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中企投资拉美成功秘密本土化

发布时间:2014-2-28 5:12: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浏览: 【字体:
    中铝收购秘鲁一铜矿项目后,只派过去总裁等4人,其余员工全都是当地人
    [ 除了同类企业扎堆外,中企走进拉美的另一个问题是金融滞后于工业
    在中国不少民众眼里,拉美等于足球、桑巴舞、热带雨林,但在一些中国投资者眼里,拉美等于机会。
    “拉美市场是比亚迪非常重视的新兴市场,这一块市场潜力巨大,目前比亚迪在当地的进展顺利,反馈良好。”比亚迪海外投资部相关人士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多位投资拉美的中企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本土化”是中企立足当地的关键。此外,中国海外投资人士坦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应避免“同类企业扎堆的自相残杀压价”现象,可以由企业组成联合团队共同开发,工业企业走出去时金融企业也应跟进,避免产业先入的弊端。
    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拉美投资累计超过800亿美元,占中国境外直接投资额的13%。
    2001年以来,中国与拉美贸易年均增长在30%以上,2012年双方贸易额已经超过了2600亿美元。
    告别“百年孤独”
    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笔下,拉美孤独得让人窒息,但事实上,拉美丰富的资源及其在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相对优势,让它已然告别孤独。
    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官员刘霞说,随着中国境外投资的迅速发展,拉美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境外投资目的地,也是中国境外投资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未来五年中国境外投资规模预计超过5000亿美元,这将为扩大中国与拉美投资合作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刘霞说。
    7年前,中国铝业公司(下称“中铝”)收购秘鲁特罗莫乔铜矿,比之同期中铝在非洲几内亚的铁矿项目,这让中铝研究室副主任赵秀富体会深刻——当秘鲁的项目已经投产时,在几内亚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原因是几内亚基础设施落后。
    “在几内亚开铁矿,中铝需要在那里建1000公里的铁路以及公路、码头等配套设施,之前几内亚政府承诺修建,但最终没有能力建,还是推到了企业头上。相比之下,拉美总体投资环境好于非洲。”赵秀富对本报记者说。
    赵秀富进一步分析称,比拉美法律及制度更健全的欧美发达国家,市场趋于饱和,赚钱空间有限;非洲又太落后,基础设施几近于零,制度体系也不健全,这样投资难言有保障,风险很大。而拉美地区,处于欧美与非洲的中间状态。
    “拉美空间仍很大,我们在那里可以得到较大的空间和机会,也比较有保障。”赵秀富说。
    中铝只是近年来掘金拉美的中企之一,不少中国企业已涉足拉美油气、电力、矿业、农业、制造业等多个投资领域。除了中铝公司,这些进军拉美的中国公司还包括中石油、中海油、重庆粮食集团、河南金龙集团等,而对应的拉美国家则包括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
    与此同时,拉美诸国也在加大力度吸引中资进入拉美。
    一位来自秘鲁的招商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秘鲁现已成为中国在南美移民最多的国家,在秘鲁已有很多中国公司,大多来自广东省,福建省也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当前,秘鲁在采矿、水果加工、旅游业这三大领域寻求投资。
    “秘鲁对投资者的限制甚少,但若要进入矿业,则需要考虑环保和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上述招商人士说。
    墨西哥驻华大使温立安则说,墨西哥作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中美洲自由贸易区的成员国,具有极高的投资潜力,能够帮助中国企业向北美洲和中美洲进行辐射。目前墨西哥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等领域有广阔的投资空间。
    尽管比较优势明显,但拉美或许谈不上完美。中石油国际事业部副主任裴颖认为,不稳定的政策和社会风险的存在,也让中国企业的走进拉美之路充满挑战。
    本土化,还是本土化
    “本土化”是本报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资拉美中企人士不断重复的关键词。
    一位从事中铝秘鲁项目的人士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矿山开始剥离前,按照当地风俗,要举行祭祀仪式。当地居民拿出自己酿制的土酒,随手在地上抓了一把土放到酒罐里,送到大家面前。大家二话没说就将一罐脏兮兮的烈酒喝了下去。
    赵秀富说,守法经营是中企在拉美的必选动作,而能否本土化、履行社会责任是选答题,也是真正的竞争力所在,“能否在当地立足、是否受欢迎取决于后者。”而中铝收购特罗莫乔铜矿后,只派过去总裁、财务总监、技术顾问和翻译4人,其余员工全都是当地人。
    “他们那里文化、风俗及法律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要是我们去管理可能一头雾水,完全无法掌握,而当地人懂得怎么做。另外,那里海拔太高,只有当地人才能适应这种工作环境。目前项目运行得很好。“赵秀富说。
    然而,本土化并非喊喊口号,尊重当地风俗那么简单。
    比亚迪海外投资部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地域和文化差异,以及当地相关法律和政策是去拉美的投资者需要注意的问题。以阿根廷为例,阿根廷法律众多且较为详细,政策变动较为频繁,需要外国投资者对此有较好的了解。
    赵秀富表示,秘鲁对劳工保护方面法律与中国差距很大,很多中国投资者不容易把握。例如,秘鲁女员工生一胎、生二胎与生三胎的休息时间不同,且假期能够以每天休1个小时计算。
    “我们还在改善当地员工生活条件方面下功夫,来矿山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住在带洗澡间的单身房间,并配有氧气和电视。”赵秀富说。
    投资策略应升级
    比亚迪拉美区域销售总监唐琳对本报记者表示,进入拉美,企业需要找准一个切入点,比亚迪在拉美主要把电动车作为差异化竞争的方式。
    唐琳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目前,比亚迪在海外主要推行新能源车,而电动车就是其中的零污染和零排放的绿色技术产品。随着拉美各国环境保护意识和能源危机意识的提高,许多城市在大力推行清洁能源交通系统,电动车就成为解决城市公交污染问题的首选,与拉美各地的现实交通需求相契合。
    唐琳表示,目前在拉美的哥伦比亚、巴西、墨西哥、智利等国都在积极推行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型,效果显著,特别是目前比亚迪在哥伦比亚建立了该国甚至整个拉丁美洲最大的纯电动出租车队。
    巴西驻华大使馆投资与贸易促进处主任海勒则表示,2010年之前,中国在巴西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产和能源领域,投资额达到30亿美元,2011年起,中国投资巴西逐渐多元化,其中包括家电、汽车和信息技术产业等。而如今,第三股中国投资巴西热瞄向了金融业和服务业。
    面对新情况,赵秀富认为,中企投资拉美要改变原来“中国式”的海外开发——知道一个地方有什么项目,企业一窝蜂地涌上,自相残杀压价,而应该学习日本。
    “日本在海外发现开发项目后,很少是同类企业去,而是让上下游企业全部跟进。“赵秀富说,也可以由企业组成联合团队共同开发。形成联合体开发才有竞争力。
    而除了同类企业扎堆外,中企走进拉美的另一个问题是金融滞后于工业。
    赵秀富表示,拉美地区的一些国家,比如委内瑞拉,有很多项目欢迎中国企业进入,也遵守诺言,但是它无奈的地方是缺钱,需要中企垫资建设,但建完之后政府拿不出钱。
    “这其中的问题就是走出去的金融环节没跟上,工业企业走出去了,但金融企业没出去,这也是中国走出去产业先入的弊端。”赵秀富说。
    相比之下,日本则按“商、融、产”的顺序走出去——到一个国家先销售具有吸引力的商品,赢得一定市场后,金融跟上,扩大商贸,待当地欲发展产业来还款时,再将产业引入该国。“日本用这种模式进秘鲁、巴西都走得很成功。”赵秀富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9460.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