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财力能带一座城市走多远

发布时间:2014-3-17 14:53:00 来源:投资时报 浏览: 【字体:

  “投资时报·2013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专家解读会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是财“力”的一个因素构成;按照财力指标排名偏于单一,但可反映城市经济力量;城市并非都要追逐大经济规模城市的道路,不妨找到属于自己的“南昌模式”

  财力能带一座城市走多远

  陈秀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

  文辉: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规划研究部主任

  徐逢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区域经济学家

  张文春: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研究员

  李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

  主持人|《投资时报》记者 宿小庆

  2月10日,《投资时报》推出“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全国两会期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该如何花成为热点话题。在此期间,我们邀请了多位区域经济和财税专家,一起探讨城市财力及竞争力话题。

  城市类型影响财力规模

  《投资时报》:怎么看待本报推出的“2013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榜单?财力这一指标,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能不能反映城市竞争力?

  陈秀山:准确来说,此处财力指地方政府财力,它代表政府聚集所辖地区资源的能力,间接说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因为政府财力与企业、居民收入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财力大小可从侧面折射出城市富裕程度高低。

  文辉:我表示认同,但“力”不应为单要素组成,更是多要素的集合。财“力”包括显现收入,即列入榜单的城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此外,也包含城市的融资能力,即融资水平和融资渠道,城市债务化解能力,甚至土地出让价格和房价也可纳入其中。这些内容均与财“力”呈正相关性。这一综合财“力”的概念更能反映城市竞争力。

  徐逢贤: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单的财力表达可以反映城市经济力量。同时,该榜单也反映出“城市财力规模”与“城市类型”之间的一种规律,即外向型城市财力规模大于商品型城市,商品型城市财力规模大于资源型城市。

  《投资时报》:怎么理解这一规律?在榜单中又是如何体现的?

  徐逢贤:所谓外向型城市,指以出口贸易为主、出口贸易量占比大的城市。外向型城市经济和贸易量大,工业基础好,税收收入高,城市财政规模大。比如天津、广州、苏州、无锡等外向型城市,在财力榜单中名列前茅。商品型城市排名次之,资源型城市财政规模普遍偏低。如沈阳、鄂尔多斯、唐山等资源型城市,由于税制和产业结构等影响,财政规模偏低,处于财力榜单偏后位置。

  文辉:商品型城市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明确。没有明确商品型城市是从城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角度所下的定义,抑或别的角度。另外,外向型城市的划分也不明确。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国际市场变化,城市只可以说开放程度有差异,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不开放城市。即使是西部内陆城市、西北地区城市,面对俄罗斯和中亚五国时,开放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西南地区面对东南亚各国,开放程度同样在不断提高。

  徐逢贤:“外向”可从吸引外资和对外出口两方面定义,即实际外资投资占比高、出口占GDP比重高的城市,称为外向型城市。确实,从城市开放程度来定义外向型城市,很难厘清概念。但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2013年中国经济和贸易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东部沿海省市的城市经济和贸易量,占全国比重高达85%,中西部城市占比约15%。外向型城市是在此基础上定义的。此处的商品型城市指商品销售量大的城市,包括外贸型城市。因此,商品型城市与外向型城市有重叠,广州、深圳、上海、天津、大连、厦门、杭州等外向型城市也是商品型城市。排在榜单前10,甚至前20的城市大都属于这两类。

  《投资时报》:外向型城市财政规模最大,但涉外企业和外资企业享有税收优惠,是否会抑制税收收入?

  徐逢贤:外向型企业享有三年免税、两年减半税收优惠,短期内会抑制税收收入。但随着税收差别消失,加上城市工业基础发展完善,国内外市场面拓广,外向型城市税收收入增加,财力规模会增大。

  地方的钱都流向了哪里

  《投资时报》:地方财政支出都流入了城市哪些领域?有何特点?

