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应对“钱荒”央行要求银行“钱别乱用”

发布时间:2013-6-25 9:08:0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字体:
                                                             制图 李潇雪

应对“钱荒”央行要求银行“钱别乱用”


  银行间市场为何闹钱荒

  流动性趋紧,理财产品收益飙升,专家认为市场并不缺钱,只是“期限错配”

  华西都市报:上周五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创下历史新高,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攀高,让“钱荒”这个字眼走入了普通市民的生活。专家表示,市场并不缺钱,只是“期限错配”,钱用错了地方。央行昨日也发函表示,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合理,并要求各银行控制期限错配风险。

  6月20日,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大幅飙升,隔夜拆借成交利率盘中最高飙升到30%,创出历史新高。市场反应的剧烈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这反映了市场资金的紧张情况,也让“钱荒”这个字眼走入了普通市民的生活。

  一方面是市场“缺钱”,一方面是年中存贷比考核降至,双重压力之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吸金”之道。

  昨日,在成都市中心一公司上班的蒋小姐,收到一则推销理财产品的短信。信息显示,“我行发行高收益理财,期限34天,年化净收益8%,起点5万。”如此高的收益率让她不禁心动。

  现象理财产品收益飙升

  在成都一商业银行个贷中心上班的冯伦(化名),这个月明显感受到了“没钱可贷”的局面。

  “按照往年的正常情况,这个月的个贷额度有4个亿左右,但今年只有6000万。”冯伦说,目前又面临年中存贷比考核,所以银行也会去外面“买存款”。

  为了争夺存款,各大银行的理财产品展开了“价格战”,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断突破极限,有的年化收益率甚至高到12%。

  冯伦发现,不少产品年化收益率都在6%以上,“上升的速度太快了,前不久还是4%、5%。”

  原因“钱用错了地方”

  最近各大银行的“钱荒”,是真的钱不够吗?

  央行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的社会融资规模累计达9.1万亿,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余额104.21万亿,同比增长15.8%。这说明货币供应总量并不低。

  专家指出,其实市场并不缺钱,只是用错了地方。比如中小企业将同业间资金、理财资金等短期资金投向中长期贷款、票据,造成了“期限错配”。这也导致了一些银行资金异常紧张。

  应对央行要求银行“合理配置”

  昨日,央行办公厅针对流动性管理向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发函,也反复提到了“合理配置”“控制期限错配风险”等字眼。

  央行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但由于金融市场变化因素较多,且临近半年末重要时点,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央行提醒商业银行密切关注市场流动性形势,加强对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预测,做好半年末关键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商业银行应提前安排足够头寸,保持充足的备付率水平,保证正常支付结算;按宏观审慎要求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谨慎控制信贷等资产扩张偏快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在市场流动性出现波动时及时调整资产结构;充分估计同业存款波动幅度,有效控制期限错配风险;金融机构在加强自身流动性管理的同时,还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央行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

  央行还要求,各金融机构要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合理把握一般贷款、票据融资等的配置结构和投放进度,注重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避免存款“冲时点”等行为,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

  金融学家陆俊龙表示,央行的表态和发函表明控风险,货币要紧缩、流动性要控制,央行不救市,缺钱自己解决。

  走势“钱荒”有望7月结束

  面对接下来的走势,不少专家认为此次只是短暂的现象。瑞银证券认为,金融市场的“钱荒”现象将延续至7月中旬。

  瑞银证券认为,未来几周有几大因素对资金面造成冲击:一是五大行年度分红要吸收约2400亿元流动性;二是年中时点理财产品遭遇净赎回,或将带来更大压力;三是金融机构杠杆率偏高,未来1个月的偿付压力很大;四是银行将在7月初补缴约8000亿元准备金。

  不过,多位银行人士表示,虽然资金紧张局面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但Shibor的最高点已经过去。

  不少银行从业人员认为,“钱荒”过后,银行对小微企业、居民消费信贷等方向的贷款会逐渐放松。“目前房贷基本贷不出钱,而且不论是房贷还是消费贷款,利率都要上浮约30%,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贷款利率回落的通知,但这次‘钱荒’过后,各行的政策都会有所放松。”某银行高管表示。 华西都市报记者陈黎白兰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723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