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发布时间:2013-3-26 0:23:04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都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精神焕发的年代,这个,我不清楚,但有一点肯定,那还是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家都很穷……

 

前几天扯中国城镇化近三十年来的原动力是开放,开放推着官家改革。近十年来的城镇化进程加速,但与前二十年有所不同,这个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口红利引发的实际低利率;人民币汇率长期人为扭曲低估引发的持续通胀;人口大迁徙与前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引发的近十年的房地产大牛市


首先是实际利率的概念,大家务必弄清晰:我们在银行里看到跳动数据,以及央行三天两头出台调整的,是名义利率,也就是货币表现的资金价格,但在现实世界里,货币对应的是商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货币,我们现实世界还是有借贷关系和利率的,这就是实际利率,哪怕是鲁滨逊的孤岛世界里,他也得储蓄点什么,否则第二天如果狩猎无结果就会饿死,更别提造独木舟挖山洞什么的了。

没有储蓄,是没有文明的,有储蓄,那么就有借贷,有借贷就有利息。利息是时间的价格。一个社会的实际利率是由人们的预期和储蓄率决定的。这话怎么说呢?假如明天是世界末日,实际利率应该是无穷大,因为大家全都在完蛋之前爽一把,谁借贷东西给你?如果人们对未来有信心,那么就会多储蓄多借贷,实际利率就会降低,那些兵荒马乱的日子里,实际利率是趋于无穷大的,而法治社会的太平盛世里,实际利率会低得让债权人无法忍受,怎么也得搞点泡沫出来折腾一下。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历史上所有的泡沫,都是低利率搞出来的,无一例外……


好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阶级斗争这根弦,大家脑子还是绷得挺紧的。社会储蓄,其实是政府行为,主要方式还是低工资低消费高出勤率,1994年以前:我国法定的劳动者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每个礼拜要工作六天,只有一天休息。1994年3月1日:实行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4小时的工时制度,即“1+2”休假制度。每逢大礼拜,就可以休息两天,而在小礼拜就只休息一天。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规定从当年的5月1日之后改为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即现在家喻户晓的双休日工作制。红朝鼎立近四十年,这是这么让大家拼命干活,是不是就多存点银子?屁!大家出工不出力,一切都公家的,政府假装给大家加工资,大家就假装干活,整个社会储蓄率一直低得可怜,政府压榨到手的一点社会财富搁在今天看,实在可怜兮兮。

八十年代刚刚改革开放,大家其实谁都是有今天没明天,谁也不知道搞到闲钱之后,未来会怎么样,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实际利率很高,这一点从社会就业年龄偏低可以看出来,上个八十年代,一个中专生是不得了的事情,基本二十出头就挣钱了,餐馆饭桌上,乳猪仔鸡仔鸭菜式盛行,蔬菜都是嫩而鲜美——皆急急消费不可耐也。当时投资置业啥的,很少有人去思考,所以当时只要钞票印多了,第一个社会效应就是物价猛涨,不像现在还有金银地产股票等资产做钞票蓄水池,流动性泛滥第一个标志就是城镇居民生活成本剧增,大家上街扔石头。所以当时居民存款稍微多点,老大那个一个发愁啊——管那叫通胀“笼中虎”,意思是这笔钱迟早会流出银行上市场买东西,搞出恶性通胀,最后日子没法过……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抢购风,实际利率高企年代的恶性通胀,第一个反应是囤粮囤盐,现在么……是囤金银囤房囤股囤古董囤车牌……

 

一旦朱镕基治理住恶性通胀,约束住货币,外加市场经济逐步深入人心,政策不再是初一十五月亮每月都有情况,那么人们的预期就变了,大家开始积极储蓄。储蓄率高到一定地步,外加物价普跌的通缩时代来临,实际低利率时代就来临,这个拐点其实是在1996年,标志是考研热。这背后的经济学涵义是,时间的成本变得廉价,越来越多的人们愿意为未来牺牲现在。实际利率持续走低,名义利率是实际利率的影子而已,也跟着持续走低,所以自1998年至今,即使在紧缩最严厉的2011年,代表社会基准利率的银行理财产品无风险收益率也没超过10%,而在1993年,一年期银行定存利率就高达10%!在2001年到2007年之间的六年里,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一般都维持在3%以下,即使是央行有意扭曲利率价格,但上年纪商界人士应该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长时间资金紧张和高利率有记忆,对比当年,这十年的资金明显是宽裕的。这一点,是无可辩驳的。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与前二十年不同的是,人民币联系汇率引发的通胀是中国经济挥之不去的噩梦,在八十年代,恶性通胀主要压力来自于财政部向央行的借款,也就是央行包销国债,一旦政府有意抑制通胀,断绝央行向财政部输血即可。1993年朱镕基将人民币汇率挂钩在美元上面后,人民币通胀通缩根源就完全发生变化了,简单一句话:美元强,则中国通缩,美元弱,则国内通胀。1993~2001年是美联储搞强美元,所以中国这边无论怎么减息都不管事,国内资金都想办法流出国外吃高息,而2001年至今,美联储搞低息甚至零利率,那么中国无论怎么管制资金或者紧缩货币都不管用,资金从四面八方,压根不用精确制导扑向国内。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当年深圳股权认购证风波……简单说,中国人开始真的有点闲钱了……开始折腾了……


