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政府回到“守夜人”的角色

发布时间:2013-11-21 9:43: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本报记者 唐福勇

  央视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已经进入最后一个月的阶段,财经评论人童大焕针对今年年度人物评选主题 “转型升级的智慧与行动”表示,企业转型升级的前提是政府全面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政府在转型升级中的角色不应是主导,本身也应该加快转型,回归政府职能本色,创造一个自由、公平、法治、公正的企业创新和竞争环境,回到“守夜人”的角色,真正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童大焕表示,大约从2011年起,一度引以为豪的“中国制造”,不仅面临高度同质化竞争、产能严重过剩的问题,而且许多产业实实在在匍匐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不仅是汽车、集成电路、医药等高科技产品,就连一支似乎“毫无技术含量”的圆珠笔,作为“掐脖子技术”的笔芯也都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在他看来,真正影响企业转型升级的力量,不是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不能静下心来做事,而是一种席卷残云般的裹胁性力量,让很多企业“没有一张安静的创新书桌”。这种裹胁性力量通常来自政府要冲到经济建设第一线,亲力亲为、越俎代庖地去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童大焕认为,如果政府变成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的主导,其失败的原因可以从经济学逻辑和原理来分析。首先,政府组成人员也是理性经济人,他们的理性是有限的,并非全知全能。在正常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家理性要远远高于政府工作人员的理性,因为最优秀的一流人才大多在企业,他们的智慧和创造需要经过市场的残酷检验,自担风险与收益。

  其次,如果由政府主导经济或企业转型升级,容易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经济活动变成“一声号令、万马齐奔”的经济运动。这样的经济运动,即使“方向”是对的,也会被投资过剩、过度竞争和负债拖死。这就是许多得到国家大量政策扶持的创新和转型升级往往逃不出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命运的症结所在。

  再次,如果政府主导经济及其创新和转型升级,今天种豆,明天种瓜,后天又种回桑麻,却苦了“庄户人家”,也就是企业和企业家。那些不在政府扶植“产业名单”里的真正创新和转型升级,或者坚守传统的企业和企业家主体,不仅得不到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而且因为别的产业和企业得到了政府的产业扶植政策,而使真正的创新和创造遭遇到不平等和不公正的待遇,它们的成长也变得更为艰难。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205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