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油气管网垄断破冰?能源局欲行无歧视开放

发布时间:2013-11-2 10:51: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浏览: 【字体:

  10月31日,记者辗转获得国家能源局最新小范围下发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

  其中提出,在有剩余能力的情况下,油气管网运营企业应以一定排序,无歧视的对第三方开放管道设施。为了加强监管,国家能源局将全面负责公平开放的监管,并赋予其分布各地的派出机构监管职权。

  目前,国内就如何打破石油央企对油气管道垄断争议不休,意见稿无疑展示了国家能源局的思路。(详见本报10月30日《分拆欢呼背后:天然气管网新公司会再次垄断吗》)

  有南方能源企业高管向记者指出,意见稿的思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比成立国家管道公司更具可操作性,但亟须制定实施细则,“否则又会招致当年电监会主持的电力行业竞价上网的尴尬结局”。

  另一位石油央企专家则认为,此时出台意见稿时机不当,“国内管网布局尚不完善,在油荒、气荒尚在的情况下,(利益集团)找无剩余能力的借口太容易。”

  开放好于分拆?

  国家能源局的意见稿十分低调,发放范围仅限于三大石油央企、中国中化集团、大唐集团、中联煤层气及新奥、中华煤气、中国燃气、华润燃气等十数家企业和石化联合会。

  意见稿指出,为实现互惠互利、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能力,在有剩余能力情况下,油气管网运营企业应根据一定排序,即以现有输送(储存)合同用户,国家政策规定的优先类、鼓励类用户,申请、签订输送(储存)在先的新增用户,无歧视的对第三方开放管道设施。

  “上下游用户要结合生产实际状况或市场需求与消费量预测情况,以及油气管网设施规划、建设与使用现状,合理向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提出开放申请,”意见稿称,“油气管网设施运营企业3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同意接入的答复意见,不同意的要说明理由。”

  对于有争议的开放项目,上下游用户可在收到答复意见后30个工作日内,提请相应监管机构审核,监管机构根据审核情况出具监管意见。

  息旺能源数据王瑞琦认为,这将促使分销商跨过石油央企,直接与中小煤层气、煤制气和页岩气生产商接洽,磋商长期供气协议,从而推动国内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尽早形成。

  据了解,过去由于国内管道大部分都由石油央企承建、运营,因此中小天然气开采企业和下游分销商都不得不依赖石油央企生存。“一旦被拒绝接入(管道),那么不论上游企业,还是下游用户,已拟定的运营计划都面临无法执行的窘境。”上述南方能源企业高管说。

  一年前,他曾亲赴山西与某煤层气开采商洽谈购气,然而由于量小、长途车运既不经济,又面临很大的安全风险,于是他找到中石油,期望利用中石油遍布全国的管网进行代输。但是却被中石油拒绝。

  “一旦意见稿正式实施,起码我们可以就此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这比分拆管网好多了。”他说。

  巨头暗战

  持赞成意见的不仅是中小企业,还有中石化。

  “当然支持,过去5年他们(中石油)借天然气管网优势,在南方攻城拔寨,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中石化分公司高管人士抱怨道,“南方原是中石化的传统范围,之所以地方政府态度转变,就因为他们有管网、有天然气资源。”

  2007年12月4日,河南省政府与中石油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石油承诺将利用西气东输二线为河南提供更多天然气资源,作为回报,河南省政府在管道建设上,大力支持中石油的兰州-郑州-长沙等成品油管道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并将河南省城市燃气等天然气下游业务、包括下游城市管网及地方支线的运营与开发向中石油开放。

  更让中石化坐不住的还包括,河南省政府对向中石油开放独资、控股或参股下游城市管网及地方支线运营市场,并鼓励中石油在河南省开发非粮乙醇等能源。

  这就意味着中石油可以在河南与中石化拥有平等、甚至更好的政商环境,而在此之前河南一直是中石化的领地。

  随后,中石油又借西气东输二线,成功进入湖南、广东等地,甚至在广东天然气管网公司取代中海油成为第一大股东,而中石化则掉落到股东排名最后一位。

  “如果管网无歧视开放,我们完全可以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直接与当地用气客户签署供气协议——在产地购气、通过西二线输气、最终在市场上销气。”上述中石化分公司高管称。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中石化在川渝地区页岩气领域投入很大,若能借用中石油已有的设施资源,对抢占天然气市场份额将产生巨大的作用。

  避免竞价上网覆辙

  “国内管网布局尚不完善,在油荒、气荒时有发生的情况下,(利益集团)找无剩余能力的借口太容易”,某石油央企专家悲观地指出。

  这种观点得到了所有采访对象的一致认同——2002年,由电监会主导的发电企业竞价上网改革试点,因电荒等原因最终遭搁置,而能源局此次意见稿的改革思路与竞价上网如出一辙。

  “电荒的原因不仅仅是发电能力不足,更关键的是输电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某地在某时点的电力峰值需求,”上述能源企业高管说,“竞价上网后,电力企业都希望高价售电,可出于民生需要政府又不允许涨居民用电价格,于是只好搁置竞价上网试点。”

  据了解,作为天然气成熟市场的美国,目前天然气管网长达49万公里(中国仅8万公里),储气、输气设施十分完善,所有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可以自主选择天然气输送路径,管输费用更是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随时发生变化。

  但中国天然气市场还处在卖方市场,而且缺口越来越大,管输企业不愁没气输,掌握市场优势的企业更会全力组织天然气资源保障自己管网的运能。此时,政府的监管就显得弱势许多,“输气企业完全可以剩余管输能力是为输气、储气预留能力预防气荒做理由,阻拦所有潜在竞争对手的进入”,上述南方能源企业高管说。

  因此,他强调必须要看到意见稿后面的实施细则,才会考虑为企业制定新的运营策略,否则只按原有方式运作。

  “政府不应在某个环节上去进行改革试点,而应从顶层设计角度,建立能源体制改革方向。能源业是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单纯的切割出一块进行试点是很难得到理想效果的。”那位石油央企专家最后说。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816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