的交通优势、‘粮棉菜林果’的大农业优势、‘畜禽产品供应基地’的资源储备,是北京二商集团最为看重德州的原因。”北京二商集团董事长孙杰指出,德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双方联手将有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正是那时,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确立了“把德州打造成为北京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北京市民‘米袋子’、‘菜园子’”的发展思路。根据《德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德州市将充分发挥京津门户的地理优势,将德州市建成国家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和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不过,任何产业包括农业在内都要考虑本地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如作为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给地的嘉兴就曾在2013年初因生猪养殖过多、超出了产业与环境的容量,引发了“黄浦江漂猪”事件,最终不得不忍痛割舍。
农业上的优势让德州入选“京津冀”都市圈,但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还要看工业的崛起。“菜篮子”之外,德州也渴望从京津产业转移中分得一杯羹。事实上,去年在北京、天津举行融入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合作恳谈会上,仅德州就签订各类战略合作协议30项、投资合同82个,涉及总额1330亿元;签订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合作项目39个,引进高端人才68人。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指出,德州正面临新的历史契机。随着高铁开通,德州步入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可承接北京、天津、济南三个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今后10年至15年中国将迎来一个经济增长期,此后地区间发展会基本定格,后发地区将很难再获得超越机会。
对外“窗口”
尽管德州将来主要功能之一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但根据产业渐进、梯次的转移规律,受益方首先应是河北诸市。德州市发改委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指出,首先从北京、天津转移出的产业必然是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往往附加值低,又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德州在“京津冀”本身起着生态屏障的作用,河北不要的产业,德州也很难承接。这位官员认为,德州处于“京津冀”最外围,未来应根据城市禀赋、自身优势承接产业、错位发展。
多年来,“京津冀”都市圈的招商大战早就暗中展开。北京周边的每个市、每个县都建有开发区,许多政府部门不分产业、全民招商。最终各地不是产业雷同、恶性竞争,就是散乱布局、无法形成完善产业体系。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必然是走区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之路。目前,德州已规划出8大优势产业,希望通过优势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培育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农副产品(食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德州,最具优势的就是太阳能产业。如今,德州已形成了以光热、光伏、光电为主的产业集群,拥有着以皇明集团为首的太阳能及相关企业120多家,产业收入达到220多亿元。
皇明公司董事长黄鸣认为,“京津冀”都市圈雾霾肆虐、污染严重,急需绿色环保产业的救赎。德州加入“京津冀”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聚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可以在德州形成集群效应、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反哺这一区域。
从美国、欧洲等全球发达经济体来看,核心城市所起的功能不断分散,产业以及所需资源却是不断在聚集。未来“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也将遵循这一规律——北京原有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城市分担,这一地区的产业却会渐渐“扎推”,由产业基地向产业集群过渡。
尽管德州处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外围,但反过来看也是这一地区对外的“窗口”,对于向“京津冀”转移的外来产业却是最前沿的城市。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认为,德州地处京沪、德石铁路交汇点,有着京沪高速、青银高速、德石高速公路穿越辖区,已被确定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这对于依赖物流的制造企业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尽管“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不会立刻向外围转移,德州市发改委的官员却认为,周边地市承接不到核心产业,但却可以对接配套产业。但这要求对接城市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眼下,德州正在以高铁站为中心,以京沪、石济客运专线为轴线,规划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的一座生态科技城。
