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时事要闻 >> 浏览文章

低迷数据反映经济弱复苏

发布时间:2013-6-14 14:36:00 来源:上海金融报 【字体:
   日前,我国5月份经济数据密集公布。5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9%,降幅比4月加深了0.3个百分点。而月度经济增速的核心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则保持基本平稳,物价涨幅也稳中有落……一系列喜忧参半的经济数据,尽管让人们对经济发展前景依然有些担忧,但更让人们看到处在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经济正在奋力前行

  非食品价格处历史最低水平PPI同比降幅继续扩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下降0.6%;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6%。

  5月份CPI较4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6%,与历年同期相比,涨幅偏低。“鲜菜价格下降较多拉低

  CPI。”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指出,5月份鲜菜价格环比下降13.8%,影响CPI环比下降近0.5个百分点,占CPI环比总降幅的八成多,是拉低CPI的主要原因。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宇雯则认为,除了鲜菜价格回补性回落,还有一个因素拉低CPI,那就是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1%,是201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与历史同期相比也处于最低水平,使得非食品价格同比仅下降1.6%,与上月持平,其中旅游价格环比低位、同比回落是主要原因。

  “尽管5月CPI同比回落,也有部分因素缓解其降幅。”王宇雯进一步分析,其一,受国家二次收储影响,5月下旬以来猪肉价格止跌回升;尽管5月猪肉价格环比仍下降1.4%,不过降幅已较上月收窄4.7个百分点,同比也较上月回升1.6个百分点,下拉CPI同比约0.15个百分点,下拉程度继续减小。其二,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与租房价格持续上升,并且,包括水电燃料在内的居住类CPI细项同比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

  “预计未来这两个因素对CPI的正向拉动作用将持续。考虑到6月份CPI翘尾因素有明显回升,初步预计6月份

  CPI同比将延续前期的回升势头。”王宇雯说。

  与此同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PPI数据却不能让人满意。

  尽管5月PPI翘尾因素结束了前期下降态势,较上月回升约0.4个百分点,但在环比-0.6%、与上月持平的降幅作用下,5月PPI同比继续回落至-2.9%,进一步接近2012年9月-3.6%的阶段底位,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并未改观。

  记者发现,PPI数据从去年3月份开始就一直处于负值,至今已连续15个月同比为负增长。尽管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基本平稳———5月平均国际油价较4月降幅减少至个位数、CRB指数走势平稳,不过工业、金属与纺织CRB指数继续呈现一定程度的降幅。“相比于此,部分国内行业的产能过剩、国内外经济持续弱势下的去库存延后,是近期PPI环比维持低位、同比回落的更重要原因。”王宇雯说。而4月工业产品库存同比增速仅8%,持续7个月个位数增长,恰好印证了这个结论。

  进一步分析PPI细项可以发现,5月,上、中、下游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降幅呈现由大到小态势,彼此之间的差距也较上月继续扩大。5月,上游的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为-9%和-5.1%,跌幅较上月分别扩大0.8和0.3个百分点,采掘工业价格同比已跌破去年8月的阶段底位;中游加工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同比下滑2.7%,较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下游生活资料产品出厂价格同比降至0.1%增速,距离负增长仅一步之遥。5月,采掘与原材料、原材料与加工工业、加工工业与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之间的差距分别扩大至3.9%、2.4%和2.8%。

  “以上数据可能意味着,近期工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行业表现差异加大,中上游行业景气恶化较为明显,而相对平稳的下游行业未能有效支撑上游行业的需求,这使得未来经济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王宇雯说。

  外贸环境依然错综复杂挑战和压力仍然较大

  作为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增速,5月出现大幅回落。数据显示,中国5月出口同比仅增长1.0%,远低于上月的14.7%以及市场预期的7.4%,进口则同比下滑了0.3%,也远低于4月的16.8%以及市场预期值6.6%。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刘利刚和中国经济师周浩认为,贸易数据的泡沫破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期中国海关收紧了对“热钱套利”的监管,“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中国贸易数据的异常走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境内外套利导致的。”

  5月5日,国家外管局下发《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俗称“20号文”)明确规定,对资金流与货物流严重不匹配或流入量较大的企业发送风险提示函,要求在10个工作日内说明情况;对未提供证明材料作出合理解释的企业采取B类企业严格监管,从而从“源头”上打压企业借道虚假贸易进行外汇套利的冲动。

  从“20号文”出台后出口香港占当月全部出口的比重看,该比值从3月的16.55%、4月的21.10%剧降至5月的15.30%,同时中国内地对香港的出口同比增速也从3月的92.89%、4月的57.15%剧降至5月的7.7%。“在外管局‘20号文’加大对虚假贸易的打压力度后,5月‘内地、香港贸易水分’大幅挤出,引致当月出口增速剧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陈鹄飞表示。

