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23省份欲申建自贸区 热闹背后隐现认识偏差

发布时间:2014-3-12 5:01: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字体:

  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效应的逐步显现,已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将探索建立自贸区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当中。然而,自贸区的内涵是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强调的是制度红利而不是优惠政策。面对一拥而上的自贸区热潮,专家建议出台自贸区总体战略布局和申请标准,目前自贸区仍在“试验”当中,应该有两三家自贸区良性竞争,但不具备全国推开的条件。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建议出台自贸区总体战略布局和申请标准

  ◎邢厚媛:从有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能看出来,说的是一回事,但离真正建立自由贸易区还有距离。所以,国务院应该确立一个申请自贸区的基本标准,包括市场腹地、进出口规模等,这是一个标准方向的问题。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自贸区成为近期热点,多地也在积极上报自贸区方案。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受邀参与了一些地方自贸区方案的调研,她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表示,目前一些地方对自贸区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建议国务院出台关于自贸区的总体战略布局以及申请标准。

  建自贸区不是圈地要政策

  NBD:您如何看目前全国多地想建自贸区的热潮?

  邢厚媛:全国很多地方非常踊跃地要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件好事,说明十八大提出的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表述深得人心,也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各地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说明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到现在这个阶段的确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当然,多地踊跃申请自贸区,也有各自的客观原因。我国幅员辽阔,无论从纬度上看,还是从经度上看,差异都很大,的确有必要结合各地不同的特点,来利用自贸区这样的平台,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和发展。

  所以,在上海自贸区设立后,全国都去上海考察学习。但上海自贸区这28.78平方公里的面积,不能代表所有产业,即便成功了,可以复制的成功经验也是有限的。仅有一个上海自贸区是不够的,一定需要更多的自贸区。

  NBD:各地对自贸区的认识是不是不一样?

  邢厚媛:是的,各地对自贸区的认识可能不太一样,有些我认为不太科学。

  自贸区的内涵是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而不是有更多的优惠政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更多的是制度红利,而不是政策红利。这一轮改革不是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而是在市场准入、审批、管理方面,给予入驻企业更多便利,让企业有更多自由,所以叫自由贸易区。

  但有些地方不是这样理解的,而是觉得自贸区是新一轮圈地,圈地以后还有优惠政策,然后用政策红利推动地方发展。这种认识有误区,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面对蜂拥而起的自贸区热,我个人认为,在不打击地方热情的前提下,中央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战略部署,就是要把设立自贸区的大政方针、原则、布局说清楚。比如,在全国到底要建多少个自贸区,每个自贸区代表什么。

  中央给上海自贸区试验的时间是3年,3年以后,如果其他地方的自贸区都发展起来,上海自贸区可能就没有先进性了,它还要不要提升?这些问题应该由中央做好统一部署以后,再根据地方诉求,决定批谁不批谁,批多少,各自试验什么。

  上海自贸区主要试验的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服务业的开放,也包括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其他自贸区要试验什么?我觉得应该有一个准确部署和整体布局。

  NBD:您的意思是现在缺一个整体的自贸区方案?

  邢厚媛:是的,缺一个整体的全国自贸区的战略布局。

  NBD: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

  邢厚媛:是的,“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意味着有序,但什么才是“序”?我觉得缺少标准和依据。

  自贸区规划应有顶层设计

  NBD:依您看,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自贸区条例作为总纲?

  邢厚媛:那当然了,自贸区得有一个法律依据。无论是从行政条例还是从国家法律层面,应该在充分研究战略部署的基础上,自贸区需要一个管理条例,国务院需要赋予每一个自贸区权限。这个权限怎么确定?是不是还需要向国务院报批?如何处理各自贸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自贸区建设需要一个大的整体方案,明确说布局是什么,区内法律如何运作,包括特殊情况和统一适用标准都要设立进去,也包括时间表。

  因此,需要把十八大关于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说法解读清楚,根据这个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的文件,制定一个整体的自贸区方案。有了自贸区整体方案之后,批复谁、如何批,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

  NBD:您觉得自贸区试验时间表该是多长时间?

  邢厚媛:未来10年,至少到“十二五”期末。

  NBD:从许多省份的政府工作报告看,基本上是三四个省份抢一个自贸区,并且方案相似,比如广东、广西、云南都要借东盟这个优势,新疆、宁夏、陕西要对接东亚,福建、江苏、江西争着要对接上海自贸区。您怎么看?

