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国企改革 防范“中石油案”重演
堵住制度漏洞,进一步推进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和公司治理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完善国企的监管体系,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淡化直至消除管理者的政治行政身份,建立国企的职业经理人制度。
夏金彪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在担任国资委主任前,蒋洁敏是中石油集团董事长。此前,中石油系统共有四位高管被中纪委调查。随着中石油多名高管先后遭反腐调查,反腐风暴正在刮向中国最大的国企。
中石油占据着得天独厚的油气资源,每年都有大量资金及项目放在油田勘探与开采、海外收购及石油工程、贸易等领域,而这些也极容易成为中石油高管腐败的“温床”,可是石油系统的运作神秘而封闭,外界不易知晓个中内幕。
据媒体报道,“中石油窝案”的败露与蒋洁敏离任后审计有关。按照组织原则要求,对于党政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应该是先审计再离任,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一些中央企业集团规模大,资产超千亿、万亿元,管理链条长,跨行业、跨地区经营,要求在离任之前短期内审计其几年甚至十几年任期中的问题并不现实,因此实际执行中,出现了很多“先离后审”的情况。所以在今年3月蒋洁敏离开中石油后,随着审计的深入,中石油存在的问题逐步被暴露。
近年来国企在不断做大做强的同时,腐败大案不断曝出,比如 “中储粮窝案”、“中国移动腐败窝案”等等。这表明国企改革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比如,政府与国企的关系仍然没有理顺,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政府干预国企,导致政治权力与国企财富权力相互渗透,容易诱发腐败。同时,国企承担了很多不属于它的职责,造成企业本身定位的混乱以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失衡。
目前,政企不分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国企领导的行政级别。尽管中央早就提出要取消国企领导人员的行政级别,但至今仍然没有落实。事实上,政府官员和国企领导交叉任职,也使得国企领导的行政级别难以取消。这种用人方式造成国企的领导权力在事实上来自于上级党政机关,而不是来自国企职工和股东。由于上级领导和企业之间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使得上级也只能在贪污腐败的案件暴露之后,才能对其进行制裁。这也导致国企的现代企业制度很难真正建立。
从“中石油窝案”以及去年审计署公布的15家央企的审计结果来看,这些国企佼佼者们暴露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有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够规范,会计核算不够准确;有的企业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未按规定公开招投标等问题;有的企业对下属单位、分支机构管理比较薄弱等。种种问题反映了作为国企在内部管理制度、运营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亟待改进,滋生腐败的风险不可忽视。
因此,堵住制度漏洞,进一步推进国企的市场化改革和公司治理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完善国企的监管体系,通过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淡化直至消除管理者的政治行政身份,建立国企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国资管理部门要集合审计、税务、工商、监察等部门的力量,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监督。
其次,以制度保障人民和国企职工对国企的监督和约束权力。从对国企的外部监督上来看,人民可依法要求国企领导人接受人大的问责和质询,可聘请外部审计事务所审计国企及其领导人的财务收支。从对国企的内部监督上来看,职工有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企业的经营计划和重大投资方案,听取企业的财务报告,讨论决定工资和福利计划,罢免或提议撤换企业管理人员,监督和申诉政府官员在履行职责时的不法行为。
最后,必须改革国企的行政垄断体制。行政垄断体制使国企拥有某些特权,难以与政府部门划清界限、割断利益纽带;此外,行政垄断还会阻碍国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市场的正常发育和竞争。因此要进一步打破国企的行政垄断,通过竞争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和效益。同时竞争也有助于信息的公开透明,防止腐败的滋生和蔓延。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622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习近平抵达俄罗斯 首次亮相G20峰会
下一篇:从中国远洋巨亏看国企改革
·文章耍大牌 丑事被曝光 遭媒体声讨2013.09.06
·专栏国债期货6日重启 对利率改革意义深远2013.09.05
·外资投行对中国经济转趋乐观2013.09.06
·机构预测8月CPI涨幅微降2013.09.06
·时隔三月重返单周净回笼 这个季末资金面不会太紧2013.09.06
·胡晓炼解读“大金融”监管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