  目前,中国外贸形势受全球经济影响较大。全球经济整体现仍处于弱复苏格局,短期外贸环境的不利冲击加大了5月份出口的回落幅度。从分国别和地区的出口同比增速看,5月份中国对传统G3(美国、欧盟、日本)整体出口同比由上月的-2.88%进一步回落至-5.61%,其中,对美国的当月出口同比由上月的-0.11%进一步降至-1.63%,对欧盟的出口由上月的-6.47%降至-9.74%,对日本出口由上月的-1.21%进一步降至-5.61%。

  在近期“欧盟加大对中国光伏产业双反、中美首脑会晤前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阶段性较快升值、日元继续实行竞争性货币贬值”的三大不利外部冲击下,短期内外贸形势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出口的回调幅度。

  对于未来外贸形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如果国际经济形势未得到根本性的好转,中国的出口形势也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

  不过,陈鹄飞认为,去年5月出口金额创单月历史新高,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拉低了今年5月的出口同比增速。“随着二季度以后‘基数效应的逐渐淡化’,未来数月中国的月度出口增速将渐趋平稳。”

  陈鹄飞进一步指出,美元指数的继续走强将利于降低大宗进口商品的价格、提振进口数量;同时,受我国“外贸再平衡战略”的推动,2013年政府将进一步完善进口政策,扩大能源资源、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有需求的消费品进口,从而进一步减轻外贸的顺差性失衡、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整体预计全年进口同比增速将为10%左右。

  赵锡军则表示,目前,中国外贸需要改变思维,此前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扩大出口规模等传统思路已经不适用,只有通过调整外贸结构,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升级,才能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能力和优势

  刘利刚和周浩则建议,“中国应该通过降息来收窄境内外的利差,从而减少热钱流入,同时通过让本币贬值来保持出口行业的竞争力。”

  贷款增加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实体经济较为疲弱

  6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如期发布5月金融数据。5月,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6674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明显低于市场预期。舆论普遍认为,信贷需求不足反映了实体经济的疲弱。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表示,5月新增贷款较上月下降,同比也少增较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实体经济,主要是制造业有效需求不足,这从当月中长期贷款依然低迷可以看出。当月财政存款大幅增加等因素也使得部分银行存款压力加大,从而制约了其信贷投放能力,“随着季末存款转好和银行考核压力加大,6月贷款增长会有明显回升。”

  连平认为,当前经济增长仍较为缓慢,尽管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信贷需求旺盛,但受制于政策限制无法得到足够贷款支持,总体有效信贷需求依然不足。但前期住房市场成交量回升对个人贷款的带动作用仍在。

  光大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钟正生认为,新增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市场预期,且其中较多来自于居民的按揭贷款,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并不多。这说明金融向实体经济输血的渠道仍然不够顺畅。

  对于过去九个月内社会融资总额虽然增长很快,但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分析主要有如下原因:首先,企业因不确定因素,即使获得了融资也不敢或不能及时启动投资项目。比如今年3月份以来“地产政策”的不确定性,就使一些资金较为充裕的开发商推迟项目开工。其次,由于各种类型的套利,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资金以其他形式(如信托、委托贷款)被转贷,导致社会融资总额的重复计算和社会融资金总额增长率被高估。第三,一些企业和平台由于现金流出现问题,需要靠借新贷还旧贷的利息,从而使社会融资总额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净增”融资规模被高估。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则表示,社会融资额环比降幅较大,除了经济对资金需求不旺的原因外,很可能也与5月外部资金流入放慢有关。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断累积,外资流入的主观动能下降;而外汇局相关文件的出台又使外资流入受到限制,二者叠加使外资流入放慢。

  根据央行统计,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19万亿元,比上月少576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24亿元。其中,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124亿元,同比少增1504亿元。

  对于5月社会融资规模低于预期,新增贷款和未贴现票据大幅减少,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交易员颜岩认为,前者略低于预期,这与全年银行放贷安排有关,也与目前过高的M2有关,“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不会有明显减弱,并且中长期贷款占比还有上涨。”

  而对于未贴现票据下降,颜岩认为主要是季节性原因,预计下个月会再度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将继续下降,当然不排除6月份的反弹,目前9万亿元的增幅略高。M2依然远高于目标值。虽然未来其受基数影响会自然回落,但想要接近13%还需调控。”

  摩根士丹利则认为,“内地5月信贷趋正常”。大摩日前发表的最新报告表示,内地一系列政策收紧,导致5月信贷增长趋向正常化,尤其是信托、银行承兑及外币贷款。

  摩根士丹利称,尽管流动性收紧,但广义货币(M2)及社会总融资增长,只是趋向正常,而非过度收紧,M2增长仅是轻微下跌。

  大摩还分析指出,“贷款增长由企业转向消费者,对于经济结构改善有利。”企业贷款5月进一步放缓至11.5%,而今年前5月的总增长为15.6%;中长期企业贷款增长仍低企在7%至8%。而包括微型企业贷款的零售贷款增长进一步上升。

