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看待蒙牛利润下降
蒙牛全产业链管控或带动乳业整体升级
邹光祥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乳品生产国,但国人对于牛奶的安全消费却心有余悸,信心不足。
从今年3月1日以来,发生的数宗内地市民在香港购买超过2罐奶粉被拘一事让所有人心情沉重。对此,原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痛心流泪地说,“造成老百姓对一些食品(奶粉)安全缺乏信心的原因,从广大畜牧工作者、乳业企业到国家政府部门,都有责任。”
如何重建百姓对牛奶消费的信心?如何在保持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为社会生产“放心奶”?乳业生产企业的责任在哪里?以蒙牛为首的一批乳品生产企业率先行动,投入巨大对产业链全程进行升级,谋划长远未来,为消费者生产“放心奶”。
3月27日,蒙牛乳业(2319)在港发布2012年年报。年报显示,2012年,蒙牛全年营业收入360.804亿元,同比下降3.5%;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2.571亿元,同比下滑21%。每股收益0.711元。,拟每股派发末股息普通股0.16元。
多位接受本网访问的食品行业分析师表示,在整体经济环境低迷的情况下,蒙牛的业绩符合预期。从年报分析,蒙牛净利润出现下降,是主动调控的结果,投入巨资夯实基础,以换取长远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值得肯定。
一直以来,乳品生产企业奉行跑马圈地的激进扩张,对源头和产业链全程控制难有突破。近几年发生的行业危机事件,重挫了消费者对乳品消费信心。
重塑消费者信心是最大的挑战,也是最大的机会。2012年,蒙牛延续这一思路,放慢步伐全面梳理生产流程,将着力点更多放在明晰战略、夯实基础上。从质量管理体系的提升到奶源建设的加速再到开展国际合作等一系列举措,其着眼点都在于为蒙牛未来业绩持续、稳定的成长提供坚实基础。
全面变革、夯实基础。蒙牛新任总裁孙伊萍表示,蒙牛将以2012年为起点,基于对企业长远发展的考虑制订并开始实施新的五年计划,将紧密围绕品牌、渠道、产业布局、人力资源等几方面展开工作。
原料奶是乳品质量的根源。蒙牛提出两种牧场管理模式:一是对自建牧场,蒙牛从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以及所有的工作人员实现全方位管理;二是蒙牛参股和长期战略合作的牧场,被称为协作管理,蒙牛向合作方提出必须派出蒙牛专门的技术人员到现场参与管理,保障原奶质量。
目前,蒙牛已经通过参股、合作建设现代化牧场20余座,2012年,蒙牛还创造性地建设“前厂后牧”的牧场模式,并在河北省衡水市进行试点。
在硬件设备投入上,蒙牛不遗余力。据了解,自2008年以来,蒙牛先后投入1.6亿多元新进了50余台光谱仪等鲜奶检测设备。在蒙牛乳品研究院的分析中心,就配置了近3000万元的先进仪器和设备。
质量的监控和保证体系殊为重要,蒙牛在营运管理系统、奶源管理系统和市场管理系统下设立各自的质量管理中心,分别负责生产与奶源的全面质量管控,3个系统的组织架构相互监督,使每个人都成为质量的责任人。
同期,蒙牛完善了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种植、养殖、初级加工、原辅料、运输、生产、出库、储运、消费者9大环节,重点立足于“过程管理”,通过流程改造本身来切实提高质量,明晰每个流程的管控要求,保障整个产业链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除内部加强质量投入和监管之外,蒙牛还通过引入更多外部力量,接轨国际先进管理水平,夯实牛奶质量。去年6月,欧洲乳业巨头Arla Foods(爱氏晨曦)成为蒙牛第二大战略股东。蒙牛希望借助Arla Foods的先进管理经验,切实完善和提升自身的牧场管理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最终的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的高附加值产品。
2012年,蒙牛先后在东北、河北、内蒙古、华南等地筹建8个现代化、规模化牧场。未来5年,蒙牛将投入30-35亿元,增加自主养牛的数量,并对现有的小规模奶站完成升级,计划2015年实现100%奶源牧场化和集约化。从刚刚公布的2012年年报和其他财务资料可以看到,近年来仅蒙牛自身用于投资、参股和扶持牧场建设的资金累计已经超过40亿元。
如果利润增速下降意味着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意味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意味着带动民族奶业重振进而倒逼外资奶粉降价,有什么不好?比起去年稍紧的措施来看蒙牛是明智的,市场对此不必过度解读。
上一篇:管仲陷阱和秦始皇问题
下一篇:天然气抢购风波后的民生窘迫
·中国远洋两年亏掉200亿 今年再亏将退市2013.03.28
·内外投资皆失利 中国中冶预亏72亿2013.03.28
·中国铝业六年两度巨亏2013.03.28
·中信证券将巩固中介业务优势2013.03.28
·中兴商业被疑隐藏利润 36亿地产秘而不宣2013.03.28
·中弘股份的两难巨大资金压力和解禁压力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