  徐逢贤:一般来说,城市财力流入以下九个领域,即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支出、交通网络支出、房地产支出、文化教育支出、行政维持支出、旅游景点设施建设支出、科技创新项目支出、场馆建设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

  陈秀山:这九个领域大致可概括为政府运营支出,即维持机构运转等的机构费用,公共产品服务和民生支出,以及投资建设性支出。表面上看,支出用在了城市建设不同领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钱怎么合理的分给政府、居民与企业。

  文辉:地方财政支出与城市类型有直接联系。工业型城市在工业园区等产业领域支出更大,资源型城市在发展资源深加工增值产业、资源枯竭后的接续和修复环境领域支出比例更大。但由于统计数据归于大类、支出具体项目细化不够,支出结构和比例上的具体特点,不容易基于现有数据来直观界定。

  张文春:城市财政支出比例和结构因地区而呈现差异性。中西部政府财力有限,与东部相比,更偏重基础设施、公共产品服务和扶持企业等投入。东部地区财政基础更好,注重软环境投入,对城市环境改善支出远高于中西部。

  陈秀山:地方政府有自己的财政支出偏好,这一偏好短期内不会改变,并与该城市定位和发展策略相一致。

  徐逢贤:是的,的确存在偏好。比如说北京。北京社会保障支出位列前三,尤其在退休养老金、配套医疗卫生设施方向上,财政支出较大。改革开放以来,老年人退休金包括职工工资在内,北京提高了22次。这一数据也体现出北京对社会保障支出的重视与偏好。

  《投资时报》:地方财政支出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徐逢贤:地方财政支出影响财力规模,进而影响城市竞争力大小。从根本上来说,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发展程度越高,城市财力规模越大。特别是三次产业中的金融业发展,对于城市财力的带动作用巨大。金融业是财力增加的关键领域。金融业发展越快,地区经济活跃度随之增大,工资水平随之提高,居民收入增加,财力规模增大。财政支出更多投入到发展二次和三次产业中,财力规模增大。

  李超:用财政收支来刻画城市竞争力,公共预算财政收入弱于支出。支出,尤其是人均财政支出流向更能反映城市竞争力高低。比如,我们每年都会推出“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在该报告中,地方财政支出相关指标被列入衡量城市竞争力的二级指标,如人均教育支出、人均社会保障支出等。人均财政支出是衡量城市财力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文辉:我认为“财力平衡”即地方财政收支平衡,比财政支出更能衡量城市竞争力。

  财力不应成为唯一指标

  《投资时报》:同一个城市在不同的榜单中排名可能会相差很大,比如,在中国社科院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佛山约排名第10。而在本报的2013年财力排行榜单中,佛山位列第27名,这是为什么?

  李超:主要因为选取指标不同。使用单一指标排名,和把指标加权后以权重进行计算会有出入。佛山GDP总量约七千亿元人民币,排名靠前。因受到税制结构等影响,城市地方财政收入不高。而在社科院排位中,GDP被加入计算,排名自然就靠前了。因此,除了注重城市综合经济排名,还应关注城市未来发展潜力,即城市可持续竞争力。

  《投资时报》:一些城市在不同榜单中往往有着截然不同的排名。例如江西南昌,按财力排序,南昌位列财力榜单第43名,而在中国生态竞争力排行榜中位列前三甲,对此怎么看?

  李超:早期的南昌,由于城市环境遭到工业发展破坏,造成城市酸雨等问题。后来南昌选择以牺牲GDP来发展城市生态,优先发展太阳能光伏、绿色照明、服装外包、文化旅游产业以推动产业转型。因此,在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江西南昌在生态城市竞争力中排行榜位列第3名,成为内地生态城市竞争力最高的城市。

  通过城市生态竞争力排名等分榜单,希望引导地方政府摆脱以经济模式单一发展的观念。并非所有城市都要走大经济城市的模式,GDP越高越好,而需要找到适合城市的发展模式,“南昌模式”或许可以借鉴。这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需要探讨和亟需解决的又一课题。

  (完)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102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