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加快企业转型发展 把握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发布时间:2013-1-14 10:02: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

  (2013年1月12日)

  尊敬的徐匡迪院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值此第十一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开幕之际,我谨代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致以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自2005年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已连续举办了十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论坛以“分析经济形势、解读国家政策、指导企业发展”为宗旨,已经逐渐成为企业了解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重要窗口,在企业界、学术界和政府部门之间建立起了有效的交流机制与沟通平台,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增添了正能量。我相信,在各位领导的热情指导和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本届论坛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经济调整期中国企业的转型发展,就此我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着四大结构性挑战

  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的晴雨表。去年以来,受国内外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多数企业效益明显下滑,亏损面大幅增加。这里既有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冲击和影响,也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不平衡性、不可持续性在新形势下矛盾凸显的表现。虽然去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增长已呈见底趋稳的明显迹象,但在相当一个时期我国企业发展将会面临四大结构性严峻挑战。

  第一,产能过剩和各地产业高度同质化,任其发展会引起系统性风险甚至经济危机。近些年来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不仅传统产业过剩,如钢铁、水泥等等,而且部分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出现了过剩,像太阳能光伏电池,中国的产能占全球的60%;风电设备产能30G-35GW(1GW为百万千瓦),产量只有18GW,产能利用率低于60%,仅前5家企业的产能就超过了全国新增容量。二是部分行业已经出现了绝对量和长期性过剩,如我国粗钢产能、水泥、电解铝等均占全球产能的一半左右,尤其是我国粗钢产能在2011年底就达到9.7亿吨,到2015年预计达到11.2亿吨,而中国钢铁消费峰值预测也就7.5亿—8亿吨。三是近几年集中投资,各地规划产业高度雷同,造成产能增长过快,而且新增产能还在不断形成。比如,各地十二五规划中就有16个省市区把钢铁作为重点发展产业,20个省市区把汽车作为重点发展产业。产能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各地区产业高度同质化,恶性竞争,企业效益大幅下滑,甚至发生经济系统性风险、经济危机的可能。

  第二,随着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和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发展趋缓,世界力量格局对比进入了大调整期,一波接一波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更增加了世界经济运行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中国企业走出去在面临难逢的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和更多的摩擦。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在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高企的国内压力下,不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而且投资保护主义开始盛行,中国企业许多正常的兼并收购行为也往往被打上政治或阴谋的烙印,华为、中兴在美受到调查、三一重工在美收购失败等就是典型的案例(《路透社》1月7日报,美国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移除了其电脑系统中至少两样中国产设备。该设备实际上是华为与美国3COM的合资公司生产,2010年该公司由惠普公司收购。据称,这是美国政府评估华为等中国企业所谓“潜在风险”、“供应链风险”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及部分东南亚国家,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对中国的担忧心理增强,加之在西方势力的影响、鼓动下,对中国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中电投在缅甸已经投资计十多亿美元的密松水电站项目面临被迫下马就是一例。中国对外贸易每年10%—20%幅度的增长已成为历史,2012年外贸进出口增速只有6.2%(其中出口7.9%),今年可能只在8%左右。因此,广大企业家要充分估计到未来世界贸易和企业走出去面临的严峻挑战。

  第三,当今世界处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孕育期,以互联网、新能源、3D打印等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初见端倪,欧美可能再次领先。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数字化制造、个性化生产将会深刻影响全球的制造与服务业版图,而美国、欧洲等西方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欲借此挽救制造业颓势,重振西方经济以摆脱金融危机;加之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成本显著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显著下降,部分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开始回流到美国。我们如果不加强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中国企业在高端制造上将有可能再次被西方发达国家远远地抛在身后。

  第四,近些年来我国人口红利逐渐减弱,据有关数据,未来十年壮年劳动力数量每年将下降1.2%,加上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使得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正不断丧失。尽管我国有产业配套齐全和基础设施良好的优势,但仍然有不少国际订单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为低廉的东南亚等地。

  因此,不难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在外需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国内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加之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严,缺乏核心技术、困于中低端环节的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更加恶劣。

  二、加快转型发展是企业应对挑战和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

  面对严峻的挑战,企业应该怎么办?企业既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也是社会价值和财富的创造者。有了有竞争力的企业,才能有有竞争力的产业,才能有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社会。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产业不强,企业大而不优,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各地产业同构化程度不断加强、许多产业产能过剩,凸现了我国企业竞争能力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总体效率和竞争力。要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约束作用,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我们发现,在2011年以来的经济增速下滑中,有的地方给予了企业一定的补助,也有的企业采取“抱团取暖”、“抱团过冬”等做法,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措施大都治标不治本,难以真正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四大挑战。可以说,唯有多数企业实现成功转型发展,才是应对挑战、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阶段,中国企业也已经到了必须实现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转型发展的阶段。唯有实现这一转型,才能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才能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实质性优化与升级,才能达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提高效率的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富裕中国、文明中国、创新中国和美丽中国。