  邢厚媛:有竞争是好事。我觉得国务院可能还是会选择一些具备条件的地方去推进。如果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具备了这个条件,那就把自贸区当做开放和改革的政策去实施就好了。

  但自贸区的全称叫自由贸易试验区,还在试验阶段,说明还不具备全国一起推的条件。所以在选择试点的时候,要选那些真正具备条件的。

  从有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我们也能看出来,说的是一回事,但离真正建立自由贸易区还有距离。它能不能吸引投资者?在口岸、人才、经济体量、辐射的市场范围等方面,具备多大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国务院应该确立一个申请自贸区的基本标准,包括市场腹地、进出口规模等,这是一个标准方向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可再批两三家自贸区 集中精力应对改革阻力

  ◎陈波:经济特区虽然有,但是不能全国都有。如果全国都有,这样万一出了问题,压力也太大了。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反对声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要集中对付阻力。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细则逐一落地,其政策优势进一步显现,这无疑加强了我国其他地方效仿的意愿。据悉,目前有23个省份想申请自贸区,有多少能够最终如愿?

  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针对这个问题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以下简称NBD)的专访。他表示,当前改革阻力很大,反对声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23个地方都成为自贸区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后可能会有两到三家获批。

  应有两三家自贸区良性竞争

  NBD:目前23个省份在申请自贸区,您觉得符合条件的能有多少?

  陈波:23个省份里有一些已经进入商务部的审议阶段,还有一些是省里面提出了方案,还没有上交中央部委。我认为这23个地方都设立自贸区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热炒”不是深水区改革所应该具有的态度。

  既然是深水区改革,里面肯定会有很多风险。地方政府完成顶层设计和制度设计需要很多精力。在这个时候自贸区变成一股风潮,很可能搞乱了或者搞失败了。我认为,铺开摊子肯定是不对的。但也一定要有新的自贸区。

  从上海自贸区的名字来看,它本身就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这两个字可以换成其他地方,宗旨是引入市场竞争,不光是国内的,国外的也要,关键是看政府和国有企业如何应对各种各样的冲击,为将来更深层次加入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协定做好准备。

  从这个角度出发,经济制度的改革本身应该要有竞争,如果上海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因为保守等,造成了自贸区建设缓慢,也不是一件好事。

  我们应该有两到三家的自贸区或者自由贸易港区,有类似的改革,形成相互促进的竞争。

  比如说,中央同样给了大方针政策,底下要看谁改得好一些、改得快一些,这样能形成一种良性竞争,那么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

  一直以来传说的粤港澳自贸区、天津自贸区,类似于这类条件成熟的地方,不妨可以开两到三家。天津和广东刚好代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一个是环渤海地带,一个是珠三角经济带,加上长三角经济带,它们作为自贸区或者说是中国改革深水区试点,不仅能够促进良性竞争,也能产生辐射效应。如果这三个经济带辐射得很顺利,自贸区试验在全国推广也会很自然。

  厦门较具优势

  NBD:您觉得西部该不该设一个呢?西部很多省份都在提这个问题,认为当年开放的时候,先是特区、沿海,再是沿边,完了才轮到内陆。

  陈波:其实大部分领导心里是很清楚的,中西部地区申请自由贸易区有点牵强。

  当然西部地区可以提出自己的特色。自由贸易,我们一般的理解是“贸易便利化”,但上海根本是在做自由经济区。不管你做什么,你必须要有涉外业务,要有外资和内资以及与国资之间进行良性竞争的试验在里面。

  西部地区,有些只有国家扶贫的项目,你说做自贸区改革,意义在哪里呢?

