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称境外误读中国经济 局部差钱不会酿成危机
今年以来,外资投行和媒体频频掀起唱空中国经济的歪风,尤其是近期金融市场 出现“钱荒”的现象更是加深了他们看衰中国的判断。对此,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世界正在误读中国经济,中国经济仍然有着非常明晰的增长点,仍然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空间和潜力。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系列改革得到解决。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也表示,此次金融市场波动演变成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银行流动性总体不短缺
6月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罕见的“钱荒”,再加上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一时间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或将酿成整体危机的担忧在不断蔓延。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市场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们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截至6月28日,全部金融机构的备付金余额是1.5万亿元左右,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的一倍还多,存款准备金率也一直在20%左右,支付头寸充裕。这几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已经开始缓解,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我国银行业平稳运行的总体格局。
事实上,此次“钱荒”虽然引发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并未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产生实质影响,仍然属于个别金融机构发生的局部性风险。尚福林认为,这些风险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发展转型、体制转轨当中的一些反应,只要采取正确的风险管控措施,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中国不会发生第二轮钱荒。”李稻葵认为,虽然中国金融体系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国有银行贷款增速非常快,“钱找钱”“钱追钱”这种资金空转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是,钱荒实际上是央行出于短期政策调整考虑所出台的短期政策造成的,类似于目前的钱荒今后不会出现。
某些国际机构夸大金融风险
尽管此次“钱荒”风波正在逐渐平息,然而外界尤其是某些国际机构对该事件的解读却被不断渲染放大,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
“最近半年多以来,国际的投资者,尤其是华尔街一直在讲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风险区,甚至是最大的风险。”李稻葵表示,他们的理由就是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到现在,中国经济的信用总量加债务总量,占GDP的比重翻了一番,因此中国经济必须进入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动荡或冲击,增长速度会放缓。
“虽然逻辑清晰,但是这种观点不对。”李稻葵表示反对的理由有三:第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个主要国家都在扩大政府债务和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国的经济符合这个趋势,哪个国家如果逆向行动的话,反而会出现问题;第二,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长点非常明晰,就是准公共产品,是可以部分通过创新、通过收费的方式来引导投资的,所以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空间和潜力;第三,中国马上要启动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把呆账坏账剔出去,不要呆账坏账影响正常的资金流动。
靠系统改革熨平金融恐慌
“这次金融恐慌,应该成为催生出一批、一揽子短期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李稻葵表示,“钱荒”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尤其中国金融并没有那么健康,尽管短期并不至于出现金融危机,但是如果不解决的话,这种恐慌会非常快地蔓延开来。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地坚持一个改革的方向,就是把聚集于银行的这些资金,如何引导到其他的市场上去,包括股市和其他直接融资方式等,从改革大方向上看是非常明确的。
李稻葵强调,我们不仅要出台中长期改革措施,而且短期也要出台一些改革措施。在他看来当前短期最重要解决的就是三件事:第一要迅速地启动民营投资,尤其是要鼓励民营资金进入到一些准公共产品的投资领域,中国经济短期最缺的是这种准公共产品,包括城市的建设、地下管网建设、整治空气、水的处理、水的建设等;第二件事情,金融体系本身必须要整顿,要把那些呆账、坏账,不合适的贷款,一定要像肿瘤一样切干净;第三件事情,地方政府的财政必须要整顿,他们用那些短期实际上看不到金融回报的很多项目,用它们作为诱饵,贷了很多贷款。
银行流动性总体不短缺
6月以来,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生罕见的“钱荒”,再加上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一时间国际市场对中国经济或将酿成整体危机的担忧在不断蔓延。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表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期市场出现了一些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但从总体上看,我们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并不短缺。截至6月28日,全部金融机构的备付金余额是1.5万亿元左右,高出正常支付清算需求量的一倍还多,存款准备金率也一直在20%左右,支付头寸充裕。这几天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问题,已经开始缓解,这种情况不会影响我国银行业平稳运行的总体格局。
事实上,此次“钱荒”虽然引发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飙升,并未对实体经济的信贷产生实质影响,仍然属于个别金融机构发生的局部性风险。尚福林认为,这些风险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发展转型、体制转轨当中的一些反应,只要采取正确的风险管控措施,这些风险是可控的。
“中国不会发生第二轮钱荒。”李稻葵认为,虽然中国金融体系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国有银行贷款增速非常快,“钱找钱”“钱追钱”这种资金空转的情况的确存在。但是,钱荒实际上是央行出于短期政策调整考虑所出台的短期政策造成的,类似于目前的钱荒今后不会出现。
某些国际机构夸大金融风险
尽管此次“钱荒”风波正在逐渐平息,然而外界尤其是某些国际机构对该事件的解读却被不断渲染放大,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
“最近半年多以来,国际的投资者,尤其是华尔街一直在讲一个道理,那就是中国经济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风险区,甚至是最大的风险。”李稻葵表示,他们的理由就是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到现在,中国经济的信用总量加债务总量,占GDP的比重翻了一番,因此中国经济必须进入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动荡或冲击,增长速度会放缓。
“虽然逻辑清晰,但是这种观点不对。”李稻葵表示反对的理由有三:第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个主要国家都在扩大政府债务和央行资产负债表,中国的经济符合这个趋势,哪个国家如果逆向行动的话,反而会出现问题;第二,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长点非常明晰,就是准公共产品,是可以部分通过创新、通过收费的方式来引导投资的,所以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仍然有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空间和潜力;第三,中国马上要启动一系列的改革,通过改革解决这些问题,把呆账坏账剔出去,不要呆账坏账影响正常的资金流动。
靠系统改革熨平金融恐慌
“这次金融恐慌,应该成为催生出一批、一揽子短期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李稻葵表示,“钱荒”告诉我们,中国经济,尤其中国金融并没有那么健康,尽管短期并不至于出现金融危机,但是如果不解决的话,这种恐慌会非常快地蔓延开来。从长远来看,应该逐步地坚持一个改革的方向,就是把聚集于银行的这些资金,如何引导到其他的市场上去,包括股市和其他直接融资方式等,从改革大方向上看是非常明确的。
李稻葵强调,我们不仅要出台中长期改革措施,而且短期也要出台一些改革措施。在他看来当前短期最重要解决的就是三件事:第一要迅速地启动民营投资,尤其是要鼓励民营资金进入到一些准公共产品的投资领域,中国经济短期最缺的是这种准公共产品,包括城市的建设、地下管网建设、整治空气、水的处理、水的建设等;第二件事情,金融体系本身必须要整顿,要把那些呆账、坏账,不合适的贷款,一定要像肿瘤一样切干净;第三件事情,地方政府的财政必须要整顿,他们用那些短期实际上看不到金融回报的很多项目,用它们作为诱饵,贷了很多贷款。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922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地方政府投融资冲动亟待把控 专家忧中国式欧债危机
下一篇:中国中小城镇 掀起奢华消费
·85后处女带证参加相亲会 被房产商看中2013.07.01
·20岁女孩减肥变弱智 悲剧如何避免?2013.07.01
·内蒙古王素毅重违纪被查2013.07.01
·专家建议增强人民币汇率杠杆2013.07.01
·审批权下放引来轨道交通建设潮 投资将达4万亿2013.07.01
·中国经济增长的阴暗面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