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中国经济仍在领跑全球

发布时间:2014-3-11 11:00:00 来源:深圳商报 浏览: 【字体:

  中国经济仍在领跑全球中国经济生产性服务业期限错配政府债务管理

  从北上广等大城市看,房价高很难说是泡沫,主要是因为土地供应受到限制,满足不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需要。图为3月7日,武汉市民关注楼市。CFP供图

  【本报3月10日北京电】(驻京记者 宋华)今年从1月份直至“两会”召开前,部分国际机构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比较多,如“中国经济在2014年将会走向崩溃”、“中国经济体系有可能被债务压垮”等,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产能过剩和房地产问题上。“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经济将在改革创新等新动力的推动下继续前行。”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今日在该中心举行的“每月经济谈”以此应对。

  国家发改委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金中夏、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刘尚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与会就“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部动力”为主题做了分析和讲解。

  中国政府

  债务水平并不高

  “中国的债务水平并不高。”金中夏说。

  他介绍,中国总的债务率相当于GDP的220%。这其中政府债务大约30万亿,占GDP的60%,相比之下全球平均水平是80%。发达国家平均为100%~110%,日本的水平大于220%。家庭部门债务为16万亿,占GDP的31%,在国际上属于比较低的水平。发达国家家庭债务占GDP的比例一般是80%~100%,甚至更高。我国企业债务率相对比政府和家庭要高,占了GDP的120%~130%,而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低于100%。“宏观看,总体债务率并不高,比美国和欧元区都低,美欧两地基本上都超过了300%,日本到了500%。”金中夏判断。

  他进一步解释,企业债务率高说明融资渠道有限,企业对银行高度依赖。但从未来发展看,企业从的融资率,债券、股票的比重会上升,债务率会有所变化。同时,要解决目前企业债务率高、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入股,也可以在股市融资。银行信贷资产可以证券化,证券化以后还可以债转股,可以想办法降低企业层面借贷资金的成本。

  对于备受关注的地方债务问题。金中夏也进行了分析。去年审计署审计地方债务大数是20万亿,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他认为,地方政府做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做的事情,虽然债务较高,短期没有回报,但没有浪费。全面地看,地方政府的债务对应很多项目,这些项目可以有回报,部分可以变现资产,至少可以部分抵债。其余的负债贷款,未来也可以通过本身的收费和地方政府税收等方式还款也是可能的。

  金中夏特别提到,多数政府投资属于长期投资,主要靠商业银行的中短期贷款来做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存在明显的期限错配。他建议,可以发行长期的市政债来进行置换,解决短期流动性反复出现的问题。同时,可以考虑从宏观环境方面想办法降低资金成本,进一步考虑建立长期融资的开发银行,引入公司合营的投资机制此外,在市政设施和服务的定价机制要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从舆论上不能简单地批评基础设施收费的现象。一方面让基础设施不收费,一方面又要让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化解风险,就会产生一些矛盾。”他认为。

  刘尚希也表示,政府性债务不等于政府的直接债务。国家审计署审计的结果实际上告诉我们,现在政府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只有20万亿。另外10万亿是政府的后有债务,在一定条件下你需要政府承担偿还责任。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政府的债务率相当低。

  “我们债务率低的情况下政府高度重视挖掘地方政府性债务带来的风险。政府工作报告里已经明确提出来,在去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也明确提出来,要把防控地方债务性债务当做今年工作的重点,也是我们重要改革的方面。如果有了意识,政府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地方政府性债务不会进一步扩散。”刘尚希说。

  他同时表示,地方性债务很多形成了资产,表现为对社会的基础设施和城市的公共设施,和地方投资环境的改善,这意味着这样的债务和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的后劲的增强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尽管我们有短期的流动性的风险,但是从整体判断是一种良性债务,是有利于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的,我们还在进一步推动加强地方债务的管理,提高债务资金使用的迹象,去更大程度上实现这种良性循环。”刘尚希乐观地说。

  他还表示,今天债务的使用可以在未来带来更多的财源和税源成为偿还债务有更广阔的财力的支撑,那这样的风险就是收敛的,因此地方债务风险是完全可控的,根本谈不到危机。同时,中央把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放到地方投融资机制建设上,政府购买服务都属于地方投融资机制建设方面的重要内容。刘尚希认为,今后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的趋势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地方性债务风险是可控的。所谓地方债务风险会转化成危机,地方债务危机是中国宏观经济出现危机的引发点,这样的言论不攻自破。

  应对危机

  中央推行全面深化改革

  去年出现的“钱荒”,以及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都令中外市场对中国经济出现了担心。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出现的变化?

