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

发布时间:2013-1-31 2:05:55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

城市,从气质上说,最像北京的,是巴黎,好吧,巴黎的无数历史,有很大借鉴意义了……

 

昨天聊区域自治,下面就有同学抗议说,这是老调重弹,无数人都论证过的东西,意思不大。是的,确实意思不大,我徐某人发帖子最恶心抄袭别人思想,当然别人抄袭我的,我不恶心甚至习惯了……。但主要我近期在篡城镇化的一系列,是为宏观经济趋势推测做个铺垫,好比开胃菜,你吃两口垫个底吧,主菜都在后面,这区域自治调调儿,好比桌子上的凉拌菜,固然不起眼,但一桌子全是大荤菜,没有它还真不行。

好了,切入正题,聊了数日城镇化,不禁有人要问,未来的中国城市空间究竟如何?换句话说,我们究竟有怎样的城镇化未来。很简单:中国人口的八成就集中在东部三个大城市群,其他两成分散居住内地大约23个刺激城市群内。城市群以一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周边中小城市或者小城镇以卫星状态环绕,连接城市群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飞机和高铁,城市群内部的交通纽带主要是高速公路或城际快铁。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

啥叫城市群与都市绵延带,看看上面照片,最亮的地方,就是……

 

城市群是2004年之后才兴起的概念。之前是没有的,你翻翻所有城市化的官方表态,几十年如一日,都是限制大城市发展、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等等,实际说穿了,就是限制城市发展,农民村里呆不下,就地扎堆小城镇,别到大城市来给领导添乱。小城镇发展路线,一直中国城市化的官方主题思想。顶用吗?屁

对此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因为原先就是干这个的……再说一句恬不知耻的话,话说当年在老东家环顾左右,我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才是认真搞城镇化研究……其他同志们都忙着做规划和一些课题搞钱,\(^o^)/~

如果你用心翻翻城市化或者城镇化相关文献资料,你会发现在2003年之前,学者官员们还一路高歌小城镇路线,文章里面动辄中国国,要规避大城市病云云,等到2003年之后,几乎有点分量的城镇化文献,都绝口不提小城镇发展路线,大家改口提城市群了。为何?因为1998年之后五年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农民乌泱泱进城不算,更重要的是城市的集聚效应太明显,大家都看见了。城市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活力,几乎不言自明。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

户籍制度背后的财政补贴,其实是古罗马的“面包与马戏”的一种维稳手段而已,恶心的老大,丑陋的中国人……

 

事实上,中国户籍制度开发最早的地区,统统都是财力匮乏之区。首先是在1998年之前,中西部小城镇首先放开户籍制度,其次就是中西部大城市,譬如石家庄就是户籍开发程度最早的,2000年附近就对外来人口全面放开户籍,最后就是北京上海周边的小城镇——当然前提是你要拿钱购买,早在2005年的行情,北京小城镇户口,大概需要15万左右就能搞定,现在我不知道了。为何如此?因为户籍背后是财政变相补贴,财力匮乏地区的户口,背后补贴非常少,所以经济落后城市户籍放开最早,因为放外地人和农民进城的收益,远远大于城市户籍管制的成本。

但现实中,中国城市化路线,却并非你放开户籍,大家就进来。而是越是户籍管制严厉的地区,大家就越往里面扎堆。何也?两个因素,第一个还是集聚效应,第二个就是中国财政资源分配机制。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

浙江的县域经济是最好的,说穿了,没什么奥秘,这里县级财政独立,是全国唯一的省管县的地区……

第一个好理解,大家都往上海北京跑,因为那里就业机会多,公共设施齐全,外加市场广阔。第二个就有点懵懂,其实也好理解,因为中国财政是分税制,结果是财权上收,事权下放。最后那就是谁离大领导近,谁就拿到更多财政资金。北京,是首都,对不起,明补暗补最多,地方上则是省级财政比市级财政好过,市级财政比县级财政好过,县级财政马马虎虎过,至于乡镇,想要点闲钱,只有抓孕妇搞计生罚款的黑心财……人是跟着钱走的,哪里有钱,人流就到哪里,而外来人越多,财政补贴不可能持续,所以一定要户籍排外。

中国八十年代搞市管县,原先出发点是希望城市支援农村,上级带动下级发展,结果呢?市级政府反而汲取县级财政油水自肥,所以在中国,你会看见北京日益成为一个无限膨胀态势的怪胎,各地省会城市一看就是靠财政吸血发展的畸形发达,至于县级市和小城镇嘛……东部地区小城镇其实和国外中等城市差不多的规模,但还是小城镇的政府编制。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

刘志军倒台之后,大家骂高铁是一种时髦,我是不以为然的,这事,你过两三年看,尤其是站在城市群规划角度看,刘志军的业绩,就摆在那里

 

好了,聊到这里,大家就明白近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路线了:在分税制机制下,人财物先是朝各级权力中心城市集聚,导致大城市、特大城市以“点”的形式向外急剧膨胀,而大城市的膨胀,以及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专业化分工的趋势越发明显,导致全国人口和财富在空间上表现为“片”的集中,也即是城市群。

关于城市群,百度百科上,是这么说的: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

从趋势上说,中国正在形成三个大长三角城市群,城市群:北京、天津为核心城市的环渤海湾城市群,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城市群。三大城市群在东部最终会连成一片,成为大都市绵延带——这是目前学界和政界共识。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

对比英国贵族阶层的吊样,作为资深草根屌丝男,我内心深处是为巴黎大革命喝彩的——搞这帮官老爷和贵族们一炮!

最后,说一点不是共识的调调儿。有学者考证巴黎在法国大革命的作用后的结论是,城市职能过多导致危机共振,最后引发社会大动荡。怎么说呢?巴黎既是经济中心,又是政治中心,还又是学术中心。所以一旦经济危机出现,工人就上街引发政客内讧,最后学生起哄;过程或者是这样的:学生起哄,有影响力的公知上街散步,有可能导致政局动荡,最后革命党深入工人基层群众搞暴动……再要不,另外一个版本:政客纷争,引发公知分裂,大家上街撒传单,然后各方拉扯基层经济力量,从小店主到金融家,一起反了吧……相对而言,美国城市职能就没有那么集中,华盛顿就是政客吵架争权的地方,纽约就是赚钱的城市,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大学,通常都分布在小城市甚至小城镇中……,这些领域要是出现大麻烦,由于空间上都是分散隔离的,所以难以形成共振导致社会大动荡。

中国大城市是职能集中最多的,以北京为例,它是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中心为一体,大领导、大公司、大单位、大学、全国有影响力的人财物都荟萃于斯,所谓首善是也……各省会城市就是北京的山寨体。这样的变局,最后……

好了,我不说了,今天到这吧

雾霾中的北京,居然有一丝彷徨和慌张,真是少见啊……

躁动的中国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