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转基因食品推广不择手段,转基因院士论坛上反对声音被屏蔽

发布时间:2012-12-25 14:32:33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又一转基因欺骗浮出水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683ce0102ednc.html

(2012-12-24 19:50:58)转基因食品推广不择手段,转基因院士论坛上反对声音被屏蔽转载标签: 杂谈

    吕永岩按语:所谓院士“论坛”,支持转基因,被媒体放大宣传,造成了中国顶尖专家都支持转基因的假象。如今,参加这次“论坛”的赵文津院士回函问询,披露了自己在“论坛”上发表的不同意见。这些被媒体屏蔽了的不同意见概括起来有几下几点:

    一、参会的大部分都是搞转基因的——“要不要推广转基因食品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今天这个会上发言的人都是搞转基因的,发言都是一个调,要大力推广!”

    二、推广转基因“道理没说透”,不能令人信服——“但道理没说透,并没有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并不能令人信服!”

    三、有包括院士在内的一大批人是强烈反对推广转基因食品的——“相反,还有一大批人,包括一些院士在内的许多人是强烈反对推广转基因食品的,我们没有听到他们的意见,这是不符合兼听则明的原则的。” 

    四、这次讨论不算数,建议再开一个能充分反映不同意见的会议——“建议能再开一会双方都能参加讨论一下。”

    五、不能强迫人民吃转基因——“再说群众反对意见这样强烈,还没有很好作必要的工作,总不能强迫人民去吃转基因食品吧!” 

    六、推广转基因食物必须慎重——“生物工程技术是要发展的,技术成熟的,又没有不好后果的成果可先试着推广(如抗虫棉,大家同意尚未见到大的不好后果的),但对食品类的成果推广要很慎重。”

    七、所谓加强管理并不靠谱——“关于加强管理工作,已有的药品管理,食品管理问题不断,令百姓无所适从,真不知是如何管理的.所谓加强管理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

 

    陈一文按语:赵文津院士回邮件强调:“您转来的报导起着误导作用,我不赞成”,同时列出媒体未能如实报道的他在“转基因作物论坛”上发表的中肯意见。征得赵院士的同意,特此将他的回复、我给他邮件,以及科学网与《中国科学报》的报道一并列出,供读者与有良知媒体独立思考进行比较做出自己的判断。

    2012年11月30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转基因作物论坛”在中国工程院召开。会后,媒体与网络中出现了不同版本报道,《科学网》吴中祥的博客《院士专家有关领导聚会研讨转基因作物的宣传研究应用推广》、《中国科学报》《院士专家热议转基因:站在战略高度权衡利弊》以及《网易探索》修改标题后转载《院士专家热议转基因:并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见到报道提到“大家认为…”吹捧转基因作物内容,与会者中又见到我很熟悉非常尊敬赵文津院士的名字,特此去邮件“请问上边涂黄颜色‘大家认为...’的内容代表大家没有分歧的集体的意见吗?也代表您的意见吗?” 

    我特别赞同赵文津院士的建议:“搞转基因的”与“包括一些院士在内的许多人是强烈反对推广转基因食品的”学者,“能再开一会双方都能参加讨论一下”! 

    如果举行研讨会对2004年农业部为孟山都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颁发“安全许可证”关键依据的中国疾控中心对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性评价报告”与《SD大鼠90天喂食实验》报告组织全面深入讨论的话,不知李家洋院士、朱桢研究员、陈君石院士、黄大昉研究员、杨福愉院士、范云六院士、罗云波院长、黄昆仑教授们是否赞同并同意参加?

 

媒体对20121130“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转基因作物论坛’”

的报道,赵文津院士说:“起着误导作用,我不赞成”!

汇编者:陈一文(cheniwan@mx.cei.gov.cn))

《转基因技术与人类安全》研究专家、80年代前全国青联委员

《新浪网》“陈一文顾问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中国工程院赵文津院士20121216回复陈一文顾问的邮件 

发件人: zhaowj@cae.cn [mailto:zhaowj@cae.cn]
发送时间: 2012年12月16日 16:22
收件人: CEI Chen I-wan
主题: Re: 院士专家有关领导聚会研讨转基因作物的宣传研究应用推广

 

陈一文先生:您好! 

    收到来信,很高兴,您在关注着另一个大问题,很必要! 

