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走出去”的并购要瞄准“走回来”的市场
全球化是中国企业成长必须具备的视野与远见。但在走出去之前需要扪心自问,你的“内功”是否足以应对国际化的挑战?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大多不是为扩大市场
2014年是一个转折年,中国资本净投出大过净投入,变成净资本输出国。这些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是什么?只有30%的企业是为了拓展市场,把产品卖给更多的消费者。70%的企业是为了获得产品制造的能力,抽象一点说就是价值创造能力。
经过之前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积累了一些资本。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发达国家,要么收购海外企业,要么开展战略合作,获得技术、品牌、原材料、管理经验、人才等,然后把这些优势转移回国,和国内的企业开展竞争。这是中国企业全球化最主要的路径。
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路径是不一样的。外国企业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降低制造成本,跨国企业最早到其他国家不是卖东西,而是造东西,他们带着研发制造工艺和资金到其他国家,利用这些国家相对廉价但技能水平不错的劳动力制造商品,然后回到母国或别的发达国家市场销售。
第二阶段是扩大市场规模。现在他们在其他国家制造出产品后,不再仅仅是回到母国或别的发达国家市场销售,而是将制造地作为关键市场。对跨国公司来说,市场的扩大不仅能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还可以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降低,从而大大提升盈利能力。
以上是外国企业全球化的路径。目前对全球化问题主要研究的就是这个路径,以帮助中国跨国公司到新兴市场或欠发达国家开拓市场。但我们发现,中国企业往外走不是这样的。外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动机不一样,这决定了二者的路径也不一样,把外国的东西照搬到中国是不适用的。
企业要提高价值创造能力
中国市场日益变成一个开放的市场,国际品牌争相涌入。我们最大的短板是什么?是没有很好地投入研发。
舞台完全开放了以后,拥有强大创新能力的跨国公司来国内争取相同的客户人群。而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在持续增长,可以买得起的东西越来越多,国内产品的价格优势也不复存在。
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策略也在改变,他们的产品线不断向下延伸,奔驰、宝马20多万元都可以买到,其他轻型轿车10万元以下的也有很多。外国产品技术含量高加上价格合适,倒逼中国企业必须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这时我们就面临选择:是自己独立提升能力,还是通过其他的办法。目前我国像华为这样领先业界的企业并不多,多数企业没有独立提升能力的信心,主要是因为在过去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积累这种能力。所以要走另外一条路——嫁接国外已经存在的价值创造能力,之后再回到中国市场。因此中国企业向外走,主要是获得海外的能力和资源,然后占领中国的主市场。
我们将来会不会占领海外市场?相信一定会,但前提是能不能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很多企业需要在中国本土市场接受洗礼,如果我们在国内市场都打不赢,走向海外将无从谈起。
国内企业海外成“豪门”
有的海外并购提升能力的效果立竿见影,有的则是为了未来做储备。
比如合生元。2013年7月,合生元出资约2000万欧元入股法国ISM,其中250万欧元购买了ISM20%的股份,1750万欧元购买了ISM的债券。对合生元来说,它只花了250万欧元就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和优质的奶粉。对于法国公司来讲,既获得了合生元的资金支持,又将产品扩大到了中国市场。
而中航国际的并购就是看到了未来潜在的机会。中航国际2011年4月收购美国大陆发动机集团100%的股份。大陆发动机集团是为通用飞机提供发动机的,通用公司目前还没有开放其技术及产品,未来开放时价值可能会很高,所以中航国际是在为将来的市场做准备。
还有一个为未来储备的案例就是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股份。2007年,中国工商银行花费55亿美元收购了南非最大银行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份。非洲可能是接下来发展最快的大陆,也是中国企业下一步发展的窗口,工行在南非的布局正是为此做准备。
很多中国的银行在海外虽然开设了支行,但规模始终不大,客户也只是华人。工行通过收购在南非落了地,有了实实在在的银行业务,而且提高了业务能力和组织能力。
南非标准银行的贵金属业务能力在全世界数一数二,工行通过入股参与了国际金融业务,同时拓展了南非的金融市场。
另一方面,虽然南非标准银行的贵金属业务能力很强,但是资金实力却较弱。南非标准银行时任CEO和董事长认为,这一战略合作将重新定义该银行未来的50年。当时他们最担心的是中国工商银行对南非标准银行的表现不满意。过去我们要嫁入“豪门”,最怕合作伙伴不满意,忽然我们变成了“豪门”。
别让收购的“饼”落空
全球化怎么取得成功?中国企业走出去提升各方面的能力,这是关键。假设我们收购的是一张饼,就怕回到家看到盘子里饼没了。我们要的是能力,如果你只是买硬件,把原材料、设备买回来,这个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买回来的技术、品牌、人才、管理这些核心跑掉了,收购的价值就是零。收购回来的东西能不能有效转到国内市场,这是一个考验,所以收购以后能否稳定和激励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另外,能不能把一张饼变成一个漂亮的蛋糕?关键是要利用好资金,也要让收购的东西在国内市场成长起来。所以不仅仅是把它买回来,还要让它在国内市场落地。强大的落地能力才能让饼变成一个漂亮的蛋糕。
综合起来,中国有市场、有资金,我们还有制造优势、劳动力优势等其他的优势,因此外国企业的技术、管理嫁接到中国企业中,双方是共赢的。
比如合生元的收购,解决了一个工厂一百多人的就业问题。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时,要把这些细节告诉大家。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不仅仅包括解决了就业问题,还有这些奶农可以因此多产多少奶,多卖多少奶,这样大家就开始鼓掌了。外国企业非常在意双赢,我们走出去的时候要把故事讲出来,让人家知道原来我们确实能带来好处。
(作者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本文根据作者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5全球管理盛典上的演讲整理)
发送好友:http://finance.sixwl.com/shangyeguancha/195136.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