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式”恶性竞争隐现 保监会细数财险“三宗罪”
销售成本持续上升
虚假费用科目严重
中介机构暗中哄抬
时下财险“三宗罪”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猫捉老鼠”的游戏正在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之间上演。
去年这个时候,保监会闭门怒斥财险巨头无视监管法规,对其恶性竞争亮出黄牌。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的财险市场一度出现“自杀式”恶性竞争,再度挑战监管容忍底线。
这对于已经进入盈利下行通道的财险业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知情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透露称,在近期召开的财险公司高管闭门会上,保监会细数行业“三宗罪”——销售成本持续上升、虚假费用科目严重、中介机构暗中哄抬。并透露“截至4月末,全行业车险已经出现承保亏损”,以示警告。
“外强中干”:资产增、利润减
用外强中干来形容当下的财险业,一点都不为过。
随着机构主体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容,近年来财险业总资产平均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然而,好日子总是稍纵即逝,去年以来财险业的承保利润明显下降。尤其是今年,形势更严峻。
“今年1至4月,整个财险业综合成本率(承保利润率=1-综合成本率)达到98%,较去年同期上升4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净资产收益率直线下降。”这是保监会在近期一次财险业高管闭门会议上透露的数据。
然而,更糟糕的情况是:截至今年4月末,占据财险业七成“江山”的车险业务已现承保亏损。这主要表现为:车均保费由去年的3900元下降到3600元,而车均赔款却由去年的3000元上升到3500元。
与会的财险公司高管深有感触。一家财险公司负责人透露,受新车销量下滑影响,今年车险增量保费极为有限。正因为增量有限,仗着掌握大量新车资源的4S店便半诱半吓,通过“人为手段”间接抬高车险赔款。他感慨地说,“一边是保费收入在减少,一边是理赔成本在上升,亏损就是这么来的。”
违规猖獗:大公司带头、小公司跟进
对于车险出现承保亏损的现状,虽有新车销量下滑等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但财险公司自身亦难辞其咎。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二季度召开的另一场车险内部闭门会上坦言,很多公司对财险发展的内在经营规律缺乏准确把握,在近几年表面风光下,产生了非理性冲动,使行业这几年共同努力下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很可能会“付之东流”。
对于这些非理想冲动,保监会在近期多次内部会议上严加怒斥,细数当下行业“三宗罪”——销售成本持续上升、虚假费用科目严重、中介机构暗中哄抬。并直陈,“部分财险公司通过抬高维修工时费冲抵手续费的情况,虚假列支费用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市场中调查了解到,与前些年的非理性冲动相比,今年以来的财险尤其是车险市场,所呈现的违规形式和严重程度已有很大不同。
首先,违规伎俩悄变,更不易被监管察觉。以前那种虚假应收、阴阳保单、系统外出单等现象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虚列中介费、虚列费用、故意给4S店放宽条件扩大车险赔款甚至制造虚假赔案,来推高业务获取成本。
其次,在违规主体上,以往都是中小公司为获取市场份额而率先违规。但今年以来,却是以大公司为先导,特别是老三家、前七家等大公司带头抬高手续费,通过放宽承保条件及折扣率、促销活动变相打折等手段开展恶性竞争,中小公司则盲目跟进。
再者,在违规导向上,以总公司为直接主导或暗中支持的现象增多。总公司通过业务指标、费用支持促使分支机构开展恶性竞争,有些总公司甚至直接参与争夺市场。
如是疯狂的恶性竞争,让众财险公司高管叫苦不迭,却又深陷其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目前财险行业的畸形现状,尤其是车险占比过高,几乎所有中资财险公司都投入巨大资源拼抢车险,造成一险独大,最终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尽管监管部门对于财险市场的整治不遗余力,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形势,业内人士疾呼:监管干预刻不容缓。“一来,加强处罚力度,建立一定的处罚机制和黑名单机制;二来,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虚假费用科目严重
中介机构暗中哄抬
时下财险“三宗罪”
⊙记者 黄蕾 ○编辑 枫林
