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影响就业不是“延迟退休行不通”的唯一阻碍

发布时间:2013-8-7 11:14: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尽管《报告》援引我国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给出了“延迟退休行不通”的结论,但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只是现在时机尚不成熟。
  记者观察
  本报记者 童彤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人社部会同多所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编制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报告2012》(下称《报告》)近日发布。 《报告》认为,以中国目前就业岗位的供给状况看,延迟退休条件并不具备,暂时行不通。
  一时间,延迟退休重回舆论焦点。 2012年6月,人社部对外宣称将于当年下半年启动研究有关退休年龄延迟的相关政策,并将适时提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的政策建议。
  当时,人社部的表态让延迟退休备受关注。历经一年多的“漫长”等待后,此次《报告》发布被舆论称为是官方对延迟退休政策给出的正面表态,同时,也再次将延迟退休话题推向风口浪尖。
  所谓延迟退休,其实际要义应是弹性退休,指的是既可以按照现有退休时限选择退休,也可以延迟退休时间,这改变了以往“必须退”的局面,能为选择延迟退休的劳动者带来更高的养老收益。
  对比国际针对退休年限的政策,不难发现,我国法定的“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的退休年龄明显低于国际普遍采用的六十周岁到六十五周岁的年龄设置。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不同行业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巨大,特别是对于特殊行业而言,一名有经验的从业者可谓得来不易,但当这部分劳动者到达退休年龄后,却不得不选择退位让贤。这样一来,企业面临人才的缺失,徒增人才培养压力。
  但也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势必给年轻就业者带来较大冲击,影响就业,甚至会造成国家整体的人力资源开发滞后,因此,延迟退休可谓弊大于利。此种观点也得到了此次《报告》的支持。
  《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徘徊在1000万个左右,其中,大约30%的岗位来自退休人员的更替。“每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差不多800万个左右,加上农民工、社会其他就业人群,就业岗位供给的缺口大。 ”《报告》主要负责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邓大松表示,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带来就业岗位减少,将使大量青年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青年失业状况,由此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可见,《报告》以充分的数据证明了延迟退休与就业的不和谐关系。但在记者看来,应辩证看待延迟退休政策。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医疗水平的提升,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已经大大提高,这也决定了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
  应当承认,一旦延迟推行得以实施,势必促使技术人才在更长时间内贡献自己的技能参与生产。这点从不同行业、众多企业热衷返聘高技能退休人员便可见一二。
  尽管《报告》将现阶段推行延迟退休行不通的原因归结于影响就业,但记者认为,影响就业绝不是“延迟退休行不通”的唯一阻碍。
  首先,在现有退休政策下,退休待遇不公问题依然存在,普通工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人的退休不可同日而语。而一旦实施延迟退休,势必增加滋生腐败的机率,可能造成利益集团的不公平分配。显然,从这点看,在当前不同群体间待遇差距巨大的前提下,延迟退休尤其不利于普通劳动者,更不利于低收入群体。
  其次,不要指望通过延长退休年龄平衡养老金的收支。当前,国家应重点解决养老金体系的历史债务问题。国家有必要将其应该承担的部分予以明确,而不是一味地通过提高缴费率和延迟退休年龄来保障资金平衡。对此,有观点认为,国家应该提高财政拨款解决历史债务,同时通过有力的政策吸引低收入群体参保,扩大参保覆盖面,借以扩大养老金规模。
  再有,现行退休制度也存在着男女退休年龄差距太大的问题。从全球范围看,多数国家设置的男女退休年龄是一致的,因此,即便是要重新考虑延长退休年龄,也应该优先解决退休年龄差距的问题。实际上,缩小男女退休年龄差距也是平衡养老金资金的有效办法之一。
  尽管《报告》援引我国就业现状为由,给出了“延迟退休行不通”的结论,但从长远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大势所趋,只是现在时机尚不成熟。因此,推进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实施,需要理清当前亟待重点解决的问题,循序渐进予以解决。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107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