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多地“打包”申报自贸区谋胜算

发布时间:2014-2-13 8:46:00 来源:北京商报 浏览: 【字体:
    自去年8月上海自贸区获批后,全国已经有18个城市提出申报自贸区。随着竞争的白热化,各地也开始绞尽脑汁地在申报区域和方式上想办法。近期,各省流行将两三个市或地区“打包”申报自贸区。专家分析,在激烈的竞争中,部分省份选择将多地区“打包”申报自贸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获批的保险系数,也平衡了本省各地区的利益,但由于这些地区属于分散的行政单位,且在功能上互有重叠,这种碎片化的自贸区模式未来或将给监管带来较大的难题。 
    “打包”申报自贸区成流行 
    近日召开的2014安徽省商务工作会议上,安徽省商务厅厅长曹勇表示,今年上半年将以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打包”申报设立安徽(合芜马)自由贸易实验区。安徽省商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三市申报自贸区,有着自身的优势。首先,三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临江达海,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备。其次,三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开放步伐快,地缘相接,而且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战略等国家战略的叠加区。 
    事实上,“打包”申办自贸区在各省已经非常流行。今年初,福建省也曾提出,探索以福州新区联手平潭申报自贸区的思路,或将打造双赢的局面。而由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及珠海横琴三大平台组成的粤港澳自贸区去年底已经上报至国务院。 
    在2014年的北京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也提出了《关于京津冀联合申报建立中国(京畿)自由贸易区的提案》,并强调,仅仅依靠单方面申请不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而京津冀共同申报建立和发展自贸区更符合区域合作发展大局和改革开放顶层设计要求。 
    增加获批胜算 平衡省内利益 
    对于各省纷纷“打包”申办自贸区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现在全国多半省份都想申报自贸区,竞争非常激烈,为了提高申报条件、增加获批的保险系数,一些省份选择“打包”申办的方式来为自己添砝码;另一方面,各省都知道,国家不可能一下子在某个省批复多个自贸区,但其管辖的各个市又都非常积极,为了平衡各市的利益,只得采取“一顶帽子大家戴”的方式来申报。“很明显芜湖、马鞍山等地单独申报自贸区短期内获批的可能性不大,但在自贸区热的背景下,谁都想来分一杯羹,所以只好‘打包’申报。” 
    “联合申报的几个地区之间应该优势互补,一些小的地方不是不能申报自贸区,但必须有自己的特色,现在这些申报城市中,并不都符合这一情况。如合肥、芜湖、马鞍山都是以出口加工为主的外贸模式,三个地区的功能定位很难区分。”白明表示。 
    但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贸易系副主任王亚星看来,几个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且比较接近、地缘和外贸发展情况上能够形成片区的地区联合申报自贸区有助于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形成外向型经济。 
    碎片化的自贸区模式引监管担忧 
    对于安徽(合芜马)自贸区的建设模式,曹勇表示,将借鉴上海模式,结合三市实际情况,建议实行完全的开放模式。由海关采取联网的方式进行监督。安徽自贸区将是集自由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运输于一体,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要素流动的内陆综合性自由贸易区。 
    但白明对于这一模式深感担忧,“合肥、芜湖、马鞍山是三个独立的行政市,其海关、商务部门都是彼此独立的,货物在自贸区一进一出,到底应该是哪个市来监管?一旦出了问题会不会三个地方互相扯皮?”白明认为,这种碎片化的自贸区模式一旦获批,将为未来监管带来非常大的不便。 
    而王亚星的担忧更多来自“打包”城市的随意性,“不是每个省都适合把几个市联合起来申办,现在国家对于自贸区的思路是成熟一个推一个,各省也要采取这种思路,选择条件成熟的城市联合申报自贸区,不能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来个大杂烩”。北京商报记者 孙丽朝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696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