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沈建光数据含混,何来有效决策?

发布时间:2013-4-17 16:16:20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沈建光
原文发表于:FT中文网

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历来是熨平经济周 期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危机时刻,其重要性更为明显。然而,对于中国来讲,一些经济数据的缺失、透明度不高、未做季节性调整、以及受地方政绩影响,基层统 计数据存在谎报等等,都使得统计数据饱受诟病,屡屡引发公众质疑。如果这一现象不能早日改观,不仅为学术界与投资者的研究平添困扰,也更将极大的影响决策 层政策的有效性。

实际上,当前改善国内统计数据,提高数据质量还是大有可为。首先,需要弥补一些重要经济数据,如调查失业率、产能利用率等指标的缺失。由于目前中国 仅公布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但近十年来,这一数据却一直保持在4%左右,鲜有变动,且与实际情况也严重不符,很难帮助决策层掌握有效的就业情况。学习国际 经验,公布高频的调查失业率指标,对于当前中国来讲,不仅可行且十分必要。

而在工业生产方面,我们也常常提及产能过剩,但究竟哪个行业产能过剩,哪个行业产能不足,同样缺乏具体指标考量。美国统计和公布7000家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时间序列,中国可以借鉴,以保证对各行业产能情况的判断和政策措施的针对性。

其次,中国应完善一些关键数据,如收入、消费、人口数据的统计方法。一直以来,学者与统计局数据争辩不断。比如,收入数据方面,学者王小鲁便提出当 前公布的居民收入数据实际上是被明显低估的,居民的灰色收入其实并未计入收入统计之中。而实际上,居民收入越高,对应的灰色也收入越多。收入的低估意味着 对于中国当前发展阶段、消费与投资的关系、以及房地产泡沫程度等都需要重新考量,才能得出正确判断。

而 对于中国消费率,也存在被低估的判断。前几日,笔者恰好在北京参加金融四十人论坛举办的“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会上现任央行副行 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他认为尽管当前官方公布的消费率不足50%,但其研究认为,中国目前的消费率已经超过了60%。与之类 似,学者张军早前也提出,由于中国的统计数据大大低估了居住消费、官方统计数据没有涵盖由公司账户付费的私人消费、以及传统的住户调查方法存在局限,中国 消费占比在2010年便已达到了GDP的60.9%,而非官方数据给出的47.4%。

另外,推动城镇化建设也是新一届政府的重要目标,但当前城镇化率数据也存在低估的情况。由于目前国内统计城市人口存在两种方式,一是按户籍统计,另 外一个是按照常住人口。但这两种指标对城市化率的判断都存在低估,比如在农村也有部分人从事非农产业,而是二三产业,往往长期奔走于城市与农村之间进行贸 易活动,并对城市形成了大量消费,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真正的城市化率可能更高一些。

还有,需要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如季节性调整等。目前公布的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大多是实际数据,没有经过季节调整,而季节性波动的影 响,如寒冷的冬季使建筑业和农业生产减少,节假日会带动一些商品零售等,都是需要剔除的。因此,有必要应用季节调整方法对经济序列进行调整,以更好地反映 经济发展趋势,同时也跟国际数据具有可比性。

继续阅读请点击下一页

十大热门文章 TOP 5
1.别了,中国“二胎梦”
2.台湾的“中等收入”困局
3.中国缺乏真正的“领导者”
4.媒体札记:女神探,你在哪里?
5.黄金暴跌预示着什么?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叶檀:中国的“板蓝根现象”
2.《人民日报》为中国国企辩护
3.台湾的“中等收入”困局
4.别了,中国“二胎梦”
5.危险的“朝鲜牌局”
6.媒体札记:被解救的神剧
7.金正恩的自卑与“超越”

FT图辑精选

沈建光数据含混,何来有效决策?习近平的非洲之行沈建光数据含混,何来有效决策?聚光灯下的中国领导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