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信息出现失真 民主恳谈会延期 温岭决算公开试验
本报记者 姚建莉 上海报道
尝试着推进政府决算公开的温岭,在实操过程中发现或技术或体制的问题最终导致公开信息出现失真。
本报记者获悉,浙江省温岭市人大、财政局、审计局近日召开了一场内部研讨会,讨论温岭市2012年部门决算情况。
根据本报记者独家获得的《温岭市2012年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情况汇报》(下称《情况汇报》),当地部门决算公开存在着预算编报和结余调整导致信息失真等问题,这直接导致温岭的“参与式决算”民主恳谈会议不得不延期。
今年7月至今,温岭市已公开了35个部门共173家单位2012年度决算,公开率达65.53%,而当前国内还未见有地方如此大范围披露部门决算。温岭方面计划能在明年公开所有部门的财政预决算。
这也符合中央的基调。财政部8月公布《关于推进省以下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2015年之前,各省县级以上政府应向社会全面公开财政及部门预决算,并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
2005年开始,温岭“参与式预算”的预算公开尝试曾引起广泛关注,其吸收基层群众和代表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支出审阅工作的做法,甚至被视为基层民主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温岭“参与式预算”经验,这一模式被认为获得高层肯定。
不过受访的温岭市官员和财税专家都指出,温岭当前决算公开其面临的困难是全国性、体制性的,涉及政府职能转变。
决算公开信息失真
在温岭上述的决算公开内部研讨会上,各部门总结出几大问题。
首先是部门决算公开信息的质量,“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报表无法通过汇审,而调整为按规定使用资金的报表数据,又会导致账表的不一致,严重影响报表的真实性。”前述《情况汇报》指出。
这种不一致,在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邓淑莲看来,几乎是各地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般各地最早从5月份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大部分地区从9月开始,但都必须等到年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才能确定。”。
但要在1月1日前完成预算编制,并经人大审查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任务显然来不及详细编制,“所以各地都是在一开始编制时预留一笔资金。”邓强调,这使得各地无法公开详细预算安排。
其次,预算编报和结余调整等原因导致信息失真。一是在年初预算编报时一些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未按要求设置经济用途,部门资金使用方向不合规,特别是已使用的支出调账困难较大,年终编报时势必会出现账表不一致的情况。
温岭市人大财政经济工委主任何培根介绍,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上级补助年初没有安排下来,“所以为了体现预算的准确性,明年我们将把转移支付这块纳入预算审查范畴。”
二是年休假补贴发放等调整的上年结余资金,导致了大批项目资金列支工资福利,这不仅导致报表数据的不合规,且在公开中虚减了基本支出。
再次,技术上还存在预决算报表不一致的情况,科目无法统一起来,“究竟实现多少无法对照,公众就无法监督。”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说。
而报表是由中央统一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一般来说预算做得越粗,和决算对照越容易,做得越细越没法对应。”不愿具名的财政专家指出,因而温岭当前的决算公开困境情有可原。
信息公开程度仍不够
本报记者获悉,温岭当地初步打算,2014年将决算交由人大常委会审查,将上级部门的转移支付纳入预算,对1000万以上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门审查,逐步完善预决算公开。
根据上述《情况汇报》,自5月9日温岭公开了2012年部门决算中的“三公经费”后,7月底开始至今,温岭在各大网站正式分批公布了35个部门共计173家单位的部门决算,占所有纳入2012年部门决算编报单位(共264家)的65.53%,所涉及资金达40.43亿元,占整个政府财政资金的90%。
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各公开单位2012年度收入、支出、结余情况,其中基本支出披露到功能分类项级及经济分类类级,项目支出披露到功能分类项级及具体项目名称,为目前各级政府中披露得最为具体的公开表式。
邓淑莲向本报表示,温岭参与式决算公开的尝试确实走在全国前列,“但公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比如说经济分类只公布到类,项目只公布到具体名称等。”
记者查看发现,在建工局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单列一项,但并没有具体区分工资、津贴等。
温岭市人大预算财政经济工委主任何培根则表示,有些内容尚在内部公开范畴,“有些还需要完善,应逐步向社会公开。”
尝试着推进政府决算公开的温岭,在实操过程中发现或技术或体制的问题最终导致公开信息出现失真。
本报记者获悉,浙江省温岭市人大、财政局、审计局近日召开了一场内部研讨会,讨论温岭市2012年部门决算情况。