根据德州市《关于加快实施生态科技城建设的意见》,该项目正是为了“更好承接首都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重大区域战略”所设立,规划布局“科技创新、商业服务、商务总部、金融投资”四大板块。通过与北京知名院校、高科技园的合作对接,建设德州的高新技术产业。
此次有望进入“京津冀”都市圈的4个城市中,德州经济总量、区位优势最为凸显。根据协作分工,德州将来主要承担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和生态屏障三大主要功能。
农业占比过大往往被认为是一个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可如今,德州入选“京津冀”都市圈、获得发展的新契机,恰恰得益于此。而据国家发改委披露的消息,最终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将于今年6月正式出台。
农业优势入围
德州入围“京津冀”一体化的消息最早见于4月18日的《德州日报》,这份当地党委机关报在头版位置刊发了《国家发改委初步提出,将德州列为京津冀一体化城市》的消息。并披露德州在城市群中的功能定位是,“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产业转移承接地和生态屏障。”
在公布德州入围的同时,这则消息还披露了有望纳入规划的其他三个城市:山西大同和内蒙古赤峰、乌兰察布。消息发布当天,京津冀扩围的消息即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受此消息刺激,一些德州概念股冲击涨停。
在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为获得政策垂青而各显神通时,德州缘何能横空杀出?从区位来看,位于山东最北部的德州,紧邻河北省,是连接华北、华东和中原三大经济区的交汇点。自古德州是一个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有着“神京门户”、“九达天衢”之称。
不过,处于边缘地带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往往相对落后。一直以来,德州的尴尬在于向北接受不到北京的辐射,向南与山东省会济南有黄河阻隔。德州更像是一个“孤岛”,毫无外力可借。
2013年德州市GDP为2460.59亿元,在山东省17地市排名中位居11位;人均GDP44190.04元,排名13位。究其原因,许多德州人认为,从经济结构上说,德州城市与经济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农业占比过高,而工业却相对薄弱。
统计数据显示,德州市常年粮食产量占山东省的1/6、全国的1.5%,棉花总产占山东的1/4。此外,德州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46%,年出栏生猪550万头、肉牛85万头、肉禽2亿只。
反观德州的工业,除了太阳能产业,德州鲜有其他产业能够在全国叫响。延续农业的农副食品加工、棉花纺织工业占德州支柱产业产值的四成以上。产粮大市往往也是财政穷市。德州市去年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1697元,仅为全省的47%。这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令人意外的是,恰恰是德州的农业优势使之获得了加入“京津冀”一体化的入场券。德州市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表示,多年来,德州一直是京津冀地区最重要的农产品供给地。这既是德州的优势所在,也是德州能够加入京津冀的主要原因之一。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分析道,京沪高铁的开通,德州半小时入津、一小时进京,成为首都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城市。与之相比,河北诸市的农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德州。对于进入国家级战略的城市,中央向来有着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以及财税优惠,德州将有望改变“孤岛”的现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承接三大城市转移
如果说此前北京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更多的是虹吸效应,随着部分产业、部门的不断外迁,未来北京带给这些城市更多的将是拉动与提升。眼下,每个周边城市都在重新审视与北京的协作,希望从中更多的分一杯羹。而德州市市委书记吴翠云却一直把德州定位为北京的“菜篮子”、“米袋子”。
作为全国闻名的粮食、畜牧和棉花生产基地,德州在全国率先实现“亩均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2013年,德州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8.6亿元,占GDP的23.11%(全国平均数字约为10%)。
事实上,每个都市圈都需要个别城市承担区域性农产品供应基地的职能。如,“长三角”的嘉兴、“珠三角”的东莞都扮演着这一角色。早在2011年,德州市就与北京最大的食品产业集团北京二商集团签订了战略协议,为之供应粮菜肉蛋。“德州有着‘北京一小时经济圈’的交通优势、‘粮棉菜林果’的大农业优势、‘畜禽产品供应基地’的资源储备,是北京二商集团最为看重德州的原因。”北京二商集团董事长孙杰指出,德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北京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双方联手将有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正是那时,德州市委书记吴翠云确立了“把德州打造成为北京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和北京市民‘米袋子’、‘菜园子’”的发展思路。根据《德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德州市将充分发挥京津门户的地理优势,将德州市建成国家标准化农业示范区和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