  怎么转?向哪转?2012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就中国企业的转型发展问题在全国各地做了大量深入调研。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企业已经开始了艰辛的探索,部分企业通过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持续不断地推进自主创新,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等多种方式在提高附加价值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是,我国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着核心技术难以突破、高端人才普遍缺乏、市场化改革不够深入等困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转型既然已经开始,我们就必须克服一切困难,通过自主创新努力拥有若干处于世界前沿的技术,通过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中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企业兴则国兴,企业强则国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国梦”,关键之一还是要靠强大的中国企业,要靠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而对于目前这样一个经济转折期和调整期,就必须通过加快企业的转型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

  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企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一,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两方面作用,引导企业合理有序发展。当前我国产能过剩、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如此严重有多种原因,其根源就在于市场作用太弱,而政府控制、配置、制约社会资源的作用过强。党的十八大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政府在重大产业政策的重要引导作用;必须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两方面作用,推动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

  当前,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其合适的角色就是为企业创建稳定和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切忌政策多变。同时,应该尽可能避免习惯用政府的判断和选择来代替市场机制,让市场而不是市长在选择支柱产业和优胜企业、规定和控制产业规模、设定和提高产业集中度等方面发挥作用。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的体制,推动企业的产品和管理升级,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创造市场公平、有序竞争的良好环境,激发和增强市场与企业生存的活力;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家更主动发挥创业、创新的才能,为实现更高的价值而进行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政府要在致力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环境的同时,还应通过有效的产业政策、创新政策、贸易政策支持企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支持研究开发、投资高等教育等供给方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产品标准,通过用户补贴等需求侧的政策,形成适当的“倒逼机制”,引导企业创新的方向,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力度等。

  第二,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降低企业税负和资金成本,积极鼓励研发创新。要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涵养财源为目标,加快结构性减税,积极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切实防止因增收压力而加大企业负担。要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积极鼓励新兴研发机构的蓬勃发展,通过落实研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和加速企业折旧,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将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战略真正落到实处。在货币政策方面,要通过多种措施保持基础货币的合理增长,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适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必要的流动性。针对全球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适当加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对稳定。适当放松对过桥贷款等限制,支持与产业升级相伴的兼并重组。要坚定不移地发展草根(中小)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和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第三,简化审批,加强服务,帮助企业“走出去”。全球化的经济意味着全球化的市场和全球化的企业,无论是基于资源、环境的原因,还是基于技术和市场的原因,我们的企业都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当然,世界各国的政府其实都在帮助本国企业 “走出去”,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对此,政府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其核心措施就在于转变职能、提高效率、简化审批和加强服务。应简化审批程序,缩减审批范围,放宽外汇管理,提高审批效率。一些中国企业“走出去”兼并收购,被收购方已经同意了,可还要拿我们政府批准的“路条”,所有制不同拿“路条”的难度也不同,这些都应该加以根本改进。要大幅度强化政府对企业走出去的服务、支持和风险防范工作。比如统筹金融企业“走出去”和非金融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强对海外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这方面一些央企已经有一定尝试;可以进一步强化大使馆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职能,不仅可以加强对东道国法律、法规等国别政策环境的研究,为“走出去”企业提供信息支撑,而且可以加强宣传、有意识地引导中国企业有序进入,等等。

  总之,通过发挥好政府和市场的两方面作用,促使企业改进管理,提高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我国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向效率和创新驱动转型,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沉着应对挑战,全面把握机遇。对于正面临巨大内外挑战的中国企业而言,未来也必将是伴随着痛苦与欢乐、泪水与鲜花和凤凰涅槃式的转型发展。习总书记说得好,“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我们坚信,在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企业一定能加快转型发展,为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标签:企业转型

上一篇:中国企业到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转型阶段
下一篇:吴敬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相关阅读:

·1月14日华募鑫源主力建仓情报分析2013.01.14
·1月14日早间深市股票公告一览2013.01.14
·1月14日私募飙升牛股精选2013.01.14
·1月14日龙庄私募联盟内参2013.01.14
·1月14日玖福投资组合内参2013.01.14
·1月14日华募鑫源投资内参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