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国企改革目标不仅仅是保值增值

发布时间:2013-11-2 14:37:00 来源:经济观察报 浏览: 【字体:

  康怡

  经济观察报:如何看待目前各方推出的国企改革的各个版本?

  文宗瑜:我们能看到的观点大多数都是专家和中央部委研究机构的观点,还有高等学校的学者的观点。造成各方认识不一致可能是有两个原因,一是对目前国有资产的现状、规模以及国资监管体制了解的不够全面;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不排除这里面有些是代表着一些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很难判断说各方智囊提出的改革方案是否都代表了市场化的方向,是否代表了老百姓的声音。

  所以我不认为目前各方智囊提出的改革方案就代表了未来的改革方向,真正的改革方向必须关注两点,一个市场化导向,同时需要兼顾到老百姓的呼声。从老百姓的角度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国有企业的规模扩张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快速增长,增长的国有资产如何能与老百姓的利益挂钩。第二,国有资产改革如何支持能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之前一直要求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给予行政支持和保护,但是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躯体,民营资本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了,国有企业做大的同时,并不是意味着它资源配置效率是提高的,国有企业做大的同时,利润是在增长,规模在扩大,但是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在降低的。

  经济观察报:这一轮改革如何定位国资改革?

  文宗瑜: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国有资产要发挥比“保值增值”更大的经济社会效应,过去几年可以说国资管理部门最重要的成就就是推动并实现了国有资产额的快速增长,至于国有资产额快速增长对全会社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怎么样,往往不被关注。

  因此,未来应该把国有资产管理放在现有的社会经济转型大背景下进行定位,转变观点和思维,通过发挥其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和实现对全社会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在支持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同时兼顾社会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为国企和民企的公平竞争与发展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市场持续。

  经济观察报:如何认识这一轮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文宗瑜:目前中国经营性国有资产额已经接近30万亿元,不包括金融性国有资产,近10年来国有资产高增长与2005年以来国进民退形成了中国两大国情:一是国有资产数额最大,二是国有经济比重最大。但是这10年的高增长仍然无法掩盖目前的很多问题,例如说用行政手段推动大国企之间的合并而组建的超大规模的国有集团,这些企业大而不强;重视国企尤其是央企的规模扩张而忽略了其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还有强调国资规模的快速增长而忽略了国有经济的效率和质量等等。

  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改革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对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没有解决的老问题,近几年形成的新问题以及新老问题混杂的现状,这就决定了未来的改革不可能只是修修补补的改革了,只能选择深化体制改革。

  经济观察报:下一轮国资改革的重点?

  文宗瑜:下一步的改革不仅要进行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机构调整和完善,实行行政主体与产权主体的分离,强化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及专业化;还要制定国资规模及国资变现及国有股减持的中长期规划,编制国有资本经营的中长期预算;更要着手解决国企监督成本与国资控股成本过高的问题,推进央企产权多元化改革而弱化其已经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效应,加大国资变现与国有股权减持力度而筹集社会改革成本。

  在2002年到2005年期间出台的国企全面改制政策及若干个文件,有效的推动了小微国企和地方国企的产权多元化改革,但这些政策在今天已经很难推动央企的产权多元化改革,因此,应着眼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及经济结构根本性调整,专门出台相关推进央企产权多元化改革的政策文件,而且未来央企产权多元化的改革,不单纯是为了改变央企的组织形式及资本机构,还要力求能够动摇部门央企的特殊利益集团地位。如果央企产权多元化改革不能触及并打破对央企特殊利益集团的保护,那么某些央企所出现的“控制权比所有权更好”的现象,会进一步加剧国有产权的异化效应。

  经济观察报:未来改革的先后秩序会怎样?

  文宗瑜:未来改革的推进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央企的改革,包括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国资监管机构的改革同步推进;另一种就是在重点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国资监管部门转变职能,把很多审批等权利下放,这次要求中央要求政府部门简化审批,国资委虽然不在政府部门里面,但也应该包括在其中,也应该裁掉三分之一的审批项目,这个改革应该是国务院总协调,多个部门参与的,国资委最重要的就是转变职能。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8149.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