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上海VS台湾 谁比谁更开放

发布时间:2013-10-29 10:26:00 来源:深圳商报 浏览: 【字体: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台湾意味着什么?是挑战还是机遇?深圳商报记者自10月初入台驻点采访,很快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冲击波。不仅媒体持续关注报道,经济学界更是座谈研讨频频,在急迫的应对之语中透露出反观台湾现状的焦虑。

  在台湾人的视野中,这是大陆继建立特区之后第二次大开放。大陆欲透过上海自贸区与世界自由经济扩大接轨,因为“个儿大,每放流一条小河,对紧邻的台湾就如巨浪。而对巨浪,台湾堵不住,只能用更开放来疏洪”。台当局两月前启动了“经济自由示范区”,时下更喊出打造“自由经济岛”的口号。各界面对现实与口号间的落差不免忧虑,或是抨击“不敢比上海开放,喊什么自由经济岛”,或是直呼时不我待,“若等上海自由化发展成形,台湾就只能被边缘化。”

  观 察

  媒体“看热闹”,经济界“看门道”

  台湾《商业周刊》在十一长假后,派出团队飞赴上海零距离观察上海自贸区的正式亮相,见证新一波“淘金潮”引人流滚滚、钱潮狂飚的盛况,并在上周推出封面报道《非懂不可!上海自贸区》。

  在台湾媒体感性的描述下,所谓自由贸易区,就是买LV,不必到台北101,这里不课税;红酒、跑车,全中国这里最便宜;你想要存人民币,这里的利率最开放、汇率管制最少;你想要做生意开店,管理放宽、手续简便,都让你物超所值。这个新世界的诞生,放飞很多的梦想,更关键的是,这是距离台湾最近的“一日生活圈”,每天都有二三十个航班连接台北与上海,成千上万的台湾人出入其间,“你我的现在、未来,甚至下一代,机会与威胁都将在这一日生活圈上演”。

  相比媒体的“看热闹”,台湾经济学界的分析显得理性而严谨。在记者上周参加的由“国策研究院”举办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对台湾的挑战”研讨会上,学者们看到的是机遇与挑战共存,上海自贸区强调的是“制度创新”,但“制度红利”的释放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或许为台湾的“大有可为”赢得了时机。

  “工业总会”副秘书长蔡宏明表示,因为上海自贸区方案更强调“风险可控”,按照“先行先试、风险可控、分步推进、逐步完善”的方式,意味着虽然利率市场化和自由兑换是具体政策方向,但是时间表和多大程度上做仍要以风险管理能力具备为前提,并不会什么账户都开放。

  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开放被视为重头戏,这也成为经济学家热议的焦点。人们紧张的是一旦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那威胁与冲击的何止是台湾。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建甫说,亚洲首富李嘉诚就公开表示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重大威胁,势必挤压香港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业务,然而首批的政策细则中并不包含金融管制解除的具体内容,究其原因就是金融要从高度管制马上进展至自由化,没那么容易。要想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意味着还有许多管制要放开,单就一个人民币兑换的问题,就足以拖住成为金融中心的进程。

  往来于两岸之间的国票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长、台大商学研究所前任所长魏启林,前不久在上海陆家嘴参加了一次金融论坛,讨论的就是上海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有何要求。其公司也正在上海自贸区申请注册金融服务公司,欲做票券代理,而自贸区管理方困扰于这一业务可否在所开放的六大领域18项业务之中,故迟迟还未能批复。魏启林说,全世界都在观察上海自贸区要开放到哪一步。金融中心那是经济自由化到极致的产物。

  对 比

  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乏人问津

  “上海自贸区经挂牌后,许多国内外企业竞相申请在该区设置据点,热烈程度与台湾自由经济示范区的乏人问津呈强烈对比。”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建甫说。

  面对上海自贸区的刺激,台湾政界、商界、学界无一例外都会提到台湾的自由经济示范区。台湾《经济日报》更是三周来连发社论,如《从自经区到自经岛,不要再瞻前顾后》、《自由经济示范区,要示范的是决心和魄力》等,敦促当局“掌握台湾经济破茧而出的最后机会”。

