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打造经济升级版 收入分配细则待出

发布时间:2013-12-31 8:08: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字体:

  爬坡过坎的中国经济,靠什么才能走得更远?

  毫无疑问,这一年来,消费被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也因如此,我们迈入了4G时代,期待两年后电商交易额要达到18万亿元,期盼更多的消费火车头出现。

  2014,内有投资过度的压力,外有贸易保护主义日盛的制约,中国经济依赖的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毫无疑问,消费必须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前进动力的发动机。提高国民的消费能力,不仅关乎民生,更是关乎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大事。

  但是,国内长期消费率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有哪些措施促进消费和消费升级?

  格局变化

  2013年消费增速远低预期 投资重夺GDP贡献头把交椅

  2012年,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投资,内需结构优化见到曙光,但2013年投资重回头把交椅,凸显中国经济再平衡的艰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3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5.9%,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而投资的贡献率是55.8%,拉动GDP增长4.3个百分点,远超消费。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伴随人口红利的消失,依赖外需拉动经济的时代一去不返。消费与投资组成的内需,将成为经济运行的最关键因素。要想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消费比重提高十分关键,但目前存在诸多难度。

  消费贡献率为何低

  上世纪80年代,由于居民收入增长过快,最终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高于投资。到上世纪90年代,消费与投资此消彼长。从2002年开始,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高于消费。

  2012年消费对经济贡献率略超投资,但很多专家认为,消费是经济的被动函数,2012年其贡献率超过投资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放缓,而非消费大幅增加。

  安邦智库报告称,2012年消费率高,主要与政府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占比提高,进而财政支出扩张密切相关。政府消费的上升,会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消费对整体消费乃至经济的影响有多大?2013年新一届政府的多项抑制政府 “三公消费”的举措,让大家看到了显像化的效果。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 《经济信息绿皮书》(以下简称 《绿皮书》)显示,中央提倡勤俭节约严格公务消费有效抑制了公款吃喝,2013年1~9月餐饮收入增长8.9%,增幅同比放缓4.3个百分点,下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5个百分点。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左右,大大低于14.5%的预期目标。

  投资基础性作用难撼

  消费贡献率因抑制政府消费等原因而骤降,但投资依旧保持强劲势头。

  《绿皮书》预计,201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将增长20.1%左右,超过18%的预期调控目标;房地产开发投资将增长18.5%左右,增幅同比提高2.3个百分点。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称,要努力释放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投资的关键作用、出口的支撑作用,把拉动增长的消费、投资、外需这“三驾马车”掌控好。

  具备基础性作用的消费恐怕难有跳升,《绿皮书》称,我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有利于消费增长保持稳定,但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缓慢,消费增长难以快速上升,预计2014年名义消费增速将持平于2013年的13%。

  内需的另一边是投资。中国社科院数量所副所长李雪松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投资基数较高,以及经济潜在增速下降,未来几年投资增速还会下降。目前稳增长仍需要稳投资。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2014年我国中央预算内投资有所增加,将超过2013年的4376亿元。

  但相比之下,投资在保持总量的基础上,结构也需要优化。一个基本方向是,以制造业梯度转移和产业承接为契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端制造业投资,特别是一些有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和服务业投资。

  “2014年国家启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在轨道交通、绿化安防、供气供水和污水处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民间投资空间。”李雪松说。

  发改委方面也表示,在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方面,将大幅压缩用于一般竞争性企业项目的投资,适当减少可利用社会资金的经营性基础设施投资,停止建设楼堂馆所等投资,压缩小型分散投资,重点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建议,减少政府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让更多民间资本进入传统上由国有资本垄断的行业。政府投资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率,更多用于民生、公共服务等方面。

  政策引导

  居民收入持续跑输GDP收入分配改革细则待出

  扩大消费路径有数条支线,但主线是提高居民收入。

  2013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分别为6.7%、6.5%和6.8%,均滞后于同期GDP增速,相比较2012年9.6%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明显下滑。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表示,国民收入在劳动、资本和国家税收分配中的不公,劳动报酬收入占份额过低,是制约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收入分配改革的指导意见在2013年初被国务院批转,表明收入分配已经被正式提上议程,细则有望在2014年出台。

  居民收入遏住消费咽喉

  2013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财产性收入增长均受到影响。

  《绿皮书》指出,我国消费增长缓慢,与收入体制现状有较大关系。未来应下决心进一步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取得实质性进展,尽量减少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的挤压,同时,缩小社会各群体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人群规模。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1995年的67.3%降到2007年的57.5%,下降近10个百分点,2008年金融危机后下降更加严重。

  余丰慧表示,国家和企业从国民收入中拿得过多,居民拿得过少,使居民收入增速下降。

  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也不利于消费扩大,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李实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际收入差距近几年保持平稳,并没有扩大,但本身差距已经较大。

