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中国新版铁老大的探索
新版铁老大的探索,任重道远,应定位于新世纪中国的交通革命,而其成败则取决于能否正确拿捏市场机能与政府职能的分寸。
面对经济趋缓,国务院推出一系列稳增长、保就业、促改革的政策,其中备受关注的是有关铁路投融资的改革,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再增加5000亿元人民币,使总投资达到3.3万亿元,重点置于中西部和贫困地区,并全面开放铁路建设市场,预计在“十二五”的后两年吸引社会资本2000亿元,最终使中国铁路总里程在2015年达到12.3万公里。
这是一个既能同时兼顾稳增长、保就业、促改革的政策,又是一个能同时兼顾国家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政策。
交通运输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政治乃至军事发展都具有重大关键意义,犹如任督二脉之于人的健康身体。(1)首先,利货畅其流。无论人与货,能畅其流,是市场经济能确保资源能优化配置的前提。(2)助平衡发展。国家发展必须谋求全方位的平衡:东与西、南与北、城与乡、陆与海。(3)改善收入分配。有了平衡发展,社会资源与产出资源的分配,差距才不至过大,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4)诱发潜在的投资与消费,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内需市场的内需潜力作最大程度的释放。(5)当然,毋庸置疑,通畅绵密的交通网络,也是一个国家军事、安全及战略上的重要保障。
人类现代化的交通运输革命,无论汽车、火车、飞机,均萌芽于19世纪末,发达于20世纪。1979年之后的改革开放,虽然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管制转向了市场开放,从而极大程度地释放出了能量与生产力,但很快地就可以发现,包括交通运输在内的基础建设,不但明显地形成了对进一步发展的制约,而且也在全国范围中出现了越来越大的失衡(区域失衡、收入失衡、消费失衡)。这个现象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才十几年就出现了,也被发现了,也开始作出矫正了,但相关政策却进入了两个“误区”:
(一)汽车误区或可称美国模式误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无论就速度、运量、能源、环保及占用土地面积各指标比较,轨道(铁路)均优于汽车(公路)。但在20世纪初汽车作为一种产业刚萌芽时的美国,根本无需考虑到土地使用(国土面积大),也没有近代才出现的环保及能源危机意识,于是就在大汽车产业作为利益集团的影响下,美国大建公路,以汽车取代了火车。
100年后的美国有没有后悔(几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曾感慨中国高铁已远超美国)且不去管它,但20年前的中国却明显地受美国影响而进入了美国误区,以大力发展公路、使用汽车为时髦,直到近年来,才因都市交通堵塞而开始认识轨道(地铁)交通的优点。
(二)第二个误区,严格地说,是计划管制体制的残留。由于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大,回收期长,民间资本意愿偏低,再加上传统的公有、管制意识,政企不分,铁道部当然就当仁不让了。政企不分开的铁道部既管政策,又管资金,又搞建设,其效率表现姑不置论,仅负债累累及腐败滋生却最为人诟病。正因为如此,才进行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成立铁路总公司。
可以看到,中国正在从这两个误区中走出来,这是好事。但也同样可以看到,重新出发的新版铁老大也将面临政策、资金、管理等一系列的新挑战课题。这里提出几点看法建议,或可作为一些参考。
(一)政策与执行彻底分开。政府负责政策拟定与执行监督,执行由铁路总公司及民间铁路公司负责,自负盈亏。
(二)凡有利可图的路线,一律开放民营投资,铁总原则上不参与;凡基于国家利益、有政策需要,却无利可图的路线,由铁总投资经营,政府给予财政补助。
(三)无论国营或民营,均可允许发行铁路建设债券,以略高于市场利率的报酬率吸引民间资金。债息差额必要时由政府补贴。
新版铁老大的探索,任重道远,应定位于新世纪中国的交通革命,而其成败则取决于能否正确拿捏市场机能与政府职能的分寸。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ishiyaowen/12056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央行确定下半年宏观政策基调
下一篇:倪晓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影响几何
·业务员被罚裸奔2013.08.06
·7月汇丰服务业PMI为51.3 环比持平2013.08.06
·发改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2013.08.06
·徐绍史坚持房地产调控各项政策2013.08.06
·七部门联合调研 互联网金融立法或发轫2013.08.06
·专访“末日博士”麦嘉华人民币应该适度贬值2013.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