    说明一下,那一天的会并没有作出任何结论!也没有形成一个共识! 

    我在会上提出: 

    要不要推广转基因食品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今天这个会上发言的人都是搞转基因的,发言都是一个调,要大力推广!但道理没说透,并没有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开展深入讨论,并不能令人信服! 

    相反,还有一大批人,包括一些院士在内的许多人是强烈反对推广转基因食品的,我们没有听到他们的意见,这是不符合兼听则明的原则的。 

    建议能再开一会双方都能参加讨论一下。再说群众反对意见这样强烈,还没有很好作必要的工作,总不能强迫人民去吃转基因食品吧! 

    生物工程技术是要发展的,技术成熟的,又没有不好后果的成果可先试着推广(如抗虫棉,大家同意尚未见到大的不好后果的),但对食品类的成果推广要很慎重。 

       关于加强管理工作,已有的药品管理,食品管理问题不断,令百姓无所适从,真不知是如何管理的.所谓加强管理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您转来的报导起着误导作用,我不赞成。 

    顺致敬礼!

                                赵文津  2012/12/16

 

陈一文顾问20121216致中国工程院赵文津院士的邮件 

----- Original Message -----

From: CEI Chen I-wan

To: zhaowj@cae.cn

Sent: Saturday, December 08, 2012 9:11 PM

Subject: 转发: 院士专家有关领导聚会研讨转基因作物的宣传研究应用推广

 

赵文津院士,您好! 

    朋友转来下述资料称: 

2012年11月30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转基因作物论坛”在中国工程院召开。 

   联谊会理事长师昌绪院士,副理事长杨福愉院士、金国藩院士, 理事於崇文院士、郑哲敏院士、张国成院士、赵文津院士、...及相关领域专家、相关部委领导和两院机关人员近50人参加了论坛。 ... 

    大家认为,人口的刚性增长和土地、水资源日益紧张,导致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可降低农药和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应积极支持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强化政府对转基因作物的监管力度。 

     请问上边涂黄颜色“大家认为...”的内容代表大家没有分歧的集体的意见吗?也代表您的意见吗? 

     我实在不敢相信您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作为您的“小”朋友向您询问。 

    致意

             大家的朋友、学生与顾问   陈一文

 

   又:《陈一文顾问博客》:http://blog.sina.com.cn/cheniwan

     发表有我2010年以来揭露、反对、抵制转基因危害的722篇文章。 

附录1:《科学网》吴中祥的博客《“时空可变系多线矢世界”》发布的文章

http://blog.sciencenet.cn/u/可变系时空多线矢主人

 

附:院士专家有关领导聚会研讨转基因作物的宣传研究应用推广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6-640399.html

已有 204 次阅读 2012-12-8 07:07 

2012年11月30日,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转基因作物论坛”在中国工程院召开。 

联谊会理事长师昌绪院士,副理事长杨福愉院士、金国藩院士, 理事於崇文院士、郑哲敏院士、张国成院士、赵文津院士、范云六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院士,何祚庥院士、魏江春院士、谢华安院士、陈君石院士、戴景瑞院士,中国工程院白玉良秘书长及相关领域专家、相关部委领导和两院机关人员近50人参加了论坛。 

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产业化等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举办“转基因作物论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杨福愉院士和范云六院士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论坛。 

论坛报告开始前,师昌绪院士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希望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专家的报告,开展积极的讨论。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祯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彭于发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院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黄大昉研究员先后作了题为“农业生物技术与国家粮食安全”、“转基因研发现状和展望”、“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与环境安全评价”、“转基因与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于科技创新”的报告。 

报告从不同方面对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形势、国内外农业生物技术发展前沿、转基因农作物研发进展、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理、转基因食品及相关转基因技术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 

报告内容丰富,数据翔实,列举了大量的国内外实例,全面分析了转基因作物相关重要问题。 

在论坛交流和讨论阶段,与会院士和专家就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了广泛共识,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见地的见解。 

大家认为,人口的刚性增长和土地、水资源日益紧张,导致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可降低农药和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应积极支持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要加强有针对性的科普宣传,强化政府对转基因作物的监管力度。 

师昌绪院士在总结中指出,一要让公众更好地理解转基因技术。二要不失时机地加强转基因技术的研究和推进新品种产业化,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加速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附录2院士专家热议转基因:站在战略高度权衡利弊

http://www.cae.cn/cae/html/main/col240/2012-12/20/20121220162737051697221_1.html

来源:中国科学报(要闻) 记者:张巧玲 时间:2012-12-17 

    近来,湖南的“黄金大米”、法国开展的小白鼠食用转基因玉米试验等,再次把转基因推于风口浪尖。在两院院士师昌绪的倡导下,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组织转基因作物论坛,邀请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针对转基因作物安全性、产业化等问题展开探讨。那么,院士专家究竟如何看待转基因? 

