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成都着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 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凸显

发布时间:2014-3-21 5:10: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成都正在日渐成为引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其经济总量继续攀升,城市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
    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经济转型力度加大的宏观背景下,2013年成都坚持“稳中快进、领先发展”的经济发展基调,深入实施“五大兴市战略”,经济逆势快速增长,经济总量突破9100亿元。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2月24日,成都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确定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制定出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驱动“四化一驱动”改革路线,坚持实施“五大兴市战略”,全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GDP连年跨千亿台阶
    据成都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日前介绍,2013年成都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增幅比全国、全省分别高2.5和0.2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四川全省GDP比重达34.7%,较上年稳步提高0.6个百分点,四川省“首位城市”地位凸显。
    在经济总量提升的背后,成都的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非公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2013年,成都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5393.6亿元,增长12.0%,占GDP比重59.2%,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8%,拉动经济增长7.0个百分点。
    工业继续领先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成都市工业生产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完成规模以上增加值2917.6亿元,增长13.4%,增速较全国、全省分别高3.7和2.3个百分点;在副省级城市继续保持领先,居第二位。
    实际上,近年来,成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千亿元台阶。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连续突破6000亿元、8000亿元和9000亿元。按照如此的增长速度,2014年成都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当地经济学者分析,成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产业的转移及成都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的总体定位,尤其是在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产业方面。众多大项目相继落户成都,这些项目已经形成很大的生产能力。以汽车产业为例,2013年全口径主营收入突破1200亿元,整车突破70万辆。而按照规划,力争2017年,全市整车产量达到130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0亿元以上。
    数据进一步印证,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9.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9.3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实现增加值432.1亿元,增长45.2%,增速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成为全市工业增长的最大亮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9%。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增加值694亿元,增长17.7%,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30.3%。
    2013年成都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0亿美元,增长20%,超过半数的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这些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不仅带来总量的提升,也带来成都经济外向度加强,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2013年,在外需形势严峻、出口龙头企业订单下滑的情况下,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506亿美元,增长6.4%。其中,出口总额318.8亿美元,增长5%;进口总额187.2亿美元,增长9%。
    另外,成都选择的产业发展路径也成为其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结合成都实际情况、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成都提出了工业差异化转型“1313”发展战略,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推进发展电子信息、轨道交通、汽车、石化产业,加快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优化发展冶金、食品、建材、轻工产业等13个产业。
    2013年,成都八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加值份额不断提升,全年共实现增加值2518亿元,增长14.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6.3%。按照规划,预期到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将达5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达到万亿,汽车、石化、节能环保、食品、轻工成为千亿级产业。
    “四化一驱动”改革路线
    经济总量的大幅提升推动成都经济地位不断上升。2011年,成都挤进经济总量全国前十大城市第十位。2012年,成都超越杭州,由上年居副省级城市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仅次于广州和深圳,在全国城市排位上则晋升到第八位。
    2011年,成都把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定位。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在2014年成都“两会”上说,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正处于从东部率先发展的“第一个大局”向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第二个大局”战略转型的关键节点上,成都作为中西部经济总量最大的副省级城市,通过挖掘改革潜力、释放改革红利,有望像当年深圳通过改革开放带动“第一个大局”那样,成为支撑和引领“第二个大局”的支点和龙头城市。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宾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的有利条件在于西部发展的机遇和自身良好的条件。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广阔,整体发展水平低,需要培育形成若干经济增长极,以点带面,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综合西部主要城市数据,戴宾认为,成都是整个西部少数具备成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城市。不仅如此,目前四川省域仍是一种极核型的空间结构,城市首位度极高,这使得成都在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和城市的扩张,成都日益展现出其作为核心增长极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2013年成都经济区扩容,把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包含在内,成德绵加快同城化,编制完成《成德绵一体化总体规划》,签署《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框架协议》,并与德阳、资阳、眉山、阿坝共建成德、成资、成眉和成阿工业园区。
    戴宾表示,成都需要在实施更加充分的对外开放的同时,实施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形成经济发展的自我支撑,创新内陆经济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成都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以及国际通道和枢纽的建设,如加强与沿海沿江沿边城市通关协作,依托航空、铁路口岸和综保区积极争取内陆自贸区,依托“蓉欧快铁”扩大蓉欧经贸合作,提升发展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等,正日渐成为“西部开放门户”。
    成都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科学发展,进一步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不久前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深化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决定》确定了“四化一驱动”改革路线。即推进市场化、法制化、现代化、国际化和创新驱动,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现代城市体系、经济社会更加协调发展的制度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全域开放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决定》还明确了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全域开放体制机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四川省社科院金融与财贸研究员王小琪认为,当前成都在基础设施、立体交通体系、战略性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和创业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优势,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汇点上的成都应依托现有优势,与经济带内各区域互联互通,承担起“核心极”重担,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159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