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谁是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和通胀的元凶?

发布时间:2013-2-1 11:58:11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昨日有消息说,业内预计商业银行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或达到1万亿元。如果数字出入不大,那么这对新的一年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不算是个好的信号。单月新增贷款1万亿是个什么概念?拿以往的统计数据比较。根据中国最新公布的数据,2012年12月人民币贷款是4543亿元,去年1月是7381亿元,较万亿规模均有较大差距。很多人担心今年的通胀已成定局。

      无独有偶,又有媒体报道,2012年全球新增货币超26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继续“巨量印钞”,新增广义货币(M2)达12.26万亿元,在全球新增的M2中占比仍高达46.7%。从各国对比看,截止2012年末,中国M2余额达到人民币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是美国的1.5倍。预计春节前后,中国M2有望突破100万亿大关。近几年中国货币存量增速之快,令人咋舌。要知道2008年,中国的M2余额更是排不上全球前三,落后日本、美国。

     造成人民币严重超发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导致的:一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过多依赖投资来拉动,而投资则需要消耗大量的信贷货币支撑,于是这几年银行货币信贷疯狂投放。二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贸易顺差巨大,引起货币被动发行。不过进入2012年之后,我国的贸易顺差开始大幅缩小,去年外汇占款还出现过二个月的“负增长”,未来基础货币投放可能更多的是通过货币市场的“逆回购”方式来解决。

      为啥说1月银行信贷的“回头”就代表了通胀形势严竣了?笔者认为1月信贷若过万亿大关,那么接下去的2月就是春节,市场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2月份的信贷规模也不会小。随后的3月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换届完成。而根据惯例,新领导班子的履新,必然是新一轮建设高潮的开始。当然我们相信新一届中央领导班子的科学发展观思路,不会再走盲目建设投资的老路,但目前各地方经济要“保增长”,新型“城镇化”进程要推进,几乎可以肯定今年新增贷款总额大增已无悬念。这给我国严防通胀抬头,以及遏制资产泡沫带来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更要命的是,欧美日目前深陷经济衰退泥潭之中,虽然宽松货币政策边际效应正在递减,然而今年的货币宽松的脚步不会停止。这给中国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正在加大。需要指出的是,人民币超发与美元、欧元和日元对本国带来的通胀影响有很大区别。美元、欧元和日元是世界三大储备货币,它们放水冲击的是世界各个国家,买单的是全球各国人民。而对本国有影响,但这个影响并不是太大,更何况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他们的货币超发情况远没有中国严重。而人民币一旦严重超发可以说全由国内百姓买单。因为迄今为止,人民币还没国际化,人民币几乎全部在国内发行。

      拿超发的人民币用于政府投资,则是对民生造成的严重打击,最大的受害者是国内的百姓。笔者通过计算人民币超发的具体程度来说明。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的M2/GDP达到1.88,创下历史新高。而同期美国的M2余额为10.04万亿元,截至2012年三季度,GDP为15.81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中国一块钱的货币供应,只能带来五毛钱的GDP增长,即只生产出五毛钱的商品价值(而美国是一美元拉动至少1.5美元的GDP),那另外五毛钱的货币发行是没有商品保证和价值支撑的,所以未来中国通胀的压力肯定是巨大的。

      笔者并不否认,经济的健康增长需要一定流动性的支撑,但这需要有一个度。一般而言,M2与GDP之比大致维持在1.5倍的水平,其实只需75万亿的货币总量就完全足够了。但现在,货币总量已足足高出22万亿,规模之巨,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我国央行的货币超发给民生造成很大冲击:其一,通胀冲物价。虽然这些年我国民众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递增,但我们发现手中货币的购买力却一天不如一天。其二,推高房价,少数既得利益群体拿到了大量资金抄作房地产,造成这些年房价居高不下,不仅拉大了贫富差距,还容易引发严重的社会矛盾。其三,降低民众最后防风险能力。中国民众想靠储蓄防控意外风险,世界闻名,如今储蓄的利息赶不上高通胀率,所以现在就连最后一层防范意外的努力也变为泡影,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一旦发生突发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从一月银行增速信贷超万亿和我国M2将超100万亿的情况来看,2013年的高通胀已经离我们愈来愈近。令人担心的是,我国货币超发是因为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迄今没有真正改变,这就好比一辆火车要将其从旧轨转到新轨上也并非易事。目前看来,中国经济原来的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的边际效应也正在递减,且负面作用如通胀却日益升温。中国经济未来很可能出现“滞胀”的格局,所以中国经济调结构,促转型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继续抑仗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的话,那么不仅货币超发还将严重,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而且金融风险也在逐步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