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六代财富网 >> 财经 >> 经济学家 >> 浏览文章

郑风田“屁股决定脑袋”的食品安全能否迎来春天?

发布时间:2013-1-26 10:09:24 来源:腾讯博客 【字体:
 

郑风田:“屁股决定脑袋”的食品安全能否迎来春天?

目前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症结,一是违法成本低,导致企业不惜铤而走险。其次产业链存在问题。目前的产业链,决定了其生产的食品是不安全的。从顶层设计上,应改变目前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导致各部门互相推诿的状况,借鉴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成立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让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交由一个部门负责到底。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作为三农研究者,对李总理有两个最大的期待:其一是城镇化新突破,彻底解决我国目前半截子城镇化问题,其二就是食品安全治理。作为食安委主任,李总理应该最了解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面临的严重问题,也期待在他当政的十年里,我国的食品安全供应链能够得到重塑,实现根本性的好转。最近一次由他主持的食安委会议有不少提法让人振奋,以后就静观相关部门与各地能否去真实落地和落实了。

 

其一,“当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所以食物安全问题,也就是如何让百姓吃饱,往往遮挡了许多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其实让百姓吃饱问题早在上世纪1978年小平推行包产到户就基本上解决了。这个功劳谁也抢不走,应该归到小平头上。我国改革开放后近三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生大的饥荒事件也说明吃饱问题基本上没有大的问题。百姓的需求都是向上走的,近十多年来,全国百姓的最大需求是如何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食物,而各种反复出现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已让从大家成为惊弓之鸟。如果不正视这一点,还反来复去宣传九连增,意义不大,或者是回避了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目前乃至以后,如何让百姓在保证“吃饱”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吃好”,是最大的挑战。

让人欣慰的是,至少克强问题已认识到目前百姓“吃好”是最大需求,“当前人民的突出愿望便是食品安全”,“柴米油盐的安全就是人民的突出愿望”。针对一些地方官员跑资金、上项目轻车熟路,而对食品安全问题却不够上心等现象,李克强告诫:“政府的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但基本目的却是为了改善民生。如果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不能相得益彰,那就可能变成表面和数字的经济繁荣,是让老百姓无法收到实惠、感到舒心的繁荣。”李克强还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的“阶段性特征”,中国人均GDP已进入6000美元行列,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已被列入中等收入国家。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加工食品和保鲜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食品的口味也更加挑剔,这些都加大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需求,但这同时也给食品安全增添了更多不确定的隐患。

其实要真正解决此问题,应该把“食品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与“食物安全”同等地位,才能真正让相关部门重视。目前两者的地位太不相称,食物安全是巨人,食品安全是小矮人。这一鲜明反差,导致许多重要资源只流到食物安全渠道中去,食品安全缺乏相应的食粮与炮弹,问题越积越多,越来越严重。

 

其二是“坚决摈弃‘屁股决定脑袋’的部门本位主义”

我国食品安全目前看似许多部门在管,但其实谁都不全管,缝隙太大,扯皮太多。出现问题,就让一些部门“砖家”鼓吹食品安全没问题,是小事,让公众大跌眼镜。针对这些问题,克强总理提出“食品安全生产中还会出现许多我们难以逆料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捂’,也不能‘绕’,而要直面解决。” 他强强调“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整治食品安全问题必须综合治理,要从大局出发,统筹监管力量,该整合的要整合”,解决“几个部门管不好一张餐桌”的困局。

其实我认为应该走得更远一些,应该把目前分散在农业、工商、质检、卫生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整合到一个问题,就如成立环保部,把相关环境监管责任整合到一个部门一样。目前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都一身二任,基本上很难把食品安全放在重要位置。而我国目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应成立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专门解决此问题。

 

其三是:“要把食品安全要作为考量各级政府转变职能的一把重要标尺”

如何才能让食品安全责任落地,考核指标是一个指挥棒。这个讲话也很重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要把这项工作作为考量各级政府职能转变的一把重要标尺”,“ 把创造安全公平法治市场环境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考量”。

 

其四是仍然有不法分子“以钱赚命”,对不法分子必须“重典治乱”。

食品安全犯罪成本低收益大才是诸多问题的根源,所以虽然要用重典喊了很久,如何真实落实还是要有相应的具体做法等政策出台。克强总理指出,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要让企业尽到责任,既要用道德约束,更要用法律手段。“对不法分子必须重典治乱”,直至“罚到它倾家荡产”,对监管部门失职和腐败分子要坚决惩处。未来食品安全工作,自始至终要保持这种高压态势,要让不良商人不敢触碰法律红线。

我国获得生产许可的食品企业总计达14万家,然而没有生产许可的各类食品小作坊,总量却超过20万家,其实还有2亿多小农户,源头安全已是我国目前最可怕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让这些游离监管之外的生产者也遵纪守法,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

 

郑风田:我国食品安全存在哪些致命问题?

