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傅成玉先生的“狡辩”

发布时间:2013-3-12 1:47:46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傅成玉先生的“狡辩”

 

2013/3/11 南方都市报

 

两会上,中石化董事长因为一连串有违常识的发言,以及廉洁表态,成为明星人物。

 

      傅成玉先生的态度是:第一,央企是不是垄断不好说,因为不知道垄断具体指的是什么;第二,中石化一天给国家交税8.8亿,改善民生、扩大就业,是对社会的贡献;第三,央企既得利益无真凭实据,中石化职工买不起房,没有福利分房;第四,央企高层工资收入是国资委定的,他本人未拿董事会批准的股票期权;第五,央企的环保好于其他企业,人们恐惧化工项目是信息不对称,雾霾主要是煤炭惹的祸。总结来说,央企吃的是草,挤的是奶,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两桶油非垄断论,发改委、国资委有关官员都有过类似表述。以国际竞争为由否认央企垄断,是混淆是非的一种方式,国际竞争者得到特殊许可才能进入本地市场,而本土民资从油源到加油站整个产业链受到扼制,如果封闭的特许市场不叫垄断,这世界上就没有垄断企业了。

 

行政垄断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允许其他企业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如果不行,那就叫垄断,有关官员与傅成玉先生应该补上市场经济这一课。

 

如果如傅成玉先生所说,央企没有既得利益,有的只是国家利益,那么央企显然只是政府利益的代理人,就没有理由厚颜称自己是市场竞争企业。一系列曝光的案例证明,央企不仅有自己的利益,还很大,部门利益、集团利益、个人利益纠缠不清,一向是国企顽疾,不过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或者表现为天价吊灯、或者表现为公款购入大批茅台,或者表现为低价购入福利房,甚至可以表现为打着中石化名义的地方销售公司在当地大肆参与高利贷——如果所有这些媒体曝光,有关人士都戴着有色眼镜不愿意承认,那么,国家审计署的公告总是体制内的自我监督机制,不容否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2011年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集团)2010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审计范围内涉及的重大事项追溯相关年度。仅举两例,从2008年至2010年,中石化集团有31个建设项目未按规定进行招标,涉及合同金额16.66亿元。截至2010年底,所属山东、北京和四川分公司的全资或控股加油站中,有2361座缺少规划证、土地使用权证或房产证等。虽然事后进行了纠错,但面对参照国外的石油定价体制,面对千亿元的利润总额,任何成本考核都会显得的乏力。结果就是,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效率远远低于国外知名油企。

 

垄断企业也有利润,也会招工,也能解决就业,也能形成产业链,但这些所谓的贡献是所有的大型企业都有的贡献,无论国企民企。考核一个企业的社会贡献,除了业绩、利润之外,必须看到衡量对市场的长远发展,考虑到能否建立一个公平、高效的市场。

 

如果企业的利润通过垄断而来,如果企业内部形成自我封闭的招工体系,如果薪酬根据级别、级别根据任命而来,这样的利润只不过是向全社会收取的基础资源垄断税,而非靠市场竞争、效率管理得来的利润,这样的企业与官商合体的近两百年前的洋务运动制造的大企业,没有本质区别。

 

傅成玉先生有一点说得没错,成品油的税收极高,由此引申出的疑问是,央企如此高的税收到底用到了何处,雁过拔毛式的基础资源垄断税收,是否在公共财政中得到了合理、高效的配置,央企到底是保障经济安全的基石,还是保障特殊利益的钱袋子。

 

不仅如此,今年财政部向全国两会提交的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70.83亿元,支出929.79亿元。其中,中央企业社会保障支出4.39亿元,国有股减持收入补充社保基金支出17.21亿元,调入公共财政预算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50亿元。汇总上述几项,中央国资经营中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的总额为71.6亿元,占支出总额的7.7%。如将央企社保那部分支出从整个民生支出中扣除,则占比仅为7.2%左右,大部分收益因科技创新、节能减排项目、改革脱困补助、国有经济及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重新回到央企内部——央企收益成为内部脱贫、内部封闭式调节的手段,这哪里是惠泽民生,是借助垄断扶助本不该生存的市场淘汰者,既降低了社会总体效率,又提高了社会总体运行成本。

   

    央企越来越多,地位越来越重要,对一个转型期的初级市场,就越悲催。

上一篇: 离婚说明房地产调控错误?滑稽 下一篇: 再无铁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