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地方债增压趋势恐难扭转

发布时间:2013-10-11 11:11: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浏览: 【字体:

  本报记者 宋晓亮

  一年多来,各方对地方政府债务数额的预测节节升高,如何结合债务统计口径和结构合理分析成为关键。专家指出,一旦地方债务违约,除银行将受到直接冲击外,还会有诸多连锁反应。由于财政收入低缓,在稳增长的底线约束之下,地方政府举债压力依然很大。

  应科学分析地方债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副研究员何代欣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不同口径的统计得出的地方债规模差异会比较大,应该结合统计口径和债务结构来科学理性的分析地方债务问题。

  例如,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日前表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末,该行测算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估计在21.9万亿元,如果加上公司化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则债务总额最高或达24.4万亿元。同样是计算地方债的规模,美银美林估算的数额就跟渣打银行的估算有较大出入。美银美林根据中国2012年的GDP总量计算,地方债数额超过16万亿元,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达到32%。

  审计署2011年6月公布的对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而到了今年,各方预测的地方债规模都有显著提升,甚至不少机构预测的地方债规模大约要比10.7万亿元接近翻番。

  “地方债在构成上也是多种多样,如有项目债务、政府直接债务、有资产抵押的债务、无资产抵押的债务、政府下属公司债务等多样性的结构。 ”何代欣说。

  有分析指出目前的地方债有三种形式:一是中央政府代借代还;二是地方自借自还;三是地方政府为“融资平台公司”贷款担保。现在看,风险并不在第一种,中央替地方借债不仅规模可控,而且还债有保证,不会出风险;风险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种,由于规模无约束,过程不透明,无法有效监测预警。

  一旦违约冲击面广

  美银美林的《中国债务、债务风险危机和去杠杆化》报告称,中国非金融债务占GDP185%的比例从国际上来看并不算高,但近两年的增幅较大。其中,公共债务中,地方政府的负债比例过大;企业债务占据GDP111%的比例也高于很多发达国家,这是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尚不完善,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不够。

  何代欣认为,针对信用风险的担忧不应夸大,世界上不少经济活跃地区2008年以来都出现了债务隐患,中国的债务问题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阶段、体制问题密切联系,是在发展特殊阶段各种内因的一个外部表现。

  审计署6月发布的公告显示,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余额接近3.85万亿元,16个地区债务率超100%,债务率最高达219%。而宏源证券最近发布的研究报告则指出,从全国范围内发行过城投债的市级行政单位来看,负债率最高的地区集中在长三角区域,整体负债率超过200%,其中江苏某市以460%的负债率高居榜首。

  面对一旦部分地区债务违约出现崩盘将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怎样冲击的忧虑,何代欣表示,银行将最先遭受冲击,而后政府信用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中央如果兜底不是很成功,将引发其他问题。接着一些大项目将被迫停工,民生支出能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将受到削弱,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最后,将迟缓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财税体制改革的进程。

  举债之势仍难改变

  一方面是各方预测的地方债规模都有显著提升,但另一方面,全国财政收入则呈现低缓态势,如2013年 1——8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890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697亿元,同比增长仅8.1%。而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幅度高达24.8%。

  何代欣指出,财政收入下滑,支出力度却不能下滑过快。随着收支压力增大,借债和融资作为地方维持发展重要手段的大环境短期内不会改变。可以规范和调整的也许在谁来借、怎么借、怎么还这些操作层面,但借债与融资的大趋势恐一段时期内难以扭转。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3282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