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从环境和心态两方面为央企高管缓压

发布时间:2014-1-14 14:45:00 来源:中国企业报 浏览: 【字体:

  从环境和心态两方面为央企高管缓压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专访

  本报记者 蒋皓

  2014年1月4日下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白中仁在家中意外死亡。

  央企高管意外死亡背后,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巨大压力?中国社会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央企高管面临的压力必须引起整个社会的高度警觉,在高压之下,他们是内心脆弱的群体,需要疏导和关怀。”

  《中国企业报》:对于身份游离于官员和企业高管之间的国企高管们来说,他们到底面临哪些压力?

  胡星斗:对央企高管尤其是“一把手”来说,一大压力是“对谁负责”的问题。作为企业,央企的领导人理应对国有资产的出资人、股东、董事会、客户、员工等负责。但是,央企高管尤其是“一把手”的任命一般由中组部发文任免,被委任者除了源于基层由下至上层层提拔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从其他企业或者政府直接“输送”过来的,调动和升迁也基本由组织决定,自己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这就很容易形成“对上负责”的状况。

  还有一大压力来自薪酬。央企高管的薪酬比其他类别企业的同类岗位低很多,目前中国上市公司掀起的股权激励热潮,也鲜有央企的身影。在央企中也有很多企业已经是处于充分竞争的行业,在这种环境中打拼的央企负责人,同样是早出晚归,没几顿饭在家里吃,可他们的付出再多、贡献再大,似乎都是应有的觉悟,而且被认为是谁干都一样,一旦退休,更是立刻光环褪去,只剩下几千块钱的退休工资。

  由于身份游离于官员和企业高管之间,激励机制很容易迫使央企“一把手”在追求政治目标还是经济目标中进行抉择,而特殊的考核升迁制度又令他们在追求经济效益和战略目标之间徘徊。担忧自己的位置能否长久,担忧企业能否适应激烈的市场化竞争。所以,压力是双重的,一重来自官场的压力,一重来自企业经营的压力。他们自己也清楚,央企是一个官场的延伸、行政的延伸,同时又面临企业经营市场化的巨大挑战,双重焦虑感使他们精神上终年处于巨大的矛盾之中。

  《中国企业报》:央企高管们应如何缓解这些压力?如何变压力为动力?

  胡星斗:央企老总这个群体大多属于事业成功人士,而成功人士大多存在过于追求完美和理想主义的倾向。他们往往对自己要求过高,做事太过认真,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因此比一般人更容易获得成功,但也更容易恐惧失败,引起焦虑障碍。

  想要消除压力,首先就要淡化功利心,让工作回归为工作本身,而不是维持成功的“救命绳索”。应该看到工作、生活本身的乐趣,恰当评估自己,期望值超过自己的能力太多就会焦虑。做事情要抱有欣赏、感受、体验快乐的心态和热情。同时,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的营商环境。表层压力之下更渗透着深层压力。解决表层压力,只要踏踏实实工作就能解决,但深层压力则难以排解,这包括体制机制上的弊端。央企要回归企业,或按中央的要求分类。央企现在承受的是政治经济混合在一起的压力,政企分开很重要。如果是政策性的企业就按政策性指标来考核,如果是一个经营性国企就按经营性指标来考核。

  《中国企业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作用。这是否意味着央企高官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胡星斗:他们需要改变,使自身更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具备在市场化激流中搏击的能力,只要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是有可能成为合格的职业经理人的。央企职业经理人的职业生涯开始与经营业绩高度关联。虽然这只是一个开始,但依稀看到了央企职业经理人对其任期内企业业绩担责,与其职务、薪酬密切挂钩的新动向。其背后折射的是央企职业经理人薪酬、变动由过去职级决定转变为业绩决定;由过去着重于行政化手段选人任职,开始向市场化机制靠拢。

  市场是最好的选择,我国国有企业负责人应该逐步尝试从市场招聘,薪酬也应该根据市场来确定,用更高的薪酬留住人才,让企业进入“高薪—人才—高利润”的良性循环。在选拔任用机制上,必须任人唯贤。要加快政企分开的步伐,减少直至最后消除亦官亦商的现象。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306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