  台湾地区今年8月初已宣布启动“自由经济示范区”第一计划。这一示范区包括基隆、台北、苏澳、台中、安平、高雄等六大港口和桃园航空城,试图“透过智慧运筹、国际医疗、农业加值以及产业合作、金融业等,形成‘境内关外’结合‘前店后厂、委外加工’的营运模式,最终实现2015年突破一兆元新台币产值的目标”。

  然而自由经济示范区进度被讽为“龟速”,民间对时程和开放幅度都极为不满。这一自经区从2011年12月提出构想,到今年8月才启动第一计划,而且有关租税优惠及相关管制的进一步松绑,还须得第二阶段“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通过才有具体进展,目前还是空中楼阁,尚看不到实际行为。台湾政治大学财政学系主任、台北市政府顾问黄智聪说,事实上,台湾早就意识到自身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其解决方式,无非是透过强化自身条件与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两方面。为强化自身条件,台湾提出设立自由经济示范区,然而由于诉求不明确造成定位模糊与招商限制,与上海自贸区相比相形见拙。

  尤其时下台湾经济持续低迷,薪资水平倒退至16年前,民众总不免怀想当年台湾经济起飞时的盛景。1965年,台湾设立高雄加工出口区,作为当时亚洲第一个“加工出口区”,突破繁文缛节、重重管制、租税沉重、基建落后的障碍,一跃成为亚洲最夺目的亮点,包括日本松下、日立,荷兰飞利浦等大厂源源进驻,不到两年一块只有70公顷的土地就有近百家厂家进驻,让台湾经济冲破重围,成为韩国学习的标杆以及国际探讨全球经济进展的典范。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台湾经济重新面临险峻状况,业界表示,示范区要想吸引投资者眼光、让人怦然心动,就必须有大开大阖的气魄,“目前政府规划的方案,并未令人有感觉,相形之下,上海自贸区一出手,在庞大商机下,示范区就失色三分”。

  挑 战

  如果自由化比大陆慢,就会被“磁吸”

  台湾下一步怎么走?

  《商业周刊》亮出观点,直言“不敢比上海开放,喊什么自由经济岛!”。在台湾经济界人士看来,上海自贸区背后是中美两大强者的竞争,台湾地区只能更开放或更往大陆倾斜,才能面对这场自由贸易大战。

  随着WTO的式微,区域经济整合已成为全球潮流,台湾地区迫切希望融入这股潮流之中,2010年与大陆签订ECFA,今年与新西兰签订经济合作协议,以及接下来希望加入TPP(环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东盟10+6),就是渴盼不被区域经济整合边缘化。

  分析人士称,大陆借上海自贸区与RCEP,正在建立一个没有美国人的统一市场,这个自由贸易市场,人口约35亿,生产总值约新台币700兆元,相当于全球三分之一总值。不想被边缘化,就必须赶紧跟上。据台湾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许博翔的说法,台湾不管是加入RCEP还是TPP,一定是中国大陆先加入,台湾才能够跟着加入。台湾必须善用ECFA,证明自己开放市场的决心,才能取得认同。

  中华经济研究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年指出,这两大区域经济组织就算让进,台湾又将如何进?这意味着对大陆的所有限制都要大幅开放,不能说对外资一套标准,对陆资一套标准,对全世界积极开放,唯对大陆谨慎开放,台湾经济自由化可准备好了?是准备跟大陆走得近一点呢,还是离得远一点才比较有利,这是需要考虑清楚的。

  “不要说是接受挑战了,台湾本身整个经济发展模式就是要自由化,没自由就不能生存。如果自由化比大陆慢,就会被磁吸掉”,国票金融控股公司董事长魏启林担心的是,上海自贸区逐渐推广之后,台湾会不会被大陆所磁吸?当台湾经济自由化水平不如大陆时,投资人势必会选择具有更大内需市场的大陆,小规模经济组织总会被大规模经济组织所磁吸。

  令台湾业界感受到危机与焦虑的是,过去台湾相对于大陆的优势,不过是制度上较为自由,也就是说,台湾赚的其实是“制度优势财”。然而,上海自贸区成立,对岸如果与台湾一样,甚至经济更自由更开放的时候,那么大陆就有可能反过来赚走台湾的“制度优势财”。这或许是上海自贸区带给台湾的最大挑战。

  深圳商报驻台北记者 刘瑜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710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