根据本报记者独家获得的《温岭市2012年部门决算公开工作情况汇报》(下称《情况汇报》),当地部门决算公开存在着预算编报和结余调整导致信息失真等问题,这直接导致温岭的“参与式决算”民主恳谈会议不得不延期。
今年7月至今,温岭市已公开了35个部门共173家单位2012年度决算,公开率达65.53%,而当前国内还未见有地方如此大范围披露部门决算。温岭方面计划能在明年公开所有部门的财政预决算。
这也符合中央的基调。财政部8月公布《关于推进省以下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要求2015年之前,各省县级以上政府应向社会全面公开财政及部门预决算,并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
2005年开始,温岭“参与式预算”的预算公开尝试曾引起广泛关注,其吸收基层群众和代表参与到预算的编制和支出审阅工作的做法,甚至被视为基层民主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今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温岭“参与式预算”经验,这一模式被认为获得高层肯定。
不过受访的温岭市官员和财税专家都指出,温岭当前决算公开其面临的困难是全国性、体制性的,涉及政府职能转变。
决算公开信息失真
在温岭上述的决算公开内部研讨会上,各部门总结出几大问题。
首先是部门决算公开信息的质量,“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报表无法通过汇审,而调整为按规定使用资金的报表数据,又会导致账表的不一致,严重影响报表的真实性。”前述《情况汇报》指出。
这种不一致,在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邓淑莲看来,几乎是各地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般各地最早从5月份开始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大部分地区从9月开始,但都必须等到年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才能确定。”。
但要在1月1日前完成预算编制,并经人大审查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任务显然来不及详细编制,“所以各地都是在一开始编制时预留一笔资金。”邓强调,这使得各地无法公开详细预算安排。
其次,预算编报和结余调整等原因导致信息失真。一是在年初预算编报时一些有专门用途的资金未按要求设置经济用途,部门资金使用方向不合规,特别是已使用的支出调账困难较大,年终编报时势必会出现账表不一致的情况。
温岭市人大财政经济工委主任何培根介绍,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是上级补助年初没有安排下来,“所以为了体现预算的准确性,明年我们将把转移支付这块纳入预算审查范畴。”
二是年休假补贴发放等调整的上年结余资金,导致了大批项目资金列支工资福利,这不仅导致报表数据的不合规,且在公开中虚减了基本支出。
再次,技术上还存在预决算报表不一致的情况,科目无法统一起来,“究竟实现多少无法对照,公众就无法监督。”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说。
而报表是由中央统一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一般来说预算做得越粗,和决算对照越容易,做得越细越没法对应。”不愿具名的财政专家指出,因而温岭当前的决算公开困境情有可原。
信息公开程度仍不够
本报记者获悉,温岭当地初步打算,2014年将决算交由人大常委会审查,将上级部门的转移支付纳入预算,对1000万以上的专项资金进行专门审查,逐步完善预决算公开。
根据上述《情况汇报》,自5月9日温岭公开了2012年部门决算中的“三公经费”后,7月底开始至今,温岭在各大网站正式分批公布了35个部门共计173家单位的部门决算,占所有纳入2012年部门决算编报单位(共264家)的65.53%,所涉及资金达40.43亿元,占整个政府财政资金的90%。
公开内容主要包括各公开单位2012年度收入、支出、结余情况,其中基本支出披露到功能分类项级及经济分类类级,项目支出披露到功能分类项级及具体项目名称,为目前各级政府中披露得最为具体的公开表式。
邓淑莲向本报表示,温岭参与式决算公开的尝试确实走在全国前列,“但公开的程度还远远不够,比如说经济分类只公布到类,项目只公布到具体名称等。”
记者查看发现,在建工局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中,工资福利支出单列一项,但并没有具体区分工资、津贴等。
温岭市人大预算财政经济工委主任何培根则表示,有些内容尚在内部公开范畴,“有些还需要完善,应逐步向社会公开。”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459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公开信息出现失真 民主恳谈会延期 温岭决算公开试验财政
上一篇:北京发布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
下一篇:高新区升级 大庆谋划城市转型
·龙虎榜揭秘涨停敢死队大肆抢筹8只个股2013.10.21
·龙虎榜揭秘敢死队大肆抢筹12股抛售13股 机构抛售18股2013.10.21
·揭秘机构调高评级14只个股 最大涨幅超30%2013.10.16
·揭秘涨停板民营医院风生水起 水域改革持续活跃2013.10.21
·21家机构激战5000亿年金 保险机构抢下近半份额2013.10.17
·9只社保三季度重仓股浮出水面 友阿股份涨幅显著201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