2013年01月06日 08:49  南方都市报  南都记者 龙玉琴

目前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症结,一是违法成本低,导致企业不惜铤而走险。其次产业链存在问题。目前的产业链,决定了其生产的食品是不安全的。从顶层设计上,应改变目前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导致各部门互相推诿的状况,借鉴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成立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让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交由一个部门负责到底。

 

从地沟油、瘦肉精、毒奶粉,到去年末发酵的白酒塑化剂、“速生鸡”风波,近年来食品安全领域热点频出。这些事件给公众带来持续的危机感,同时也暴露出食品产业链和现行监管机制的种种问题,政府公信力亦面临考验。

事实上,中央一直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力度。近年来,先后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并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也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和整顿。然而深层次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每年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仍层出不穷。

2012年7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要“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食品安全治理整顿取得明显成效,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用5年左右时间,使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法规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等更加科学完善。”

前不久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表明了新的一年中食品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和整治路径。

这一系列措施,能否有效破解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困境?长期研究食品安全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日前接受南都专访,把脉时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政策,为今后的食品安全工作提出建议。

郑风田认为,目前食品安全出现问题的症结,一是违法成本低,导致企业不惜铤而走险。其次产业链存在问题。目前的产业链,决定了其生产的食品是不安全的。他认为,从顶层设计上,应改变目前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导致各部门互相推诿的状况,借鉴一些欧洲国家的做法,成立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让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交由一个部门负责到底。

 

不能让监管部门的辟谣变成新的谣言

南都:当前食品安全成为一个“敏感”话题,公众关注度很高。在你看来,目前食品安全工作什么问题最突出?

郑风田:相关部门在做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时,不少情况下是告诉公众食品安全没问题,而实际上各种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又不断出现,导致消费者信任丧失。比如地沟油事件,刚开始出现时,相关部门的专家说地沟油不可能进餐桌,因为从技术上、成本上提炼是不合算的,但后来查处的大案发现地沟油进餐桌不仅存在,而且规模还不小。还有半年前有关速生鸡用激素问题,相关部门的专家声称不可能,说激素太贵了,喂鸡不合算,但央视的暗访发现其实激素不但很便宜,而且使用增生效果迅速,类似的个案很多。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是正常的。其他任何国家出现类似的问题,公众都会焦虑。比如英国出现疯牛病后,整个欧洲都不敢吃牛肉了。但核心的是,监管部门不能为了消除恐慌心理,由自己的专家告知公众食品安全没事。其实没有必要去辟谣,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让今天为了安抚公众的辟谣变成明天新的谣言。

 

我国产业链对食品安全存在致命问题

南都:在你看来,当前食品安全的形势和过去相比有无发生变化?

郑风田:目前我国的产业链存在致命问题,它是为解决让人“吃饱”而设的,但自1978年我国彻底解决吃饱问题之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已开始关心“吃好”问题。遗憾的是,目前的产业链,决定了其生产的食品是不安全的。我国目前主流的产业化模式是公司+农户型的养殖模式,属半截子产业化,即农民种养之后,卖给公司,公司加工后卖给消费者,这几年不少重大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都出现在这个问题。

另一个问题是,我国是小生产大市场,从田头到餐桌经历的环节太多,包括生产、加工、储存和分销等中间环节,以及数量众多且分散的商户,这基本上导致产品是不可追溯的,而且质量无法监控。

改变这种多环节就是缩短流通环节,直接实际“农消对接”,直接产销,这是目前全球都在兴起的方式———社区支持农业。消费者一天需要多少,直接配送,水果蔬菜多少,每天配送,如果吃的菜出问题了,可以追溯查找到。目前我国从田头到餐桌经过太多的环节,这种产销生产模式是不安全的,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双输,中间商赚了80%利润,所以我一直提倡应该缩短这些中间的流通环节,实行“产消”之间对接。目前北京正在搞社区直营店,已经建了100个直营店了,社区菜市场是由蔬菜生产基地提供,而不是到农贸市场批发。在欧洲,实行透明农业,消费者可以直接到配送菜地的田地里去看,消费者所食蔬菜甚至可以追溯到某个地块。当然,可追溯的产品比不可追溯的产品,价格要贵出不少。

相比起前几年,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主要问题集中在源头。如果源头污染治理不了,以后的环节再安全也无能为力。现在小农户为了让养殖的猪鸡多长肉少死亡,滥用抗生素现象严重,而蔬菜水果生产为了解决病虫害,滥用农药也非常严重。未来如果实际“农消直接对接”,既可以让菜农多卖点钱,也让消费者可以追溯产品,买个放心。欧洲和日本都在推社区支持农业,日本的农产品配送业也发展很快,价格比一般的农产品要贵,但消费者很认同,这个模式发展很快,消费者在跟着往前走,政府应该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

 

南都:但这对弱势群体及低收入家庭就难以得到保障?