  此外,尽管5月新增信贷回落至6674亿元,但非信贷融资继续增长,1至5月社会融资规模已达9.1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出3.12万亿元。舆论认为,这显示了当前经济活动虽然疲软,但环比增长势头已经有所改善。

  经济政策重点在于调结构和培育新增长点

  行文至此,记者欲分享两个消息。

  之一:6月5日,德意志银行宣布在台湾发行其首笔11亿元人民币债券,此为台湾首笔由外资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德意志银行环球市场部台湾总经理詹翠芳(CynthiaChan)表示:“此次发行体现了台湾市场对人民币资产的强劲需求,同时也说明了这一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之二:6月6日,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大连香格里拉大酒店举办大连分公司开业庆典,大都会人寿大连分公司由此成为其开设的全国第10家分公司。大都会人寿大连分公司总经理袁大辉对分公司的未来发展蓝图进行了清晰介绍: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通过顾问行销、银行保险、直效行销三大业务渠道向消费者提供差异化、高品质人寿保险消费体验。

  类似的消息几乎每天都有发生。这说明,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吸引力只会增加而绝不会减少。

  如何正确把握中国经济形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的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给出答案。李克强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总体平稳,经济增速仍处于较高合理区间,特别是就业保持稳定,但经济运行中错综复杂的因素也在增加。

  对于下一步中国经济走势,多位专家学者给出判断和建议。

  连平表示,CPl与PPI的持续正负背离反映了流通领域价格偏高与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这不利于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当前政策面临两难:放松政策担忧居民物价上涨、收紧政策导致原本疲弱的生产活动进一步遭受压力。因此有必要着力改革和发展流通领域、消化部分传统行业过剩产能、加大必需消费品供给。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分析师范建平认为,在未来通胀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经济政策重点在调结构和培育新增长点,而不是急于收缩货币总量,引导资金投向中长期需求是当务之急。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也表示,中国外贸不应再追求保持过高的增长速度,应该更多的要关注进出口贸易的结构转型、调整和升级。

  刘利刚和周浩则说:“从整体情况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开始遇到明显的困难,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应该更加宽松,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的实际利率开始转正,中国也因此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降息空间,综合实体经济的表现,我们预期央行将很快降息。”

  不过,从日前在上海召开的G30(三十人小组)第69次全会传出的消息是,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会上表示,中国有关部门已关注到国际资本的大量流动,并已着手进行监测。同时周小川强调,中国不会通过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提高自己国内的竞争力。因此有消息人士称,中国新的领导层对经济放缓有更大的容忍度,可能会容忍经济季度增长率放缓至7%,才会出台新的经济刺激政策。

  在5月数据均低于预期、中国经济增长似乎也将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对于中央放松货币政策或推出刺激经济政策的预期也在增强。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胀下行已经为货币政策调整留出空间,但另一部分则认为货币政策依然将保持中性偏紧,而从近期中央高层密集调研来看,政策调整似乎已在酝酿。

  而钟正生表示,5月末M2同比增速达15.8%,远高于央行年初制定的13%目标增速,央行不应因通胀压力趋弱就放松货币闸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认为,目前货币政策面临两难决策,PPI的下跌需要放松货币政策,但房价方面仍然应该从严调控货币。祝宝良认为,目前货币政策不会从紧,但是否该放松,则需要进一步观察。

  “尽管央行可能对整体状况的了解更加清楚,但市场流动性的骤然紧张却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产生了压力,也可能影响其投放贷款的进度,对实体经济造成打压。”刘利刚和周浩表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明显的转向可能性。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走强,事实上对实体经济产生了紧缩的作用,而境内外利差的存在,也导致了热钱的大规模流入,很多企业也将自身的发展重点放在了金融套利上,而非自身的主业,这些均导致了实体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困难,“我们认为,中国应该推进以利率市场化为中心的金融改革,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开放资本账户。与此同时,中国应该推进更加具有弹性的汇率形成体系,以保持政策的有效性。”

  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674亿元,同比少增1258亿元,创3个月新低,信贷需求不足反映了实体经济的弱恢复状态,但目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宜继续保持稳定,短期内不必降息。

  王尧基指出,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不再是单纯追求高速度,而是要调整好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为了解决“经济结构失衡”这个事关今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就要能够容忍经济结构调整期间增长速度一定程度的放缓,而不能像以往那样一有政策刺激空间就急于“刺激”。在目前情况下,制造业等行业投资的减弱主要是由于产能过剩及其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如果因信贷需求不足且通胀水平走低而降息,势必会使产能过剩加剧并助推已经“畸高”的房价继续走高,从而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前期付出的“调结构”努力。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shishiyaowen/103352.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