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西部状元县”的三十年

发布时间:2013-7-17 2:04: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字体:
    虽无十年前那种生死存亡的压力,但付家双依然忧心忡忡。
    付家双是成都三强轧辊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强轧辊”)的董事长,公司面临新的发展瓶颈,作为领头人,严峻考验摆在面前,他不能不思考:下一步如何走? “国内轧辊行业2012年只有三强和另外一个企业实现盈利,其他都是亏损。”
    三强轧辊是成都市双流县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30多年来经历过无限辉煌,遭遇过濒临破产的危机,绝处逢生后,实现连续10年高增长,成为行业翘楚。正是众多的“三强”在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使得双流在过去30多年实现腾飞。
    而如今,三强轧辊面临的发展瓶颈也正是双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一大缩影,“三强”们的沧桑历史见证了双流这个“叫花子县”到“西部状元郎”的变迁,而“三强”们所蕴含双流崛起的基因正在推动双流迎接新的挑战。
    “山鸡”变“凤凰”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双流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79.07亿元、增长13.3%,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9.9亿元,增长35.6%,全口径税收收入100.06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全省“十强县”之首。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全国百强排名从2008年的35位跃升至2012年的18位。
    “金温江、银郫县,叫花子出在双流县”,这句话曾广为流传。双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玉能曾多年在双流县发展和改革局工作,他对《第一财经日报》说,以前主要依靠农业,温江和郫县平坝地区居多,受惠于都江堰的自流灌溉,农业比较发达,老百姓比较富庶,而与之相邻的双流县一半是平坝,一半是山区,自然条件不如温江和郫县。
    双流的第一桶金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江玉能说,就是把成都市的产业扩能扩产,把一些老化的企业和设备逐步转移到郊县,目的就是把成都市的企业扩散,提升品质,双流把握住了这次产业转移的机遇。
    “当时双流县政府主动出击,吸引很多成都市的企业进驻,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包括三强轧钢厂、联营焊管厂,当时在双流是非常有名的,这些企业技术都很简单,就是钢材加工,钉丝厂、拉丝厂、电镀厂、电气开关厂,等等。”江玉能说。
    经过10年的发展,到1990年左右,成都形成了一个格局,国有企业做得好的是邛崃,手工集体企业属新都,而双流的乡镇企业发达。当时,“基本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而在此后,乡镇企业体制更灵活,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逐步没落,双流一枝独秀。
    当时,双流的乡镇企业如日中天,三强轧辊也辉煌无限,江玉能说,“现在的三强做得非常好,但现在的三强仅仅是之前三强的一个轧辊车间,可见当时三强的规模;不仅如此,三强就是当年的延安党校,培养造就了一批企业领导人,很多在三强打工出来创业,还有三强的技校,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
    不过,当时企业主要靠的是双轨制,随着双轨制的取消,市场竞争加剧,又遇到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企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付家双说,在大浪淘沙中,在工业制造领域现在只留下了三强轧辊,三强轧辊曾经也面临困境,2002年底,付家双不情愿地接手,“当时公司销售收入不到3000万元,审计亏损4096万元,一年利息都有五六百万元。”
    付家双决定收缩战线,关闭很多业务,并进行技改,技术上更新,生产设备换代,最终在上一轮经济增长中高速成长,位列行业三强,去年生产轧辊17800吨。而其他企业也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调整发展方向,突出重围。以川开电气集团为例,“从小型国有企业做贸易、代工,再到研发,已经涉及到核电、电梯、智能配电等领域,去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双流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黄彬说。
    黄彬总结双流产业的发展轨迹:从贸易做起,看到市场机会,进而进入低端制造,再发展到设计研发。2000年到2005年的产业升级中,工业挑大梁,民营经济占据了半壁江山,中小企业发展外贸,从代工加工到制造销售。
    转型升级
    第一次大危机下,双流实现了涅槃,不过,现在面临第二次大的挑战。以三强轧辊为例,在2010~2012年间,钢铁产量过胜、产业政策限制,这直接影响到了轧辊企业乃至整个轧钢行业。
    付家双说,现在要从量变到质变,追求品质的提高,三强轧辊的出口首先选择欧美市场,2013年第一批出口德国,就是要让产品到德国这个制造业强国去接受挑战,促使企业制造水平、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整体提高,实现转型升级。
    5月8日,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的采购商来到三强轧辊,在生产车间就待了三个半小时,对原料到成品进行了详细考察,这对付家双的触动很大,“就是要这样,促进产品升级,做出一流产品。”
    而双流也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黄彬说,双流在西部地区率先出台了转型升级的行动计划,一个中心就是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根据计划,到2016年,基本完成新型建材、绿色食品、机械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落后生产工艺的淘汰、改造和提升。
    与此同时,双流对新兴产业方向进行战略选择。比如,在2008年之后,双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吸引仁宝、纬创等电子代工企业,并设立综合保税区,形成产业集聚。成都高新保税区双流园区管委会主任邓继华表示,保税区的设立,形成对电子信息产业的支撑,对周边形成带动作用,同时,使得产业外向度提高,成为对外开放的主阵地。
    现在双流聚集了以笔电、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以生物医药为主的生物产业,以航空维修制造为代表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同时,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服务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不过,双流县县长周先毅表示,目前战略新兴产业尚处长起步阶段,传统优势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升,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四化同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江玉能也表示,传统产业的更新改造转型还得加快。
    另外,其中一些产业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也面临挑战。比如,新能源产业中,晶硅光伏企业面临困境。而电子代工企业,其逐成本而居的特性也暗含隐忧。现在在昆山的电子企业外迁就是一个例子。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土地等要素制约在双流已经凸显出来,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中,实现更大发展,需要在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上做更大的突破。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4717.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