不过,任何产业包括农业在内都要考虑本地区的产业承载能力。如作为长三角地区农产品供给地的嘉兴就曾在2013年初因生猪养殖过多、超出了产业与环境的容量,引发了“黄浦江漂猪”事件,最终不得不忍痛割舍。
农业上的优势让德州入选“京津冀”都市圈,但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最终还要看工业的崛起。“菜篮子”之外,德州也渴望从京津产业转移中分得一杯羹。事实上,去年在北京、天津举行融入首都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合作恳谈会上,仅德州就签订各类战略合作协议30项、投资合同82个,涉及总额1330亿元;签订现代产业人才支撑计划合作项目39个,引进高端人才68人。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指出,德州正面临新的历史契机。随着高铁开通,德州步入京津一小时经济圈,可承接北京、天津、济南三个大城市的产业转移。今后10年至15年中国将迎来一个经济增长期,此后地区间发展会基本定格,后发地区将很难再获得超越机会。
对外“窗口”
尽管德州将来主要功能之一是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但根据产业渐进、梯次的转移规律,受益方首先应是河北诸市。德州市发改委的一位相关负责人指出,首先从北京、天津转移出的产业必然是传统产业,这些产业往往附加值低,又具有高污染、高耗能的特点。德州在“京津冀”本身起着生态屏障的作用,河北不要的产业,德州也很难承接。这位官员认为,德州处于“京津冀”最外围,未来应根据城市禀赋、自身优势承接产业、错位发展。
多年来,“京津冀”都市圈的招商大战早就暗中展开。北京周边的每个市、每个县都建有开发区,许多政府部门不分产业、全民招商。最终各地不是产业雷同、恶性竞争,就是散乱布局、无法形成完善产业体系。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必然是走区域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之路。目前,德州已规划出8大优势产业,希望通过优势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培育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农副产品(食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绿色化工、纺织服装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四大新兴产业集群。
有着“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德州,最具优势的就是太阳能产业。如今,德州已形成了以光热、光伏、光电为主的产业集群,拥有着以皇明集团为首的太阳能及相关企业120多家,产业收入达到220多亿元。
皇明公司董事长黄鸣认为,“京津冀”都市圈雾霾肆虐、污染严重,急需绿色环保产业的救赎。德州加入“京津冀”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聚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一方面,可以在德州形成集群效应、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还能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反哺这一区域。
从美国、欧洲等全球发达经济体来看,核心城市所起的功能不断分散,产业以及所需资源却是不断在聚集。未来“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也将遵循这一规律——北京原有的功能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城市分担,这一地区的产业却会渐渐“扎推”,由产业基地向产业集群过渡。
尽管德州处于“京津冀”都市圈的外围,但反过来看也是这一地区对外的“窗口”,对于向“京津冀”转移的外来产业却是最前沿的城市。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认为,德州地处京沪、德石铁路交汇点,有着京沪高速、青银高速、德石高速公路穿越辖区,已被确定为“全国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这对于依赖物流的制造企业来说,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尽管“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不会立刻向外围转移,德州市发改委的官员却认为,周边地市承接不到核心产业,但却可以对接配套产业。但这要求对接城市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眼下,德州正在以高铁站为中心,以京沪、石济客运专线为轴线,规划总面积150平方公里的一座生态科技城。
根据德州市《关于加快实施生态科技城建设的意见》,该项目正是为了“更好承接首都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重大区域战略”所设立,规划布局“科技创新、商业服务、商务总部、金融投资”四大板块。通过与北京知名院校、高科技园的合作对接,建设德州的高新技术产业。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377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京津冀”扩容 德州借农业“逆袭”京津冀德州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p5w.netjsjquery-1.9.1.js charset=utf-8
上一篇:守11%的增长底线 陕西自我加压
下一篇:4万亿美元中国外储投资寻策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二期2014.07.17
·小盘精灵,涨涨涨(2014.7.17)第一期2014.07.17
·短线接力赛,谁会涨停板(2014.7.17)第一期2014.07.17
·中央第二轮巡视10省市确定(名单)2014.07.17
·习近平在拉美做东办“主场”外交 专家:体现影响力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