  刘尚希认为,风险并不等于危机,对此应充分认识。经济有波动就会有风险,是否意识到风险,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去应对风险更加重要。当前中国经济处于结构性转换期,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同样如此,这种不确定性正在扩大。这些不确定性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既表现在外面也表现在内容,相互交织在一起影响我国经济走势。

  “我认为,我们看到了不确定性及其风险,我们已经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而且找到了对冲这些风险的最有效的办法。”刘尚希充满信心地说。

  他表示,首先是全面深化改革。结构性的转换可能会产生系统性的风险,这种系统性的风险需要一种有效的对冲办法,这种对冲办法就是系统性的改革。和某个方面的改革是不一样的,全面深化改革就是系统性的改革,系统性的改革就是对冲系统性的风险。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已经作出了全面的部署,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对今年改革的重点任务也做了明确安排。

  刘尚希认为,从国家整体来看,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性的改革应该对冲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这种结构性转换期的风险。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了一个对冲,有了这种改革的信心,把改革的红利释放出来,大家的行为就要发生变化,预期就会稳定,这样整个经济的转换就可以实现平稳的过渡。

  “其次,是公共政策。”这是刘尚希给出的第二个“药方”。他表示,当前的经济形势和改革联系在一起,中央做了明确部署。从财税制度改革看,过去谈公共财政,主要是解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现在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质上就是转向民生财政,就是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刘尚希还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建立规范的,全面规范的全口径的预算,实现预算公开透明。要减少专项转移制度三分之一,现在是220多家,要减到140多家,要大大减少“跑步前进”的现象。等于是让政府的运作在阳光下运行,这样就可以预防腐败,意味着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老百姓对改革的信心,这就意味着改革可以有力地对冲我国在转型升级阶段所面对的各种不确定性和消费风险。财税改革有三大明显的效应,对冲不确定性和风险,对冲不确定性注入的是不确定性,确定性就是信心,有了信心一切问题都可以化解。

  此外,刘尚希认为,被称为危机导火索之一的地方债务是良性债务,是可控的。“整体看中国经济存在风险,但我们有更多的对冲风险的准备,有更多的对冲风险的工具和手段,我对中国经济增长充满信心。”他说。

  郑新立补充说,“六五”时期居民消费率曾经达到53%,现在下降34%,下降了19个百分点,如果通过财政杠杆的条件形成橄榄型的消费分配结构,居民消费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这样GDP的分配使用里,一年就可以拿出8万亿左右的商品,由现在用于投资和出口,转过来让老百姓消费,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有明显提高,可以化解经济增速放缓的风险。

  中国经济

  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长

  王一鸣认为,中国经济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尽管速度换挡,但是我们在各经济体中还是在领跑。7.5%左右的增长率,依然还是一个比较高的速度,现在叫做中高速增长,与主要经济体比较依然是最快的。

  他指出,尽管速度放缓了并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了明显减弱,事实上正在出现动力结构的调整,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替代原有的增长动力。如从需求段来看,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步增强。从供给上看,由于产能过剩,制造业或者工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者是支撑作用在减弱,但是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在明显增强。去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例是46.1,第一次超过制造业,未来还会继续提升。从要素投入来看,随着储蓄率的下降,资本劳动对经济增长或者是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缓慢下降,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贡献逐步上升。

  王一鸣认为,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依然具有良好的基础:一是内需里面特别是消费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势头;二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会持续推进,也会增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服务业比重在明显提升,这次总理报告里提出来把生产性服务也放在优先地位,生产性服务业不仅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会对制造业提升价值链,提升竞争力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制造业附加值低;三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正在逐步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大;四是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比较大,拉长了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实现,梯度推进的效应,东部增速放缓,中西部增速起来,这种格局会使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大大拓展,很多产业的生命周期也会大大拉长,也会使中国经济能够有条件更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银行房贷

  多数都是优质资产

  坊间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回落,流动性趋紧,房地产行业变化可能引爆金融危机。对此,张永军有不同看法。

  他认为,中国房价持续十年上涨,不可能只涨不跌无限地持续下去。今年不同城市已经出现房价的不同变化。三四线城市的房价由于库存比较大,有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大幅下跌,有些城市也有可能出现价格回落。从中国房地产与金融的关系看,中国房价即使出现美国曾经下跌的幅度,对经济和金融造成的影响也没有美国那么大。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导火索就是次贷危机,跟房地产有关,对于不具备购买房地产的用户发放贷款,造成了金融资产质量的下降。中国按实际成交发放房地产贷款,一般贷款也在七成以下。对于二手房中介公司去估价,他获得的贷款还到不了房子交易额的70%,要比这个还要低很多,购房人贷款实际上一般情况下连房价的一半都到不来。

  此外,张永军指出,2008年危机出现之前,美国房地产打包转化成债券又卖出去,把风险扩展到更大的范围内,我国目前还没有跟房贷有关的衍生产品。中国目前房地产如果说存在一定问题,这种影响没有通过衍生产品扩大到更大范围。他认为,目前房价下跌所带来的风险可能集中于上游。尤其是近两三年,很多房地产公司通过信托公司发行信托产品,通过信托产品融资。他们委托信托公司来融资的成本都高于10%,往往在12%左右。现在很多房地产公司内部的收益率也就16%左右,融资成本12%左右,市场一旦出现向下走,房价有所下跌,内部收益率下降,这种情况下房地产公司资产的质量就会出现下降,并对金融机构资产的造成连带影响。“下一步需要在房地产调控以及控制金融风险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他建议。

  对房地产的风险,金中夏认为,从北上广等大城市看,房价高,很难说是泡沫,主要是因为土地供应受到限制,满足不了城市化快速发展需要。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大批量的供应可交易的土地,降低土地成本。三四线城市房价出现疲软要具体分析,如果特大城市周边需求还可持续。

  他表示,从全国来看,由于首付比例规定得很高,银行的按揭贷款多数都是优质资产。调研发现,像鄂尔多斯房子太多成了“鬼城”,基本上烂在了依靠煤炭致富的业主手中,而银行受到的波及是比较小的,并没有形成一个连带的对金融机构的扩散效应。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026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