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无锡尚德破产案给银行带来啥反思?

发布时间:2013-3-26 11:28:10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3月20日,无锡中级人民法院正式裁定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这个持续了半年之久的尚德破产风波最终尘埃落定,光伏巨头轰然倒下,固然让人唏嘘不已。但人们在反思中国光伏行业未来前景之时,却发现各大银行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根据破产重组法规定“债权方只能从重组方拿到原有欠款的50%到60%”。显然尚德巨大的债务链已让各债权方陷入危机之中。最新资料显示,按照9家债权银行,高达71亿元的贷款数据,这意味着银行贷款将缩水35-40亿元。无疑给相关银行以当前棒喝。笔者认为,在痛定思痛之后,相关债务银行应该汲取三大教训:

      首先,“抓大放小”的信贷战略需考量。国有商业银行自股改上市之后,信贷投放战略开始大转向,重点放在了大型企业上,这种“抓大放小”的信贷战略,在起初显现了一定的优势,不仅不良贷款率低,还支持了国计民生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在降低了银行信贷管理成本同时,也带来了丰厚利润。

      在这种信贷战略驱动之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对中小企业兴趣微弱,刻意回避,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中条件苛刻、手续繁锁,效果较差,也使不少中小微企业要么“贷不到款”,要么“怨声载道”。二是银行对大型企业热情高涨,甚至不惜采取种种优惠政策,放宽条件以拉拢“金客户”。于是,便出现对大型企业多头授信、过度授信的现象,最终酿成贷款“垒大户”,也使信贷风险急剧上升。

     在这次对尚德集团贷款中,共有9家债权银行,建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名列其中,而71亿元贷款中大都为无抵押信用贷款。可见,尚德破产案造成信贷风险,银行信贷策略难辞其咎。银行部门应对“抓大放小”的信贷策略进行调整,树立“不怕增加信贷管理难度、不怕增加信贷管理成本”的信贷经营理念,适当收缩对大型企业信贷投放,加大对有市场潜力和经营活力的中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以避免贷款“垒大户”和巨量贷款损失现象再次发生。

       其次,企业在盲目扩张时,银行应该“泼冷水”。现在很多银行存在一种信贷管理误区,即企业处于上升时期,银行被其表面的业绩“光环”所迷惑,信贷支持力度就愈来愈大,这无疑会把企业推向盲目扩张深渊,最终不仅葬送企业,而且也会引发银行自身的不良贷款的上升。尚德作为我国光伏业的巨头,在诞生之初正是国际光伏产业需求旺盛之时,而近两年遭遇全球产能过剩、欧美对华“双反”等系列危机后,光伏业陷入低迷状态,加之尚德管理层对多晶硅价格走势判断及其他投资决策失误,加速了尚德走向衰落。

      尚德一步步走向破产深渊,除了地方政府发展光伏雄心推动埋下了产业悲剧伏笔之外,与银行没能对行业形势作出准确判断和预警存在着必然联系。特别是当世界局势发生逆转时,尚德的债权银行没有一家出来给企业扩张“泼冷水”或收缩贷款,最终酿成了巨量信贷风险。可见,如今尚德破产造成巨量信贷损失,与银行警惕性不高难脱干系。作为银行对新兴产业持续没有错,但也应随时把握国际市场动态,准确预测企业发展前景,及时掌控企业经营风险,把握好企业高管人员道德风险,绝不能被企业表面的“繁荣”所迷惑,更不能被企业盲目扩张冲动所绑架,而企业越是快速发展,银行越要加强企业的市场前景和风险预测,实现信贷投放之稳妥可靠。

       最后,对地方政府的“指挥棒”应正确分辩。在很多地方,政府支持一个企业发展,尤其是对新兴产业发展是不遗余力的,因为只有这些企业做强做大了,当地的就业和税收,乃至政府的政绩都会提高,所以地方政府往往喜欢给大企业贷款、土地、税收等方面慷慨支持。这次地方政府在支持尚德集团发展中可谓竭尽所能,不仅使其获得了巨量银行贷款,而且还完成企业私有化,使原占尚德75%的国有股相继退出,更助力尚德募集资本8000万美元,成为中国内地首家登陆纽交所的民营企业。

     特别是在得知尚德有破产意图时,政府领导亲自带队深入尚德现场调研,并督促中国银行以2亿元贷款对其进行“输血”,企图挽救尚德破产命运。可见,尚德破产形成巨量信贷风险,与银行“唯命是从”难避其嫌。本来各方地方银行该受银监会监管,并受上一级银行所领导,现在地方基层银行经营因离不开当地政府支持,而对地方政府的要求难以把握“度”的分寸,只能不顾信贷资金安全一味迎合地方政府政绩冲动,在一些地方银行看来“政府领导怎么说,贷款就怎么放”的和事佬角色最安稳。笔者认为,在地方政府干预贷款时,特别是企业明显出现破产征兆时,银行要不卑不亢,拿出足够的理由耐心解释,消除误解,获得理解和支持。

      这次无锡尚德破产,受伤最大的是9家债权银行,不过中国的银行业也应该对此进行反思,首先信贷战略的“抓大放小”固然有利于银行业,但这样的后果很容易造成大面积坏账和信贷资源配置畸型现象。再者,对于企业盲目扩张,银行业不应过于乐观,而应根据当时的形势作为自己的判断,并及时给企业“泼冷水”,这样银行业的信贷风险就会下降许多。最关键的是,银行不是地方政府的取款机,对地方政府不能唯命是从,特别是在大企业面临破产之时,银行应在信贷方面把握住风险度。应该说尚德破产只是拉开了中国制造业“去产能”帷幕,后面还会有更多大企业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未来中国银行业的前景实在不容乐观,需要反思的地方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