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外媒中国须谨慎应对美QE变化

发布时间:2013-11-12 9:15:00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 【字体:

  《华尔街日报》网站近日发表题为《美联储缩减购债给中国带来哪些挑战?》的文章。文章称,美联储有关“逐步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言论再次浮出水面,正致力于金融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去杠杆化的中国须谨慎应对。文章称,中国封闭的金融体系曾经使其幸免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使其易受美联储政策的影响从而引发通货紧缩。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摆脱美国货币政策的束缚,推进金融改革,制定独立的货币政策。文章摘要如下:

  中国正在忙着中共三中全会的同时,还须留心华盛顿的一举一动。因为美联储有关“逐步缩减”量化宽松政策的言论再次浮出水面,给本就面临艰难抉择的中国又增添了雷区。目前,中国正在致力于金融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的去杠杆化。

  如今,美联储可能缩减购债,中国不能不掂量其潜在影响。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债务派对”就要结束,通货紧缩即将到来。

  如果仍旧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输入美国的货币政策,那么中国想让自己不受美联储行为的影响就难了。如果实行了五年的量化宽松政策真的要走到尽头,那中国这个“债务肿胀”的经济体因此打个寒战也不会让人意外。

  然而近期学者的共识是,中国不必害怕“逐步缩减”。随着投资者进入“风险关闭”模式,那些存在经常账户赤字、基本面可疑的风险较高的新兴市场国家受到了惩罚,例如今年夏天受到“逐步缩减”冲击最大的印度和印尼。而中国因为经常账户有盈余,并且致力于保增长,看上去相对强健。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封闭的金融体系(资本账户不开放、基本上实施盯住汇率制)可以为其提供更进一步的保护。这在以前发挥过作用,当时中国的金融封闭性使其躲过了雷曼兄弟倒闭后爆发的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

  尽管很多其他亚洲国家的货币因为美联储的政策受到打击,但人民币今年却呈现走强局面。事实上,自从9月份第一次出现美联储可能推迟“逐步缩减”的言论以来,就有报道说中国已经开始吸引从印度和印尼流出的资金,因为实行盯住汇率制的不断升值的人民币看起来像是一个安全港。

  法国兴业银行说,中国还需要小心量化宽松设下的其他一些陷阱。该银行称,西方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大量流动性进入新兴经济体,在中国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为中国政府还采取了措施提振固定资产投资。他们认为,由于投资可以扩大大宗商品及其他资本支出相关商品的需求,最初这些举动都是好的,但逐渐地,这波流动性泛滥所引发的固定资产投资热潮的效力将减退,并导致产能过剩加剧、资本回报低迷以及银行系统不稳等一系列问题。这种产能过剩及无效投资的最终结果是通货紧缩的延迟效应,其影响可能波及全球。

  在大多数经济体中,无效投资造成资本的浪费,因而从本质上说会催生通货紧缩。目前总体而言,中国还没有大规模不良贷款的报告,说明问题还没有爆发,最后的清算还没有到来。不过,国内股市的表现可能已经说明了问题。

  对于寻找中国通货紧缩迹象的分析师而言,首先关注的肯定是房地产市场。在这个市场,量化宽松与固定汇率交互作用的意义再一次显示出来,因为这意味着调节过度宽松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压力由资本市场来承担。

  中国政府面临的两难选择是,在关键政策事实上由美国制定的前提下,如何管理房地产市场。风险在于,中国的决策者和美联储可能同时选择采取更具限制性的政策,最终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并引发通货紧缩。

  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中国“独立”,自己制定货币政策。这是许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如此坚决推进艰难的金融改革的一个关键因素,预期中的金融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以及开放资本项目等。

  不过,与此同时,中国领导人面临一个艰难的平衡。如果要提高人民币的国际需求,决策者就要顶住压力保持人民币的强势,而这可能会导致进一步的资本流入,令投机性泡沫及无效投资局面恶化。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4012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