    保障未来粮食安全 

    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中科院院士李家洋介绍,2030年前后,我国人口将增加2亿以上,粮食总需求量将达到7亿吨以上,单产需增加40%以上。然而,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如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土壤条件差、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等,使我们只能依靠农业生物技术保障未来16亿人口的粮食安全。 

    李家洋认为,尽管转基因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引起广泛关注,存在一些争议,但我国必须加大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力度,借助现代农业生物技术,迅速突破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瓶颈及发达国家的“科技要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升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 

    师昌绪认为,一方面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问题,另一方面应从解决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权衡转基因问题。

    我国粮食连续九年高产,靠的是少灾害、改良品种、加大施肥量以及加强田间管理,但这些潜力毕竟有限,必须依靠现代生物技术,而转基因应该是最成熟的一个。我国推广转基因作物并不积极,却允许进口转基因食品,导致外汇大量外流。至于转基因作物影响后代的问题,属于猜测,很难说清。当前,转基因作物要加速发展。 

    中科院院士杨福愉则认为,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无法回避转基因作物的问题,关键是要综合权衡利弊。

     是否属食品安全问题 

    社会对于转基因作物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其安全性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认为,转基因作物并不属于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指含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对人体健康有害,但转基因作物并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科学证据证明其对人体健康有影响。 

    “人们之所以认为转基因不安全、不敢吃,主要还是不了解转基因技术。”陈君石认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的评价内容涵盖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组织颁布的《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评价指南》里的所有内容。 

    “至今尚未发现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陈君石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云六认为,转基因育种技术本身是常规技术的延伸、发展和新的突破。转基因技术打破不同物种间天然的杂交屏障,扩大了可利用基因的范围。转基因食品安全的长期效果已进行实践。例如,美国市场上包括婴儿食品在内,转基因食品已超过3000多种,2亿人在吃,转基因加工食品也已被食用16年,是空前大规模的人体实验,目前并没有发现一例转基因安全事故。 

    两院院士郑哲敏认为,关键在于建立严格的系统监督,科学界有责任建设好该制度。有严格操作规程、检查、控制,才能使人们放心食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认为,农业生物技术应当发展,但涉及食品问题仍需谨慎,尤其对食品安全问题要加强管理。

     产业发展应该提速 

    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原所长黄大昉认为,除农业外,医药、生物制造、生命科学领域也都在开展转基因方面的研究。如果对转基因认识不清楚,将影响整个生物产业的发展。 

    黄大昉认为,全球农业生物育种和产业化发展已进入战略机遇期。我国已开展20多年转基因技术研究,已有重要基因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我国在棉花、水稻、玉米等转基因应用研究方面,已形成优势与特色。

     但目前我国转基因农作物的产业前景却不容乐观。例如,抗虫棉成功研发十多年以后,我国转基因育种又一次面对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和巨大压力。国外公司一直仰仗技术经济优势,企图控制我国农作物和种业市场,转基因大豆进口增长迅猛,转基因玉米进口逐步攀升,但我国转基因作物不发展,实在说不通。 

    黄大昉建议,我国应积极推进研究成果产业化。例如,玉米是当前种子产业的重要支柱和前沿技术的制高点,其转基因可作为近期产业化推进的突破口。其次,正确看待争议,加强转基因方面的科学传播。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朱祯则介绍,2011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面积达1.6亿公顷。2011年29个国家正式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农作物,超过百万公顷的有10个国家,从1996~2011年的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2.5亿公顷。转基因作物主要在其所在国食用。 

    “发展转基因作物已是大势所趋,希望我国能顺利进行产业化,种上我们自己研制的转基因作物。”朱祯说。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646039.html

发送好友:http://www.sixwl.com/jingjixuejia/5025.html
更多信息请浏览:第六代财富网 www.sixw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