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玮离危机有多远
2012年10月
危机不是任何人所乐见。因此,没有人期待危机。但人们总是在亢奋、犹豫,或者侥幸中,与危机不期而遇。市场也好,政府也罢,概莫能外。危机,或者来自于知识的缺陷,或者来自于信息的缺如,或者来自于利益上的贪婪。总之,有太多的因素使现实世界偏离理性的轨道。
任何理论都只概括了一个短暂的片段。整体上,历史是永恒的流水,滚滚向前。现代经济理论将经济增长概括为人力、资本、科技三要素的投入。根本的缺陷是,忽略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在工业革命前的一千年里,人均生产率仅仅增长了一倍,在于矿产资源在农业时代无法大规模开发与使用。工业革命改变了这种情况,之后,世界经济与矿产资源的消耗同步快速增长。中国最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可以最大程度上归结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背景下,自然资源的大量开采与本地加工。与此同时,美、欧先后陷入危机,它们的危机不是别的,是资源逆差的危机。
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上除了美欧日等少数工业化国家以外,大部分是出口资源的发展中国家,资源价格在随后二十年几乎没有显著上涨。发达国家长期顺差,发展中国家长期逆差并一再陷入危机。2000年后,这种局面完全扭转过来,发展中国家纷纷工业化,原材料价格猛涨,发达国家整体上逆差,危机频仍。相反地,发展中国家整体上顺差,经济高速增长。
近年来,美国借助于页岩气的开采,大幅削减了逆差,经济逐步走向平衡。欧洲通过削减支出,欧债危机也出现了一些转机。与此同时,美欧纷纷擎起再工业化的大旗,使得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停滞。
幸运的是,自1992年以来的二次开放,我国成为经济全球化中的最大受益者,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对外贸易、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这二十年高速发展,前十年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后十年更大程度上得益于城市化。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50%,虽然相比美国80%仍有差距。但考虑到相同的国土面积承载的人口中国4倍于美国,从资源平衡角度看,我国的城市化已经结束。未来十年,我国经济的重点在于消化过去的快速城市化,以及由此新建的产能,而不是继续城市化,继续新建产能。
以钢铁行业为例,2011年我国钢铁产量达到7.3亿吨,占全球总量的70%,实际的产能恐远不止此数。于是,钢铁业整体亏损便顺理成章了。钢铁业如此,造船业呢?房地产呢?。。。为什么这许许多多的产业都同时陷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呢?逻辑很简单!为了推动城市化,必须提高城市就业,而产能扩张,而产能过剩。
作为快速城市化的一个副产品,平台贷居高不下,规模达到十多万亿,又在银监会的监督之下,一部分平台贷从四大国有银行转移到城市商业银行,另外一部分从商业银行转移到信托机构。按照普益财富的统计,到2012年8月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为17676款,总规模达到24.28万亿人民币。与委托理财高速发展相一致,社会融资总额从2002年的2万亿上升到2011年末的12.83万亿。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平台贷的表外化。就这样,危机的因素从一个口袋,转到另一个口袋。看起来很好,消失了。很遗憾,它不可能漏出一个体系。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以为,我国未来经济风险主要是城市化不能软着陆的风险;金融风险则是产能过剩导致坏账,以及平台贷不能软着陆的风险。就政府所掌握资源来评估,政府仍有能力化解这两大危险。但前提是,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两大潜在风险,并采取切实手段去化解之。不然,危机并不遥远!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511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
上一篇:转载陈有西反思重庆现象的国家样本意义
下一篇:协商退还赞助费又是一块画饼?
·找个真一点的女朋友2010.08.20
·视情形而定性2010.08.20
·找个女友过七夕2010.08.20
·昆山供应双面胶带2010.01.08
·惠普Photosmart D7268——打印机2010.01.08
·12.28午后利好传闻震撼登场绝密2012.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