“猫捉老鼠”的游戏正在监管部门和保险公司之间上演。
去年这个时候,保监会闭门怒斥财险巨头无视监管法规,对其恶性竞争亮出黄牌。然而好了伤疤忘了疼,今年以来,部分地区的财险市场一度出现“自杀式”恶性竞争,再度挑战监管容忍底线。
这对于已经进入盈利下行通道的财险业而言,显然不是一个好信号。知情人士向上海证券报透露称,在近期召开的财险公司高管闭门会上,保监会细数行业“三宗罪”——销售成本持续上升、虚假费用科目严重、中介机构暗中哄抬。并透露“截至4月末,全行业车险已经出现承保亏损”,以示警告。
“外强中干”:资产增、利润减
用外强中干来形容当下的财险业,一点都不为过。
随着机构主体及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容,近年来财险业总资产平均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然而,好日子总是稍纵即逝,去年以来财险业的承保利润明显下降。尤其是今年,形势更严峻。
“今年1至4月,整个财险业综合成本率(承保利润率=1-综合成本率)达到98%,较去年同期上升4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滑,净资产收益率直线下降。”这是保监会在近期一次财险业高管闭门会议上透露的数据。
然而,更糟糕的情况是:截至今年4月末,占据财险业七成“江山”的车险业务已现承保亏损。这主要表现为:车均保费由去年的3900元下降到3600元,而车均赔款却由去年的3000元上升到3500元。
与会的财险公司高管深有感触。一家财险公司负责人透露,受新车销量下滑影响,今年车险增量保费极为有限。正因为增量有限,仗着掌握大量新车资源的4S店便半诱半吓,通过“人为手段”间接抬高车险赔款。他感慨地说,“一边是保费收入在减少,一边是理赔成本在上升,亏损就是这么来的。”
违规猖獗:大公司带头、小公司跟进
对于车险出现承保亏损的现状,虽有新车销量下滑等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但财险公司自身亦难辞其咎。
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二季度召开的另一场车险内部闭门会上坦言,很多公司对财险发展的内在经营规律缺乏准确把握,在近几年表面风光下,产生了非理性冲动,使行业这几年共同努力下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很可能会“付之东流”。
对于这些非理想冲动,保监会在近期多次内部会议上严加怒斥,细数当下行业“三宗罪”——销售成本持续上升、虚假费用科目严重、中介机构暗中哄抬。并直陈,“部分财险公司通过抬高维修工时费冲抵手续费的情况,虚假列支费用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市场中调查了解到,与前些年的非理性冲动相比,今年以来的财险尤其是车险市场,所呈现的违规形式和严重程度已有很大不同。
首先,违规伎俩悄变,更不易被监管察觉。以前那种虚假应收、阴阳保单、系统外出单等现象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虚列中介费、虚列费用、故意给4S店放宽条件扩大车险赔款甚至制造虚假赔案,来推高业务获取成本。
其次,在违规主体上,以往都是中小公司为获取市场份额而率先违规。但今年以来,却是以大公司为先导,特别是老三家、前七家等大公司带头抬高手续费,通过放宽承保条件及折扣率、促销活动变相打折等手段开展恶性竞争,中小公司则盲目跟进。
再者,在违规导向上,以总公司为直接主导或暗中支持的现象增多。总公司通过业务指标、费用支持促使分支机构开展恶性竞争,有些总公司甚至直接参与争夺市场。
如是疯狂的恶性竞争,让众财险公司高管叫苦不迭,却又深陷其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目前财险行业的畸形现状,尤其是车险占比过高,几乎所有中资财险公司都投入巨大资源拼抢车险,造成一险独大,最终导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尽管监管部门对于财险市场的整治不遗余力,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市场形势,业内人士疾呼:监管干预刻不容缓。“一来,加强处罚力度,建立一定的处罚机制和黑名单机制;二来,建立退出机制,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1277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标签:“自杀式”恶性竞争隐现 保监会细数财险“三宗罪”恶性竞争保监会财险
上一篇:进出口双降 考验新政抗压能力
下一篇:商务部研究院发布中国企业国际化操作指南
·7月首周四大行贷款或增1700亿 全行业估计达3500亿2013.07.11
·美严格审查对国防附近企业收购 普康无奈撤资2013.07.11
·澳大利亚6月失业率创四年来新高2013.07.11
·中美成韩富豪隐匿资产洗钱首选 香港吸引力下降2013.07.11
·国务院推进保障房、征地拆迁等信息公开2013.07.11
·华发2亿拿珠海3.2万平米保障房用地2013.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