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专家预测2013年全年CPI或略超3%

发布时间:2013-1-14 10:25:00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字体:

  ■本报记者 李成刚

  国家统计局1月11日发布了2012年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数据,去年12月,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上涨0.8%。 201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6%。

  “12月份CPI同比上涨2.5%,是自2012年6月份以来的最高涨幅。其中,八大类价格七涨一平,食品价格上涨最多,对总指数的影响也最大。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2012年12月份CPI数据时表示,2012年是近七年来12月气温最低的一年,部分地方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北方降雪偏多,南方多阴雨寡照天气,影响了蔬菜的生产、运输和经营。2012年12月份全国蔬菜价格环比上涨17.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约0.46个百分点,约占CPI环比总涨幅的57.5%,也就是说,在0.8%的CPI环比总涨幅中,近60%来自菜价上涨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去年12月份华北地区菜价上涨最多,平均涨幅达31.3%,个别省份接近40%,有的市县甚至接近70%。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构成2012年12月份CPI上涨的全部因素都源于食品价格的上涨。

  针对未来一段时期CPI的运行趋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受冰雪和寒冷天气的影响,近期菜价、肉蛋价格和部分鲜活食品价格还会有一定程度的上涨。考虑到春节因素,消费旺季的到来,消费需求量增加也将导致物价升势持续一段时间。春节过后,随着天气逐渐转暖,鲜活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将会有所减弱。

  “2013年全年CPI可能同比稍有提高,达3%或略高一点。”牛犁认为,2013年导致物价上涨的综合性因素仍然存在。例如:为稳增长,通过释放流动性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央行的货币政策无疑还将趋向宽松;美、欧、日央行多次量化宽松政策会对全球性通胀造成影响,输入型通胀压力仍在。不过,他也表示,暂时不必对通胀问题过多担心,全球经济包括新兴经济体的基本面没有显著改善,经济回升势头不强,就不会使物价出现过快上涨的局面。

标签:CPI食品价格

上一篇:企业转型怎么转?向哪儿转?
下一篇:宁波经济增长力求 “没有水分”

相关阅读:

·1月14日华募鑫源主力建仓情报分析2013.01.14
·1月14日早间深市股票公告一览2013.01.14
·1月14日私募飙升牛股精选2013.01.14
·1月14日龙庄私募联盟内参2013.01.14
·1月14日玖福投资组合内参2013.01.14
·1月14日华募鑫源投资内参20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