  收入分配改革在即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决定》提出,下一步要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赵萍博士表示,必须尽快落实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而且在收入倍增计划前面必须加上“真实”两字。

  在具体执行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国家统计局报告称,劳动者报酬一般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80%左右,加快劳动者报酬增长对于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宏观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具有关键意义。

  该报告建议,将劳动者报酬增长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引导和政策规定,进一步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和行业人工成本信息的调节作用。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13)》指出,目前行业间收入差距仍十分突出。其中2003年到2012年,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平均工资对比,分别从1.58倍,上升到目前的1.76倍,其中影响行业平均工资差中有33.3%由行业垄断造成。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表示,不同人群具有不同的边际消费倾向。即使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了,但如果增加的收入主要集中在收入高而消费倾向较低的少数人群,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也很难提高。

  上述报告建议,下一步需要引入竞争,切实放松铁路、电信、电力等基础产业的进入门槛,考虑对垄断行业收垄断税,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调控和收入监管。

  一位发改委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收入分配相关细则正在制定中,预计2014年将有内容出台,其中控高和提低是关键两点。

  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扩大消费的另一个关键在于税改,一位不愿具名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5年我国间接税比重为65%,由于间接税与商品价格高度相关,且具有累退性,容易推高物价、抑制消费需求和增加消费者税负。

  在直接税方面,我国个税征收范围未充分体现出收入分配功能。“高收入者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避税,个税基本变为‘工资税’,且高收入者对消费的拉动也存在边际递减效应。”这位人士说道。

  他表示,未来增加个人保有环节的房产税、遗产税以及社会保障税等直接税种以调节收入分配将是大方向。

  专家建议

  信息、养老等热点获政策支持扩消费需顶层设计

  新一届政府对新消费热点的支持力度令人眼前一亮。

  “虽然公司只有两万五千名员工,但在淘宝网开店的公司数是900万家,比较活跃的有300多万家店。预计2013年全年的销售额占我国整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0%。”谈起淘宝网的爆炸式发展,马云在座谈会上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而倾听者正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李克强不仅关注新经济形态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给企业带来的活力,更关注它对就业的巨大拉动力。他表示,中国经济要“爬坡过坎”,必须加快结构调整,大力培育新兴增长点,这样才能使中国经济提质增效、行稳致远。

  盘点2013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时,不难发现,政府对于新消费热点的支持力度可谓空前,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对改革的路径和方向做出清晰部署,预计收入分配改革也将在2014年出现实质性进展。

  培育居民消费新热点

  “家电下乡”政策到期以及“八项规定”对“三公消费”的抑制作用,都构成中国2013年消费下行的风险。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闫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3年以来,我国扩大消费政策总基调不变,但扶持领域与支持方向上略有调整,更加注重短期刺激消费与长期培育新增长点相结合。

  一系列中央层面文件密集出台暗藏着国家扶持消费的主线脉络。

  2013年8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演进升级等五方面提出促进信息消费的主要任务。

  闫敏表示,信息消费将成为继房地产、汽车后又一消费领域新增长点。根据有关目标,“十二五”后三年,我国信息消费将年均增长20%以上。

  此外,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欲将环保产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和拉动消费与投资的新引擎。与此同时,国务院研究制定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2013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通过扩大、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拉动消费、扩大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除新兴消费热点外,传统消费中的住房消费被看好,地产大腕任志强在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上表示,人不可能因为收入增加而一天吃六顿饭,但多买两套房子是很可能的。“我国的住房消费能达到8万亿,连续三年超过食品消费,并且差距还在不断扩大。”

  扩大消费需顶层设计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赵萍博士表示,当前,我国扩大消费战略的落实首要任务应该是完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必须坚持可持续消费的原则,应尽早探索可持续消费的政策体系,鼓励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文明消费和健康消费,促进消费在长期持续平稳快速增长。”赵萍说。

  在传统消费领域,由于前几年家电下乡和部分城市对汽车限号等影响,这两个领域的旺盛消费期渐渐远去,家居建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由于家具、家装类商品种类多样,品牌繁多,标准化程度低,生产行业集中度低,如果以品类和企业作为支持载体,流程管理和资金监管难度大。但是,家装流通企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既有全国连锁企业,也有一些区域龙头企业。

  赵萍说,如果以贷款免息和贴息的方式进行,只要选择合适的流通企业作为政策支持对象,则简单易行。

  她还建议,“发展潜力大”的新消费增长点是那些具有潜在需求但仍有很大比例尚未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消费领域。长期以来,我国服务消费蕴藏的巨大潜力尚待挖掘,应出台相应的产业政策,使居民服务消费潜力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表示,绿色循环、可持续消费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内在动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

  闫敏认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过程中,具有净化空气、过滤PM2.5、清洁水质、节约能耗等功能的产品逐渐被认可并受追捧,消费占比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环境意识逐步增强,在消费过程中开始自觉实施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等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消费行为。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5065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