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奥巴马连任要感谢中国人

发布时间:2013-1-28 19:39:38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美国企业界有一句话用来形容傲慢──“What's good for General Motors, is good for America”,这句话出自五十年代美国通用汽车(GM)高层,他的意思是,GM规模大,对美国经济举足轻重;GM好,美国一定好。GM高层说这句话时,或者不是刻意傲慢,当时GM对美国经济影响确实很大,这句话数学上或者成立,但世事会变,GM过去几十年家道中落,这句话被人不断重复,用来取笑GM。

指GM家道中落,并不苛刻,汽车作为商品历史不足100年,大部份时间GM是全球最大车厂,美国市场份额直至1980年仍差不多达五成,可是过去30年市场份额不停跌。GM成为美国工业衰落的象征,公认原因是管理不济,一代又一代GM高层自以为是,作风僵化,看不到或不愿看到外来竞争和消费者需求改变。2009年GM跌至谷底,申请破产保护,最后奥巴马政府出手打救,才避过倒闭。


内地市场救GM一命

2009年GM在鬼门关徘徊的时候,GM表现最出色的业务是内地,今日回看,可以说救了GM不是奥巴马,而是内地市场。有人把关于GM的名言,改为“What's good for China, is good for GM”,因为内地市场对GM太重要。GM在内地表现出色,是一个谜,内地汽车市场龙潭虎穴,以GM管理的傲慢,为何独在内地做得出色?答案在我最近看的一本书找到,书名是《American Wheels, Chinese Roads──The Story of General Motors in China》。不管对内地汽车业是否有兴趣,这本书都值得向读者推介,因为内容牵涉很多在内地营商的经验。


GM内地故事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它在内地的业务,是跟由上海政府控制的上汽组成的合资公司──上海GM。二、三十年前,外资公司到内地做生意,多组织合资公司,心态是猛虎不及地头虫,特别是在凡事讲究关系的内地,Guanxi这字十多年前已进入外国商人的词汇。然而,外资在内地混熟了,发现合资模式缚手缚脚,同时内地政策越来越放,外资公司纷纷改以独资经营。内地做生意已经够难,GM以管理差劲见称,在内地却以合资模式闯出佳绩,这故事怎能不精采。


GM在内地选用合资模式非自顾,内地政府严控汽车工业,规定外资持股不得超过五成。内地政府开放汽车市场予外资,自愿把这块肥猪肉跟外国人分享,理念是一招叫「市场换技术」,我在本栏(2012年8月27日)曾分析这策略的失败。内地政府希望引入拥有技术的外资,不惜让外资赚钱,条件是外资须转移技术予内地合作伙伴,假以时日,助内地车企打开自己的汽车路。「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失败,外资赚了钱,但技术转移原来不简单,一来外资不真心转移,二来技术是无形工艺,靠经验累积,不可能随意搬来搬去。合资车企先天有很多限制,最明显是两个貌合神离的伙伴,亦敌亦友。


上海GM在主观(管理不济)和客观(车企难做)的不利环境下,做出佳绩,原因值得探讨。这本书的作者拥有丰富内地汽车业经验,认识很多主要参与者,有见地同时有八卦,看起来很流畅。我看完的结论是,上海GM成功有必然和偶然的因素。


上海沒王管 反有利营运

必然因素是,GM管理不济,因此内地合资公司做得好。你没听错,它「好」,因为它「渣」。我提出的论点是,合资公司是一头怪动物,很难打理,进取管理容易制造矛盾,GM管理层懒散,早年根本无人理会内地业务,「冇王管」为上海GM做就独立营运环境,反而有利上海GM发展。


上海GM股权最初是各占一半,即系两个老板,这种关系最常见是出现两个权力中心,两个股东互不信任,员工无所适从。GM在美国犹如没落皇朝,昏君、太后、东厂等角色,一一齐全,不过GM在美国忙于折磨自己,无闲关心内地业务,因此上海GM成为GM唯一净土。


冇王管不代表合资公司会自动变得出色,上海GM在内地成功,有其偶然因素──找到一个合适领军人选。这本书的英雄人物,是1997至2005年上海GM总裁墨菲(Philip Murtaugh)。墨菲经历GM最艰苦起步时期,带领上海GM起飞,在众多合资车企中杀出重围,奠定领先位置。


墨菲是偶然因素,因为拥有墨菲这种胸襟的企管人不多见,至少不会在GM找到。墨菲须跟上汽这合作伙伴周旋,先天上上汽不信任GM,认定GM是吸血鬼。另一方面,墨菲须向GM总部汇报,可幸初年GM总部不大理会他。墨菲从开始真心把上海GM当作是一个两方合作,他在公司的名言是“When you give, you get”。他在上海成立科研中心,大方让上汽参与,他认为各怀鬼贻的气氛不可能做出成绩。合资公司理论上是独立个体,合资公司员工应把合资公司利益放到最前,而不是自己原属公司的利益,但很少人做得到。慢慢下来,上汽也逐渐对墨菲产生尊重。


前总裁建立信任文化

在美国和上海工作过的GM员工,指上海GM的工作气氛跟美国截然不同,甚至认为上海GM形成一套自己的文化,这套文化建基于信任。墨菲跟员工打成一片,公余在家中安排活动,中美关系罕有地融洽。内地合资喜欢聘请一些所谓「中国通」来领军,我的经验是,中国通大都高高在上,阶级观念重,不愿意融入团队。中国通大都有固定任期,任期满便转到另一个岗位,属于「过客式」领袖,擅长在公司内钻空子,多过创造成绩。上海GM找到墨菲,属偶然多于必然。


墨菲在2005年离开上海GM,当时是内地车界大新闻,这本书分析墨菲离开的原因。从上海GM成立开始,GM内地业务汇报给GM亚太,而GM亚太位于新加坡。在九十年代,美国人选择亚洲区总部,大都选址新加坡或香港。墨菲任期内,他跟位于新加坡的上司关系良好,给他很大自由度。后来GM亚太换人,新人发现上海GM占GM亚太收入九成,因此把GM亚太搬去上海。


问题开始出现,墨菲见上司不再是搭几小时飞机,而是几分钟车程。大家试想,GM亚太九成收入来自上海GM,GM亚太总裁应花时间处理上海GM,抑或余下一成的事宜?墨菲发现他的老板在笃他背脊,对于习惯了自主的企管人,这不是理想工作环境。这些人事关系,读者可能似曾相识,好的东西大都不会长久,总有人刻意去破坏它。


内地汽车市场开放了二、三十年,「市场换技术」策略不成功,内地大型车企中,唯一稍为掌握到自主技术,是上汽,这是拜GM这特殊关系所赐。内地合资车企大都勾心斗角,上海GM的股东关系罕有地融洽,而融洽气氛亦反映在上海GM业绩上。2011年,上海GM售出250万部车,营业额是300亿美元,盈利是32亿美元。今日GM最大和最赚钱的市场,是内地。


这本书透露鲜为人知的内幕。2009年,GM陷破产边缘,神秘地传出GM把上海GM的1%股权,以低价转让予上汽,即是上海GM股权变成上汽51%,GM49%,当时很多人摸不着头脑,GM没理由以贱价出售上海GM股权。原来GM债务重组,即使有美国政府插手,也曾陷于崩溃,最后靠上汽出面,由内地银行向GM提供贷款,其他债主才放心参与拯救。可以说,是内地救了GM。今年奥巴马成功连任,最大经济政绩是拯救GM,或者可以说,是内地救了奥巴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