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汇改走过第八年进一步市场化相机而动

发布时间:2013-7-18 4:17: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八年前,中国启动汇率改革,废除原先盯住单一美元的货币政策,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八年后,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更加接近均衡,弹性空间得到逐渐增强。
    而随着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亟待推进金融改革,释放增长潜力,汇率改革似乎又迎来了提速的机遇期。其实早在今年4月,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春季年会期间就曾表态,从市场形势来看,目前适合考虑进一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
    此言一出,各界对今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充满期待。
    对于汇率市场化改革,国务院亦已多次“点题”。今年5月,国务院同意并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意见》提出的改革任务,都是当年能够实施或者能够启动的改革事项。这意味着,汇率市场化改革在今年之内将会有新的动作。
    改革顺序纠结
    中国的汇率市场化改革可谓历经有年,2005年7月,中国曾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不再单一盯住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但后来,由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需要,央行收窄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直至2010年6月19日,央行再度宣布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启动了“二次汇改”。行至2012年,央行还将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浮动幅度由原先的千分之五扩大至目前的百分之一。
    若从2005年7月算起,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已经有整整八个年头。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上,进一步推进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否恰当?
    “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有一个先后顺序。”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教授李俏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应先进行国内的改革,再进行汇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开放等。从这个角度来看,当下应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李俏的观点代表了相当部分学者的意见。这种意见认为,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必须“先内后外”,否则将形成巨大风险。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就表示,美国政府要退出QE,这将导致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一个逆转的格局。在这个时间进行汇改的话,汇率有超调的特性,短期内可能会造成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加剧。
    刘元春建议,等大规模资金流出浪潮有所缓解后,再进行汇率改革。
    但在央行的人士看来,在中国如果一定要搞“先内后外”,那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设计,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就举例称,中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曾经引入外资进入金融机构。当时有一种说法叫“狼来了”,那么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如果进入,对中国的金融冲击非常大。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的金融可能面临全面破产的境地。但最终的结果是,中资金融机构“与狼共舞”,不仅没有被狼吃掉,而且越做越大,质量、数量上都成为世界上最强的金融体系之一。
    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的观点更为务实。在鲁政委看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不可能等到最佳时间点执行,“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没有一次是在最佳的时间点上进行的”。
    盛松成认为,中国的利率、汇率、资本账户开放,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而是成熟一项开放一项,应该是协调推进、相互促进的关系。
    扩大汇率波幅可期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决心毋庸置疑。进入2013年,在多个重要场合或者公开报告中,央行几乎次次都要提及,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例如,在6月下旬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3年第二季度例会就强调,将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银行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表示,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是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方面。2012年4月份波动浮动上下限从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是一种重要进步。
    在宗良看来,未来可考虑:进一步扩大波动浮动范围、逐步增加外汇市场的交易主体和交易品种、完善中间价形成机制、促进更多主要货币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等。
    而早在今年5月,一名央行人士就曾向本报透露,下一步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就是进一步放宽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汇率的改革方向则是进一步放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一直在敦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7月初,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发表文章称,在2005年至今的大多数时期内,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就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
    张明表示,然而,考虑到2005年至今,无论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还是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都超过30%,那么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就未必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了,而可能是升值与贬值的交替。
    张明还称,人民币汇率不宜强行升值,改革焦点在于降低政府干预,由市场自主决定实现汇率双向波动。
    放开中间价更重要
    “目前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关键还不是百分之一或者更大的波幅问题,而是人民币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非常低,市场的实际状况是‘波而不动’。”国泰君安证券高级经济学家林采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汇率的形成机制没有完全建立,波幅放宽不放宽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从外汇市场来看,央行干预汇市主要有两种方式:量、价。所谓量,即央行作为交易主体在市场上买入或卖出外汇;所谓价,是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由央行管理。
    社科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煜辉也表示,中国的汇率制度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重点在于管理而不在于浮动。这一制度下,央行每天管理着人民币对美元或其他外币的中间价,而其当日价格与上一个交易日的价格是不连续的。
    举例而言,前段时间,人民币汇率屡屡出现涨停、跌停情况,但中间价却未出现较大偏离。比方说,今天中间价是1美元兑6.3元人民币,若出现一个涨停,收盘价可能是6.363。但到了第二天,央行开出的中间价可能还是6.3,中间价和收盘价之间没有一个连续制度。
    刘煜辉称,每天对中间价的管理,这种行为已经融入到人民币汇率本身,直接影响了价格形成的预期。未来,应该逐步实现人民币交易日收盘价格和中间价格的连续,淡化管理状态。若走到这一步,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弹性也就有了实质性增强,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张明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焦点,并不在于扩大汇率波幅,而在于降低对汇率中间价的干预;并不在于让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或贬值,而是让人民币汇率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5103.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