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种手段有待加强

发布时间:2014-2-26 14:24: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张超

  从国外经验看,化解过剩产能和调整产业结构有许多策略手段,如扩大内需、增加出口、对外输出等。但我国产能过剩的顽疾是GDP增长激励下的政府有形之手推动和保护、银行信贷支持、企业投资冲动的结果。因此,要在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宏观调节的大前提下,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决定产能、创新和结构调整。据笔者观察,当前有三个方面的调节手段有待加强,以作为已经受到重视的策略手段的重要补充。

  行业产能和市场情况的监测

  有了各行业产能和市场需求的监测评估,才能实现政府与市场在促进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协调一致。

  对各主要行业产能、产品市场需求的监测、评估和预警,是防止新兴产业投资大起大落、进行产能过剩化解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条件。有了各行业产能和市场需求的监测评估,政府部门就能够判断出哪些产能需要抑制和淘汰,哪些产能需要支持和保护,银行部门也能与政府职能部门协同起来,对哪些产能提供贷款和优惠利率,对哪些产能减少和停止提供贷款或提高贷款利率,从而实现政府与市场在促进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上的协调一致。

  对行业产能及其市场需求情况的监测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西方主要国家因为市场经济发达而很少有完备的监测机构和监测方法,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赖于市场竞争机制来实现。目前,德国、美国等在产能利用率、产能过剩等方面有一些统计经验可以借鉴,但进一步结合需求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综合预警,还做得远远不够。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尽快加强各主要行业产能及相关市场情况的监测,创建机构并完善监测、评估和预警的体系与方法。目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一是需要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能够密切协作、信息公开,地方政府必须转变思想和纠正保护落后产能的错误做法,对落后产能不掩饰和主动进行全面统计;二是制定和完善科学的评估方法,产能是否过剩必须与其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并且是动态的结合,即涉及产能的现状、扩张速度等,以及市场需求的现状、未来增长潜力等;三是要建立科学的预警指标,这一指标既能够反映产能过剩的现状,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也能够反映出产能过剩对市场需求的偏离及其所造成的行业发展状况变化,如运行风险、行业利润水平、未来发展前景等,为银行放贷和利率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货币价格杠杆的调节

  当前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市场化的货币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真正得以通过更多的市场机制来促进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央行已取消了对贷款利率的管制,各商业银行在参考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自行决定对企业的贷款利率,这意味着以后不同企业可能得到不同利率的贷款,支付的相关成本也不相同。本次央行不进行存款利率市场化,而只进行贷款利率市场化,这既是货币改革有序推进的要求,更是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大改革步骤。那么,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什么重大意义和机遇?如何加以利用?

  贷款利率是企业获得贷款的价格和成本,对企业的投资经营决策、未来赢利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同时,贷款利率又是银行等金融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规避风险情况下获得收入是其主要追求。因此,在自由竞争和共同博弈下,经营差、能力弱、产品过剩的企业将很难得到贷款,或者因为还贷风险高而使得银行不得不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相反,产品供不应求的优秀企业却很容易或优先得到贷款,甚至能得到低利率贷款。这就是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选择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原始生态。贷款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结果就是落后企业、落后产能被淘汰,而先进企业、先进产能得以扩张。因此,当前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市场化的货币机制更加健全和完善,真正得以通过更多的市场机制来促进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抓住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确实落实和用好这一市场机制,使其在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特别是,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不能一改了之,必须警惕老关系、老顾客,也包括一些含有较多落后产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从银行获得更多的、利率更低的信贷资金,而一些市场前景好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含量高但暂时存在技术成熟度风险的中小企业,却仍然得不到信贷资金支持,使得货币价格的杠杆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调节功能作用。这就需要,一是政府进行根本性的职能转变,确实减少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干预和对落后产能的保护,二是加强对行业发展情况的监测,使信贷配给和贷款利率确定不仅参考基准利率和关系疏密,还参考行业的产能过剩、科技进步、市场前景等状况分析,从而真正构建出货币价格杠杆对实体经济的调整功能。

  资本市场的处置

  通过资本市场来促进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建设和改善。一是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秩序规范,二是加强资本市场的多层次体系建设。

  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现,除了政府鼓励和市场倒逼外,根本的还取决于落后产能能否顺利处置和有效退出,先进产能能否顺利进入和加快扩大规模。资本市场是以资金、厂房、设备、材料、技术、专利、品牌等产业资本为主要内容的通过证券化方式进行交易和处置的场所。因此,资本市场从产生之初就具有服务产业资本运作的强大功能,也是产业资本在企业外实现倍增、转移和处置的主要渠道。

  就目前现状而言,通过资本市场来促进过剩产能化解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进行两方面的建设和改善。一是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秩序规范,增强对产业资本识别、评估和筛选的能力,使代表先进产能的优质产业资本和代表落后产能的劣质产业资本,在交易过程得到透明的展示和公正的评价,使前者能低成本、高溢价、连续地融资扩股,而后者难以融资乃至退市;二是加强资本市场的多层次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存量资本调节和增量资本调节。也就是,既通过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对增量资本进行有效调节和优化配置,又通过积极推进三板(包括新三板)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等场外市场的依法合规建设,对存量产业资本进行更大规模和力度的交易与处置,既促进落后产能化整为零的处置,又促进落后产能中仍有价值部分的资产得到有效流通和整合,在实现过剩产能化解的同时,进一步实现产业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经济学博士后)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912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