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存量调整才是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

发布时间:2013-12-17 11:08: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字体: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人们开始关注城镇化的投融资问题。很多媒体援引国家开发银行的一个估计,指出未来3年我国城镇化投融资的资金需求量将达25万亿元人民币。问题是,这么多钱从哪里来?又有哪些行业将受益?

    人们还是习惯性地从促进GDP增长的角度看待城镇化,因而以为城镇化意味着大规模投资,将带来又一次“投资盛宴”。2012年GDP增长率为7.8%,今年也会低于8%,经济增速高固然有问题,经济增速低也会带来风险,中国经济确实需要新的增长点,以使GDP增长率不再继续下降。因此,人们自然地将中央推进城镇化理解为寻找新增长点。如果未来3年城镇化需投资25万亿元,平均每年超过8万亿,相当于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约45万亿元)的18%,那将推动未来3年的投资大大增长,超过今年20%的增长率。

    25万亿元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而是今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的估计。今年1月,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的一位专家也对城镇化的经济拉动作用做出过估计,他认为,到2020年时,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25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未来十年可以拉动经济增长3.5-6.8个百分点。现在的讨论基本上是以这些研究成果作为基础。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并没有直接提到城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而是指出,“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当然,会议也提到扩大内需,指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但是,会议提出的推进城镇化的两个主要任务限制了投资的空间,扩大内需应该主要是指消费的增长。

    会议提出了六个主要任务,对投资起限制作用的是第一个和第二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是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第二个任务是“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要严守底线,严控增量,盘活存量。这两个要求否定了当前流行的一种城镇化思维:农村人口更大规模地转移到城市,使城镇化率不断上升;同时,将更多土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大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这也就否定了城镇化带动大规模投资的可能性。新型城镇化不以增加城市人口、土地为主要目标,而是着力于优化现有的城市人口、土地。

    地方政府目前也没有能力为城镇化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它们今后几年要消化地方政府性债务,不能再借更多的债、新建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否则,中国经济会有较大风险。简言之,存量调整才是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例如,完成已开工的项目避免烂尾,让更多市民(包括市民化的农业转移人口)享受更多福利。

    存量调整、更多福利也意味着更多的资金需求,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意义重大。但是,城镇化不能因此而变成“投资盛宴”,也不能为了促进经济增长而由投资主导。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7924.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