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刘利刚化解人民币国际化瓶颈

发布时间:2013-3-26 16:22:53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利刚
原文发表于:FT中文网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在离岸市场发展之外,应该如何寻找下一个突破口,从而推进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使用,似乎并没有明确的方向。

一般而言,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应该考虑两条腿走路,首先是推动该国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这也就扩大了该国货币的使用范围。

除此之外,则应该考虑扩大该货币的“第三方使用”,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交易中的使用,之所以被称为“第三方使用”,是因为使用这种货币的机构或者交易 者,只是用这种货币作为一个交易媒介,而非真正需要“占有”或者“获得”这种货币,所以被称为“第三方使用”,而与真实贸易产生的货币需求相比,金融市场 交易的规模要大很多,同时交易十分活跃,因此是一种货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离岸市场踌躇不前

从中国官方选择的路径来看,推动人民币的跨境贸易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起点,以此为基础,人民币的“第三方使用”也开始在香港起步,以香港为中心,人民币的交易品种和交易量也出现了的增长。

但从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发展却出现了一定的踌躇不前的迹象。具体来看,人民币在香港离岸市场开闸以来,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量已经 出现了大幅增长,同时人民币在香港的存量也增长了数十倍至6000亿元人民币,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人民币在香港的存量从2011年年底至今波动幅度 非常小,此外,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量也几乎稳定在每月2000亿元的水平,在过去的一年多来这一规模几乎没有实质性的增长,表明市场对人民币跨境贸易结 算的兴趣正在下降。与此同时,月度贸易结算量稳定在一个规模上,但人民币在香港的存量却没有增加,这意味着这些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返回到中国内地。

另一个问题是,在香港之外,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规模十分有限,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发展道路,似乎遇到了瓶颈,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一般而言,这样的几个原因可能造成人民币跨境贸易的停步不前,首先,人民币在海外市场的使用范围十分有限,因此海外贸易商并不愿意收取人民币,但人民币处于升值通道,同时利率水平较高,这样的理由似乎站不住脚。

第二,在香港之外,人民币在海外市场难以实现充分可自由兑换,因此收取人民币反而会增加兑换难度和成本。

第三,由于人民币并不是国际主流货币,接收人民币之后,反而增加了企业外汇头寸管理的复杂性。这样的两个原因似乎更加可信,但是否果真如此?

为何不使用人民币?

笔者决定询问企业,近期笔者所在的机构对澳大利亚的贸易商们作了一份相应的问卷调查,主要的问题涉及人民币的使用范围以及对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的接受度等问题。

调查的结果似乎并不让人乐观。在受访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了解能够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这表明企业的认知度已经相当高。但真正使用过的企业的占比却小于10%。这似乎印证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在海外的进展缓慢。

继续阅读请点击下一页

十大热门文章 TOP 5

1.中国能否成为全球大国?
2.中国新领导人展现新形象
3.资金为什么流出中国?
4.媒体札记:北京朋友
5.尴尬的“猪投江效应”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习李新政渐进深水区
2.抓住新一轮经济改革机遇
3.习李的第一个五年
4.实行中国式公民投票
5.周小川的“稳健”

6.中国经济的温和复苏结束了吗?
7.分析:李克强是哪一类改革者?
8.抓住新一轮经济改革机遇
9.新型城镇化重在制度改革
10.中国民众对习近平反腐充满期待

FT图辑精选

刘利刚化解人民币国际化瓶颈图辑:乌戈·查韦斯刘利刚化解人民币国际化瓶颈图辑:与雾霾战斗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