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叶檀中国的“板蓝根现象”

发布时间:2013-4-9 11:08:25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叶檀
原文发表于:FT中文网

新型禽流感H7N9引发恐慌,板蓝根脱销,国民的非理性抢购与金融市场投资者的非理性恐慌相似。

出现H7N9病例后,有疾控专家与地方政府建议饮用板蓝根等中成药预防,这一建议遭到生物医药专家的嘲笑,甚至受到资深中医的鄙视。但在南昌等城市,多家药店板蓝根等中成药销量大增,个别药店甚至出现断货。

从SARS到H7N9,之所以十年一张方子,缘于人们非理性恐慌的根源没有改变。

人们对于政府是否说出了真实的疫情不放心,此次政府吸收了SARS瞒报的教训,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社会公开案例,并且在第一时间采取扑杀家禽等措施。很遗憾,为了怕引起恐慌有关部门统一公开管道,人们对这一管道的认可度也就越差。

中国最大城市母亲河上漂浮的死猪,南京树上掉落的死麻雀,四川河边出现的死鸟,加剧了人们对环境恶化的担忧。环保部门官员关于中国环境质量好转的宣言,似乎是对目前严峻形势的嘲弄。

让人担忧的是,中国出口的食品可能遭受严重的品质折价,在已经出现的信用折价之后,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将遭受漫长的打击。

信用是金融市场的生命,混乱的预期必然产生混乱的市场,比混乱的市场更糟的,是逆反的预期,当预期一再逆反,说明发布者的信用彻底不可信。

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实例。以奶粉业为例,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刘美菊曾经表示,市场主流品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都没有问题,“百分之百合格,消费者尽可放心食用”。这是从2011年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行业实施“月月抽检计划”,检测得出的结果。

但这一结果并未得到市场认可,中国消费者大规模从国外采购奶粉,电子商城排名前列的都是海外品牌,不良商人山寨国外奶粉。笔者看到身边的朋友竭尽所 能采购国外“正宗品牌”,看得出奶粉信用恐慌仍在蔓延。这两年,国内奶粉市场份额下降,洋奶粉价格上涨,除去通胀部分,就是国产奶粉信用损失的市场价值。

食品安全信心从无良商人层面提升到更高层面,恶劣的环境直接影响到食品质量。虽然《人民日报》希望消费者保持理性,看到国内奶粉质量在上升,但也承 认“回顾近年来先后发生的黄曲霉素污染、汞超标等奶源质量事件,仅仅是媒体将其公之于众,却未能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症结,并进而依靠监管措施及制度约束加 以彻底消除。如果奶源质量不稳定的隐患一直存在,这对于企业来讲就是一种时时存在的风险,对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更是一种无形的打击”。

更糟糕的是,政府公布的数据一一遭到质疑,从最初的质疑CPI,到现在的质疑进出口数据,进出口境内外数据无法对应,被质疑的部门从国家统计局、环 保部到海关总署,无一幸免。在各个政府部门澄清之后,情况没有好转,反而催生了市场的逆反预期。最新的例证是,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出 口增幅同比增速19.8%,但研究者很快指出,这一可观的数据与香港的数据完全无法对应。

研究机构与投资者各出奇招,有的研究机械工程设备订单,有的研究房屋租金,而现在,“克强指数”大行其道。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10年推出 “克强指数”(Li keqiang index),选取工业用电量、中长期信贷余额和铁路货运量三指标,权重各为40%、35%和25%,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2007年,李克强任职 辽宁省委书记时,通过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贷款发放量三个指标分析当时辽宁省经济状况。目前这一指数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大众感受更相近,因为这三个数 据比较难造假,不像工业产值、利润等受到政绩压力容易造假。无论如何,权威数据受到质疑,都不是建立科学决策机制的前提,人们容易陷入小农社会的直觉判断中。

继续阅读请点击下一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习李新政渐进深水区
2.抓住新一轮经济改革机遇
3.习李的第一个五年
4.实行中国式公民投票
5.周小川的“稳健”

6.弄巧成拙的“国五条”
7.中国房产新规引发“离婚热”
8.中国房价增幅之惑
9.中国楼市调控怪圈之谜 

十大热门文章 TOP 5

1.探索中国对外战略新思维
2.媒体札记:常识为王
3.媒体札记:批苹果
4.这里的PM2.5被遗忘了
5.中国的“责任大国”之路

FT图辑精选

叶檀中国的“板蓝根现象”习近平的非洲之行叶檀中国的“板蓝根现象”聚光灯下的中国领导人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