  我个人感觉申请的地方可能是感受到了压力,尤其是浙江和江苏。因为上海自贸区发展得好的话,很可能对这两个省造成很大压力,金融企业可能就直接移到自贸区去了,对他们肯定不是好事儿。为了避免虹吸效应,自己来办自贸区,事情就解决了。

  内陆地区如果能拿到自贸区的话,也能享受国家政策。但是自由贸易和将来可能出现的自由贸易区,主要不会体现在政策的优惠上,而是体现在政策的放松上,是管制的放松和权力的下放。

  自贸区一开始就讲得很明确,优势在于改革和管制上的放松,是经济运行的自由化,而不是在经济优惠方面体现出来。

  之所以有这么多省市申请自贸区,一是地方政府显示政治姿态,另一个是没有搞清楚,还在以为争取到了自贸区就有政策上的优惠,这是认识上的欠缺。

  NBD: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呼声较高。

  陈波:重庆有特殊优势。重庆是直辖市,做自由贸易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如果国家有经济发展战略考量的话,让中西部加快改革步伐的话,重庆有一定的可能性。

  国家考虑东盟周边国家的战略可能会以重庆为起点。比如修建高铁一直通到泰国、缅甸,将来从欧洲非洲运过来的货物不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而是通过台湾海峡或者南海,甚至直接从缅甸通过高铁运到中国。那么这个重点就是重庆。重庆有与国家战略相吻合的区位优势和政治优势。

  我要强调一点,如果天津给了,上海有了,北京因为是首都不可能做自贸区,直辖市4个里面3个都要有,从这个角度,重庆的确有明显特色。这个和厦门挺像,只不过厦门概率更高一点,因为厦门的利益更现实,两岸经济一体化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认为,重庆和厦门都是自贸区申请者里非常容易说出自己特色的地方。

  出于对中亚的政治考量,也有可能在新疆、宁夏或者陕西开一个,不过可能不叫自贸区,估计会给予一个别的名称。

  集中精力应对阻力

  NBD:从您上面所说的来看,您认为东部地区更具备优势?

  陈波:这次改革阻力已经很大了,这次深水区改革,好改的都改了,剩下的东西,不是说不想改。这次改革意义重大,困难也很大。这样的话,不应该全面开花,而要认真仔细地去操作深水区的改革。

  所以上海做第一个试验,不应该操之过急。当然时不我待,推广要有层次和先后顺序。中国在做这样的改革的时候,也要和国际接轨。

  以历史为借鉴,中国先是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成功以后,又开了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特区虽然有,但是不能全国都有。如果全国都有,这样万一出了问题,压力也太大了。而且改革的阻力很大,反对声音也很大。所以改革精力不能耗散,要集中对付阻力,当然有些阻力可能是有道理的。

  所以我认为具备改革的地方还是主要在东部。东部有这样的基础,能形成倒逼式的改革,并且上海已经开始了,政府可以集中精力。

  NBD:我们再回到上海。上海是龙头,标杆性的样本摆在那儿。上海正在推动制定自贸区条例。这个自贸区条例,在后续批复的其他自贸区里会不会形成最基本的法律框架?

  陈波:这个非常有可能。继自贸区内暂停外资“三法”、央行支持自贸区金融改革30条出来以后,上海自贸区的顶层设计基本解决。在中央的改革精神下,把这些具体的细则落实后,后续批复的自贸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改革,不用再从头做了。

  反过来讲,新的自贸区出现的话,根据上海的经验操作,也是在帮助上海作复制和推广,只是这种复制和推广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一个点到多个点,再到一片,再辐射全国。

  记者微论

  自贸区不走帮政府招商引资的老路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自上海自贸区申报和运行以来,其他地方也纷纷申请自贸区。

  翻看各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有23个省份提出要将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园区(港区)”作为今年及以后工作的重点。

  这是一种政治表态,以证明自己跟随改革步伐的决心,还是充分考虑了本地区已经具备自贸区试验条件、并且也拟好了试验方案的改革意向?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结果,似乎难以辨明。

  真正具备自由贸易试验(港)区条件的地方并不多。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称,按照国务院的标准,目前来看没有几个地方符合这种改革条件。

  在全国“两会”期间,首先吃到螃蟹的上海自贸区和正在准备获批的天津自贸区依然是媒体关注的重点。

  根据上海自贸区的功能定位,其探索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投资准入规则,探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央给上海自贸区的任务是制度创新,而不是走给特殊优惠政策以招商引资的老路。

  天津方面也透露,正在申请的天津自贸区功能定位跟上海一样,是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园区试点,探索的是行政审批,为的是提高行政效率。从这个角度看,设立自贸区不但不是政策顺风车,反而是一种削权。

  如此一来,那些认为自由贸易园区成为要红利、要资金、要优惠的抓手的想法,可能要落空。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60228.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