当社会储蓄率较低,实际利率较高的时候,国民经济中生产资金流向主要是消费品生产领域,因为大家都等不及,嗷嗷待哺呢,急着要吃要喝,哪有闲情等未来几十年出成果?官方教科书对此说法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说白了,就是穷得太久太狠了,有机会想吃个痛快再说,至于以后,管他个球。

如果储蓄率高,实际利率较低,那么资金就会流向生产周期较长的设备、资产投资或者考研教育之类的领域,这就是自1998年之后的中国经济实际形势,所以近十年来,多有经济学家大声嚷嚷——高储蓄高投资不可持续、要刺激消费提振经济云云,其实都是二逼扯淡。刺激消费?我有钱,还需要你教我怎么去花?这不是扯淡是什么?大家有闲钱了,对未来有信心了,愿意投资未来了,所以近十年来,钞票印刷速度要比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猛多了,通胀也是很厉害,但却没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个凶猛劲头,何也?因为房地产、股票和其他投资品吸纳了大多数钞票,尤其是房地产。

城镇化的直接意思是农民到城里打工经商,小城镇到大城市找机会,这些人总要有地方住吧?因此第一个放映就是房租升高,如果实际利率很低,第二个放映,就是房价上涨刺激房屋开工率上升,如果政府二逼看到房价就搞调控,结果搅乱了市场预期,让房地产市场供应大起大落,最后导致房价发疯的概率非常大。很不幸,我们的房价就发疯了……房地产行业因为牵扯到国民经济上下游诸多行业,它一旦兴起,后面相关诸多行业也跟着兴旺起来,这是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一个根本原因,也是我看中国经济的简单指标——房子销售同比正增长,那宏观经济差不到哪里去。

更重要的是,房子也是投资品——一切能带来现金流收入的商品都是投资品(否则叫收藏),投资品一个特征是信用扩张——价格上涨会引发不断上涨的正循环,也即是越涨越买越涨越买不停自我强化,一直到价格涨不上去为止。房地产牛市大趋势一旦起来,基本都是十几年说话,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衰竭迹象,而不断上涨的房价,又引发不断增多的房地产投资,这又带动中国经济不断走强,这个逻辑链条,到现在还没有中断。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人民币联系汇率机制引发的币值持续十年之久的低估,是中国经济史上最大的癫狂,因为它是中国房地产在内诸多资产泡沫的基石……

上面是近十年城镇化进程与前二十年的不同,那么相同之处呢?那更是不得了,主要是两个因素前所未有:加入WTO与互联网技术革命。在加入WTO之前,中国与美国的最惠贸易国待遇是一年一审,其他国家都是看着美国办,所谓贸易最惠国待遇,其实说白了,就是我当你是正常做生意的国家,不是流氓政权。做生意这回事,关键在预期,这你是不是靠谱做生意的国家,一年一审,太让国际生意人害怕,谁知道明年形势如何?这样就麻烦大了,一些长期对华投资就不敢来了,大家都玩短平快。而一旦2001年加入WTO,那我就是融入全球国际社会的一个靠谱国家了,做正当生意不用一年一审了,这时,对于国外资本而言,中国的好处就凸显了:几乎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薪水低到美国监狱犯人的水平,但工人教育水准和劳动效率高到让亚洲四小龙国家工人都惭愧,而且最重要的是没有工会——起码没有官方不认可的那种工会,基础设施由于1998年来的积极财政建设投入,虽说比不欧美日本,但在发展中国家中实在太好了,甩去印度几条街;外加广阔的消费市场。于是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全球产业链调整开始,全球工业的制造端差不多都搬迁到中国来了。这个过程,还伴随着互联网技术革命出现。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

加入WTO,让包二奶工程师诗人和朱首铺曾经犯过的错,或者可能犯的错,都显得那么渺小不足道……也让后来者显得那么无足轻重,那么昏聩无能……


大家要明白一点就是,产业转移本身就是技术扩散的过程,本地工厂在干中学,往往很快掌握一些之前压根搞不透的技术,再加上互联网技术普及,中国劳动生产率连拉涨停,社会财富积累出现大爆炸。由于近十年中国人口结构是青壮年居多,社会抚养比最佳的阶段,所谓的人口红利就在于此,食者寡,生者众,所以社会储蓄率高,这又导致社会储蓄前所未有的的丰富,这又给房地产泡沫提供源源不断的助燃剂,也让政府财税收入年年涨停,不断让积极财政政策有钱可烧,也让政府规模膨胀到有史以来最夸张的程度:官民比例目前为1:19,而在汉代,据好事的政治史学家考证,是1比7948。当然五毛党会说这是现代社会,不同以前了。别的我不敢断言,对这个,我绝对敢断言:现在是不是现代社会,我不是很清楚,但这么搞下去,我们官民比例会很快回到汉代……至于什么途径实现这个比例,我就不多说了……

大家看到上面的说法,就明白了,我们近十年是前所未有的好日子啊,是的,确实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和问题,我们的幸福感也未必高过前人,但经济形势确实好到经济史上不常见,甚至民国时代的“黄金十年”都显得黯然失色,因为几个元素,之前的中国确实没有过。

这样的好日子能持续下去吗?

当然不能。怎么结束,何时结束,以后没事,我接着扯吧

暴秦之后就是汉代黄老无为之术,我是相信均值回归理论的,在我有生之年,我能看到无为之术的全面回归……

近十年城镇化进程背后的助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