郑风田:事实上,安全的食品的确是要付出更高的代价,但政府要给出最低的底线。消费者收入不一样,需求不一样,政府的作用就是要满足各类需求,允许通过标签让消费者来选择。同时,要保证最低的底线不要出问题。欧美与我国最大的区别是,消费者组织很强大,出了问题一些消费者组织去抵制问题产品,直到倒闭。中国消费者目前比较分散,缺乏组织,出了问题只好都去埋怨政府,所以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亟待解决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过低问题

南都:在食品安全领域,政府、企业、消费者各自应充当怎么样的角色?

郑风田:企业和农户是生产者,应该对产品负最基本的责任,是第一方的质量监管。如果企业和农户生产的产品不安全,那还有第二方的监管是政府,如果这两个监管都失效了,就应该有独立于企业和政府之外的第三方监管。媒体、消费者组织、各类N G O等就属于第三方监管,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去影响消费者和政府。我国现在第三方监管是刚起步,还处于萌芽的阶段。

过程监管在国内不具有可操作性,美国几万家公司还行,但中国小农户就两亿多,没办法进行监管。如果实现农消直接对接,就可以让农户相互监管了。比如城市某一社区可以和一个蔬菜生产大乡签订供应合同,建立稳定的供求关系。社区随时可以派人去配送菜地里查看监管,如果达不到要求就取消合同。这样就可以倒逼生产者相互监管。这对当地政府和菜农的压力很大。

 

南都: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领域出台了不少的政策法规,有什么特点和趋势?

郑风田:我国的相应食品安全标准一直滞后,某些技术使用后由于没有标准,也就没有相应的办法去惩罚。中国应该有一个强制性的规定,国家没有出台标准的技术是不应该使用的。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是有进步,比如今年搞了一大批农药新标准。但还是满足不了实际需要。标准是很科学的东西,但最后变成各个部门和行业的博弈,这是很悲催的事情。奶业标准就是一个教训,政府搞平衡,但当平衡大于科学的时候,就出问题了。

 

南都:你认为食品安全领域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郑风田:我觉得最核心的还是有法不依,违法成本很低问题。欧美国家的企业遇到大的食品安全恶性事故,一般就会死掉。欧洲一般不是政府出面,而是通过法院,罚款几个亿,或者消费者抵制,违法的成本很高,我国食品类企业可能等一阵风声过去还会活得很好,违法的成本很低,所以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铤而走险。同时,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也不希望企业倒闭。

 

应成立专业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

南都:在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上,目前的分段监管曾引起很多的讨论,该如何建立有效的机制?

郑风田:现在我国仍然实行的是分段监管的机制,以后应该把分散在各个部委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慢慢归到一个部门,会有更好的监管效果。举个例子,养鸡归农业部门管,养出来后卖给餐饮业,就归卫生部门管了。这就是分段监管的最大问题。

 

南都: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变分段监管的尴尬?

郑风田:理想的状态,是像把环境安全都归到环保部一样,应该成立专门的食品安全部或者食品安全局,独立于任何部门。从田头到餐桌的所有食品安全责任都归到一个部门去监管,这样才能超然。目前的农业部门既管生产又能管质量,结果往往是生产为大,质量为小。目前欧洲一些国家已把食品安全责任归到一个部门了。

 

南都:讨论了多年的大部制改革,希望实行垂直管理,解决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对此你个人看法如何?

郑风田:目前的食品安全是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牵头各部委进行监管。分段监管一定要有一个跨部委的机构来统筹。目前的分段监管,农业部门管源头、卫生部门管餐饮、质监部门管加工、工商部门管市场,效率低下,出现监管缝隙后易出现问题。

未来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应让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交由一个部门负责到底。

新建立一个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负责制定解决现有机制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处理一些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确保安全食品的供应。这种方案无疑是最有效的。食品安全问题积累了很多年,以后还会陆续爆发,监管部门目前基本在扮演“救火队员”,什么时候能够进行监管责任前溯,重塑产业链,才能真正解决食品安全乱象。各个地方成立食品安全办公室,地方负首责,但跨地区的解决不了,比如山东的鸡本地生产但消费在北京上海,这就管不了。

 

南都:你对今年的食品安全形势和政策有什么样的期待?

郑风田:解决食品安全没有万能药,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层面的监管是远远不够。消费者要组织起来,建立第三方监管,同时应该让那些犯法者付出更大的代价。政府要进行顶层设计,大力发展第三方监管,允许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

 

采写:南都记者 龙玉琴    统筹:南都记者 王卫国