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民办教育 将成教育消费增长新引擎

发布时间:2013-8-1 4:58:0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体:
 
  ⊙见习记者 姜隅琼 ○编辑 梁伟 
  
  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引导下,新一届政府极力打造信息、环保等新的消费增长点。教育正在成为国民支出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然而却存在市场火爆,政策层冷淡的双重局面。教育产业化是否能成为拉动教育消费健康高效成长的强心剂,政府在促进教育消费市场时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带着这些疑问,上证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李春玲。
  多种因素致使教育支出大幅增加
  上证报:《社会学蓝皮书》显示,早在2005年子女教育就成为居民消费支出首位,近年来教育支出也越来越高,您怎么看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李春玲:肯定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现在一般家庭主要的支出有三大块:房子、医疗和子女教育。同时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意味着基本生活需求占总支出比例越来越低。医保覆盖面越来越大,对大部分人来说医疗不用花很多钱。购房虽然是很大的支出,但基本年轻时候就能解决,有了孩子之后家庭支出的重心就逐渐转移到教育上来了。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父母比较重视子女教育,只要有经济能力,肯定愿意投入让子女受最好的教育,这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愿望。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长,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经济推动下,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都在说“大学生就业难”,大家普遍认为好的工作和好的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水平,还得是好学校、好专业,含金量高的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上才有竞争优势。另外,教育机会的竞争也很激烈,获得好的教育、上重点学校不容易,父母只能投入更多。
  上证报:随着在线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不断涌现,未来教育消费的趋势和新亮点是什么?
  李春玲:传统来说,教育是文凭教育、应试教育,随着市场发展正规教育的体系弊端越来越暴露出来,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市场所需的劳动力能力反而是正规教育体系之外的技能。传统教育向新的教育体系转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比较慢,在这种时候,正规学历之外的教育市场需求增长会很快。
  同时,父母投入教育的观念也在转变,以前主要集中在正规学校教育,慢慢的学费减免了,正规教育学费花不了多少钱,但是要进好学校、重点学校还是要额外交择校费,父母把精力更多花在课外补习上,其实也是为了让子女顺利通过一级级考试,还是正规教育的附带产品。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不满足于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愿意花更多的钱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学钢琴、体育、美术等特殊技能,这块的投入比课外补习投入更大。另外,发展非常快的还有民办教育,包括针对中产阶层的贵族学校和教育资源不够的农村地区私立学校,现在教育部门没有充分意识到这块的发展,未来几年发展起来会形成与公立学校相互竞争的格局。
  此外,成人职业教育和技能教育市场非常需要,这块的发展会越来越多元化,衍生出针对不同人群的课程,上至针对高管的商学院、MBA班,低有农民工的技术培训班,包括大学毕业生的考证班。
  应补贴企业和个人培训市场
  上证报:教育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教育市场蛋糕不断扩大,而没有真正形成教育产业的概念,教育产业化也提了很多年却迟迟没有推进,您认为未来教育改革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吗?
  李春玲:上世纪90年代最初的“教育产业化”是指公立学校开始收费,自行盈利、筹资,施行了一段时间之后争议很大,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教育不公平等负面效应,因此政府教育部门没有花大力气去推进教育产业化。事实上,我认为,教育产业化分两部分看,公立教育绝对不应该过于产业化,是针对大多数普通民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尤其在初等和中等教育阶段,应该做到所有人都享有上学的机会,不应高收费。因为公立学校只提供基础教育,过于教条化的教育系统与市场距离较远,跟不上市场新的发展趋势,在公立教育体系之外应该市场化,而且需求量非常之大,政府应加以推动。
  上证报:英国等国家财政完全补贴基础教育,甚至包括部分职业教育,我国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但是相比之下,教育产业的发展仍较为缓慢。政府在促进教育市场发展,拉动教育消费方面应怎么做?
  李春玲:这与政府长期惯性有关,政府长期管的是公立教育体系,公立之外的不知道怎么管理。从政府角度如何促进体制外教育产业化发展还没有清醒认识,需要慢慢转变。政府推进公立教育体系之外的民办教育是一个方向,慢慢往这个方向促进。
  中国职业教育问题在于,大学里教的知识不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则因为应届毕业生跳槽率太高不愿意花钱培训,更多倾向于招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就业难与公司招工难同时存在。
  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前职业教育是由企业来做,企业自身有职业技术学校,而现在人才流动性高,企业不愿意做,大学教育又提供不了市场所需。国外很多是政府出钱供企业培训,还有一种是直接给个人,即发培训的券,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拿着券可以去市场上的任何培训机构,机构拿着券跟政府结算。现在我们国家还没有系统地开展培训,还在摸索。
  政府最大的问题在于部门利益,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经费在职业培训,一级一级的劳动保障部门往下发放,由劳动部门来办职业培训,花了很多的钱但是效率较低,培养的人才与市场依旧脱节,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上证报:您刚才提到政府推动民办教育是拉动教育消费的重要一环,政府如何引导民办教育规范发展?
  李春玲:一是政府管理目前还是按照公立学校的路子,针对私立学校规定一些条条框框的要求,比如师资、设备等的标准,这一思路很难适应新出现的某方面的教育培训机构,导致一方面市场需求很大、民办机构发展很快,实际上规范还是缺失的。因为教育管理部门还没足够重视民办教育发展的领域,政府需要调整。二是市场自身会形成规范,一开始鱼龙混杂,随着市场竞争慢慢形成口碑,优胜劣汰,每一培训的专业领域形成约定俗成的要求,市场发展会更规范。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9481.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